新闻 发表于 2025-4-2 16:41

中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内附航天院校)

作者:微信文章


北京时间2025年4月1日12时,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由银河航天承担研制,主要用于开展手机宽带直连卫星、天地网络融合等技术试验验证,这一发射任务标志着我国在卫星互联网技术领域的探索迈出重要一步。





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4月1日12时,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第97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67次飞行。

卫星的使命

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主要用于开展手机宽带直连卫星、天地网络融合等技术试验验证,其成功发射对推动相关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望开启手机直连卫星上网新时代。

火箭与整流罩的亮点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是一款常温液体二级运载火箭,具备不同轨道要求单星、多星发射能力,700公里高度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1.3吨。本发任务采用直径3.8米复合材料卫星整流罩,该型整流罩通过轻量化设计与先进材料工艺,较同尺寸金属整流罩实现三项突破:一是有效拓展卫星载荷包络空间,显著提升任务适应性;二是电磁波透波性能大幅提升,保障无线通信链路可靠性;三是内表面光滑平整、易于清洁,满足高洁净度航天环境要求。

银河航天的贡献

本次任务中的两颗试验卫星,由商业航天公司银河航天承担研制。这是继2024年11月30日发射成功后,该公司承担研制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再次成功发射。银河航天作为新势力造星的代表,已累计成功发射自主研制技术先进的20余颗卫星,包括我国首次批量研制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我国首颗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平板可堆叠卫星、国际上首个分布式多星编队SAR卫星等。

智慧工厂提升卫星研制能力

本次任务中的两颗试验卫星从银河航天南通卫星智慧工厂出厂,该工厂是我国首个立足长三角地区具备完整承研资质的卫星智能制造工厂,具备2000公斤以下卫星制造能力,可实现年产百颗中型卫星。银河航天卫星智慧工厂负责人成明称,公司通过自主创新与持续探索,使用多种数字化优化手段,让传统智造工厂变得更加“智慧”,柔性数字化制造能力不断增强,使卫星研制周期缩短80%,生产过程更安全可控,产品质量全流程保证。

商业航天的前景与展望

当前,太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商业航天已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新兴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根据欧洲空间政策研究所报告,预计到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的价值将达到1万亿美元,而太空对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的价值预计将达到约7.9万亿美元。成明表示,“在新型举国体制背景下,商业航天力量不断发挥优势,引领航天技术突破与成本下降,用工业化手段赋能卫星批产。”面向未来,银河航天将加速推动新的大国重器级别的创新,持续提升卫星批产能力,推动技术与产业融合,助力太空基础设施建设。

国防七子:航天领域的“国家队”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

- 地位:工信部直属985高校,航空航天领域综合实力全国第一,入选首批未来技术学院。

- 特色:

- 学科体系: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为A+学科,覆盖飞行器设计、推进系统、空间技术等全链条。

- 科研平台:建有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空地一体新航行系统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

- 重大贡献:参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项目,研发“月宫一号”等前沿技术。

- 人才培养:未来空天技术学院实施本博贯通培养,聚焦空天信融合领域,聘请院士、总师担任导师。

2. 西北工业大学(西工大)

- 地位:工信部直属985高校,唯一同时覆盖航空、航天、航海(三航)的院校。

- 特色:

- 学科优势: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为A+学科,在无人机、水下航行器领域国际领先。

- 科研成果:参与国产大飞机C919、歼-20等型号研制,拥有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 人才培养:航天学院开设飞行器设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等专业,与航天科技集团共建联合实验室。

3.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

- 地位:工信部直属985高校,航天领域以卫星技术、空间机器人见长。

- 特色:

- 科研实力:牵头研制“龙江二号”卫星,参与嫦娥探月、火星探测等项目,拥有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

- 国际合作:与东京大学在天宫空间站开展火箭发动机流体力学研究。

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航)

- 地位:工信部直属211高校,直升机设计与无人机技术国内领先。

- 特色:

- 学科方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为A-学科,建有直升机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 应用成果:研发“翼龙”系列无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内附航天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