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AI赋能美育 智慧引领未来——我院成功举办宿州市埇桥区AI赋能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研修活动
作者:微信文章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宿州班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教师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只有不断提升人工智能素养,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教育的挑战。为了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3月30日至4月3日,浙江省银湖基础教育研究院与宿州市埇桥区教育局联合举办了“AI赋能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研修活动”。此次研修立足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旨在通过AI技术深化美术教学改革,培养兼具艺术素养与科技能力的创新型教师队伍,为区域美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
VIDEO
结业视频
开班仪式:锚定方向,扬帆起航
浙江省银湖基础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费蔚、埇桥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体局副局长郭庆、区教体局教研室、师训办相关人员出席了开班仪式。费蔚在开班仪式上提出了“三个转化”理念,即技术认知转化为教学思维、数字工具转化为育人手段、AI赋能转化为素养提升,强调技术必须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郭庆强调AI技术在当下教育变革中的重要性,指出AI与美术教育融合是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的重要路径。他鼓励老师们珍惜此次研修机会,紧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学习、深入交流,以技术赋能审美教育、文化传承和创造力培养,为学生带来更具活力和创意的课堂。
专家领航:解码AI,拓宽美术育人新路径
冷莹老师以《美术教师专业素养及案例实践》破解AI时代教师角色转型密码,强调美术骨干教师要成为技术赋能的美育引领者。王卫东老师在《AI技术基础理论与教育应用概述》讲座中,指出AI在助力美术教师开展教学准备、课堂教学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提供了实践框架。杨焕老师从AI的发展脉络切入,探讨了AI与创意设计融合带来的无限可能。曾奇琦老师通过理论讲解、作品展示、现场演示等方式,向老师们详细介绍了AI绘画工具、数字艺术创作技巧等内容。在实操环节,老师们热情高涨,积极尝试运用AI软件进行美术创作,并就遇到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特色研修:实地探访,解锁科技赋能新场域
研修期间,学员们赴杭州市未来科技城海创小学、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开展现场教学,走访BrainCo强脑科技、浙江大学进行体验学习。
在杭州市未来科技城海创小学章献明校长的引领下,学员们体验了“自然科技共生”的校园生态,了解新课标倡导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策略。在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学员们参观了学校的艺术博物馆,通过案例介绍、专题报告,全景式了解学校基于AI赋能的课堂变革实践。在杭州六小龙企业BrainCo强脑科技,学员们通过沉浸式体验脑机接口技术,充分感受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在浙江大学,学员们欣赏了学校收藏的唐代秘色瓷等诸多艺术作品,惊艳于数字活化古画的先进技术,感悟到“文化+科技”的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内涵。
课堂革新:数智融合,探索美术教学新实践
在理论学习的同时,研修活动聚焦AI赋能课堂,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徐宁涵老师带来展示课《国宝回家——纹饰解码》,以“把文物带回家”为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从美术角度,结合纹样、色彩进行创作,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与文化保护传承意识。杜昱坤老师分享案例《创意新引擎:数智赋能绘本创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为大家讲解了绘本创作的教学背景、教学中的困境与解决方案、数字技术与创意培养。曲懿老师分享案例《数智赋能:初中美术教学创新路径探索》,她就导入、新授、创作等不同环节中如何运用AI技术实施优化改进作了详细讲解,强调数字技术在提升美术教育生动性和创意性方面的重要作用。雷圣锋老师带来《国宝回家——纹饰解码》的专题讲座,深入探讨美术课堂与AI结合的深层问题,带领教师们思考如何整合教学内容合理运用AI。宋澜老师在专题讲座中介绍了生成式AI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通过课例引导老师们思考在生成式AI时代,人需具备怎样的判断力和审美力,强调审美与思维的重要性。
共研共创:每日复盘,开启合作学习新方式
每日培训结束后,研修班的教室化身“创新工坊”,学员们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培训内容结合实操案例展开深入研讨。有教师分享如何运用AI生成构图,辅助学生创作;有教师坚持原创美术作品的价值,希望保留原作品的温度感;还有老师提出AI在激发学生美术兴趣、作品创新方面的思考……这种理论学习—实践探究—知识复盘的闭环式研讨模式,让抽象的技术落地为可执行的教学方案。
成果展示:思维碰撞,激发艺术创造新火花
在这场AI与艺术的跨界实验中,学员们化身“科技魔法师”,将研修中学到的AI技术与个人创作深度融合,用技术钥匙打开美育的无限可能。篆刻作品跳出印石边界,借助AI工具获取不一样的作品呈现;传统技法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为美术工笔画创作开辟了新路径;彩铅画作通过智能背景生成,演绎虚实共生的美学奇境……在作品展示的基础上,各小组围绕作品展开热烈探讨:“动态化是否强化了原作的情感表达?”“AI生成是否保留原作的主体性?”……AI不是答案,而是启发,它让学员们重新思考何为美,如何传递美。未来,这些创新实践将从课堂出发,成为点燃学生艺术灵感的火种。
学员
作品
结业典礼:以终为始再启新程
结业典礼上,费蔚副院长从教育目标的进阶、核心素养的剖析、新课改方向、技术与AI辩证理解等方面进行了学术总结,她强调技术应用必须扎根中国教育土壤,以核心素养培育为魂,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
本次研修突破了传统模式,创新了“专家引领-场景浸润-共创实践”三维联动研修模式。通过涵盖AI技术专家、美术教育学者和一线名师的专家团队引领,设置高校、企业、中小学三类教学场域,采用“工作坊+项目制”的研修方式,完成从理论到产出的闭环学习。此次研修不仅是技术能力的提升,更是一次教育思维的革新,是对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生动实践。展望未来,我们期待,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埇桥区将聚集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进一步形成“虚实共生、艺术与科技并重”的美育新生态,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