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思考模式又升级了!让它乖乖帮我们工作去吧!
作者:微信文章走太快,更需要静下来,沉思。
上一周给大家分享了我买车的一些想法,现在的车型真的太多了,用“挑花了眼”都无法形容。
如果人工一个一个对比,去了解每台车的平台、构架等详细参数,那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正好前几天发现智谱清言上线了一个“沉思”功能,这是一种新思考模式,一边搜索一边思考,擅长深度搜索和调研写作。(传统的思考是搜完再思考)
于是,我就使用智谱的“沉思”帮我分析对比。结果它直接给我生成了一份11页的.pdf文件,将这些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对比。
于是我就在想:这个功能可以实现边搜边想,最后输出结果;这么强大的功能如果用在工作中,会迸发怎么的火花呢?
今天,我们就来试试智谱新上线的“沉思”,看看在教育领域能帮我做哪些有意义的事。
简介
“沉思”是智谱清言上线的一种全新的思考模式,可以实现边搜边想。目前已经全量开放,人人可用、免费、不限使用次数。
电脑访问:https://chatglm.cn
手机使用:点击文章最后的“阅读原文”
成绩分析,个性化辅导方案
现在越来越觉得,人工的力量真的是渺小的;特别是在多线程、跨学科、机械性的任务上。
“因材施教”、“一生一案”,这些教育方法老师们早就耳熟能详了。在实际的操作中,多数都是都是以对学生日常表现的主观把握而定,不得不说这确实最实用、最高效的方法。
但如果,要用数据来客观处理呢?
我们虚拟一份成绩册,当然这种是最简单的,不够详细。
在智谱清言中,如果思考模式选择了“沉思”,暂时还不能上传文档。
我们可以直接把表格中的数据复制粘贴过来:
再在最前面加上描述语:
❝
下面是一份简单的成绩册,请分析整体的学习情况、分科目的学习情况、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一份完整的班级提升建议,针对特殊的学生,提出专属的培优辅差方案。
注意提的建议要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双减”政策。
看“沉思”的过程,真的是一种享受,
来看看完整的报告:
<<< 左右滑动见更多 >>>
上面为了演示,我们模拟的数据是最简单、最片面的成绩册,都能分析出如此详细的报告。
如果平时你手上有孩子们这样的“历次成绩册”,是不是能够更加清晰地分析出每个孩子在单学科上的起伏走势?分析每个人的阶段学习情况?
如果对于考试,你们平时有这样的分析表,填好后再交给AI帮你深度分析,是不是可以形成一份班级单科学习提升建议?
以成绩举例只是因为它最直观,智谱清言的“沉思”可不只会这个,如果你平时有记录孩子成长点滴的习惯,提交这些记录让智谱帮你“沉思”一下,那我们可以掌握孩子更多的成长细节,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成长计划。
科研,更加有深度
一谈到科研,很多人就想到“一键让AI写论文”,草草完成就上交评比。
其实,我自2023年开始给大家分享AI技巧以来,从来都没鼓励大家直接让AI代替人脑去写论文、做课题。
AI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的应该是:带我们开眼看世界。
绝大部分人写论文做科研,都是闭门造车,出门并不合辙。
术业有专攻,我们是无法将各个领域的知识都学透,也不可能人工收集完相应的文献综述。这个时候智谱的“沉思”就能派上用场了——因为,它能一边搜索一边思考。
我接着前面给它提交的成绩册,让它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语文学科进行分层次教学方面给出一定建议。
看得见的“沉思”过程,这才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在正式的结果中,里面的引用写得清清楚楚。
“沉思”通过搜索而思考出来的内容,能弥补我们认知的不足,让我们对相关的知识了解得更深入、全面。
真正的科研,是去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问题、探索更高效的工作方式,要做真研究;而不是为了参加比赛、为了投稿去写一些无价值的东西。
智谱的“沉思”确实是把AI的思考能力推上了一个新台阶,如果我们用好它,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让自己学到更多知识、学习到更强的思维模式。
点击文章最后的“阅读原文”,试一试!
- end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