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与焦虑 智能手机时代的困惑
作者:微信文章周日在街上散步,路见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滚在地上哭闹。旁边年轻的母亲在大声的叱喝:“每天就知道看手机,小小娃眼睛都快看近视了。”无论母亲如何劝说斥责,小男孩滚在地上就是哭闹着不起来。无奈之下,年轻的母亲气冲冲的把手机往孩子手里一塞,“你看去,我再也不管你了。”拿到手机后,孩子立刻停止了哭闹,耷拉着脑袋拨划着手机跟在母亲身后往前走。
这一幕,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手机已经成了我们日常生活最重要的工具了,
清晨睁眼的第一件事是摸手机,睡前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机,走路时紧盯着短视频,明明没有消息提醒却忍不住一次一次的解锁屏幕……
外出时,钥匙、银行卡、现金、驾驶证、身份证这些日常必备的东西不带都可以,唯独手机,倘若离开我们一刻,许多人就像失了魂儿一样,心里慌乱乱得不知所措。
其他东西丢了可以缓一段时间再买,手机丢了立刻就要买一个,一般不过夜。现代生活中,手机已经牢牢地掌控了我们每个人。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手机的确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一部手机,可以每天看见远在万里之外的亲人,听到亲人那熟悉的声音,仿佛亲人就在眼前;一部手机,出门我们可以其他什么东西都不带,通信、转帐、购物、驾驶、开启家中的智能电器等样样都误不了事;一部手机,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知晓中外大事,阅读古今名著,学习健康养生,育儿家政,只要你想知道了解的,想观看阅读的,想学习提升的,手机都可以帮你做到。
有时手机比你的爱人、父母、儿女更了解你,你喜欢读什么文章?听什么音乐?购什么物?你想了解什么专业知识?手机知道的一清二楚。只要你打开手机,会不厌其烦的天天时时给你推送,得你满意。
你现在在哪里?这几天你去了哪里?手机比谁都知道的清楚准确。在手机面前,我们几乎没有隐私,有时细细一想,不免倒吸一口凉气,还真有点儿害怕。
手机在给我们提供无限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焦虑和烦恼。
手机浪费了我们的时间。一刷手机,不知不觉中几小时就过去了。它悄悄的偷走了我们工作、学习、锻炼、做家务的时间。短暂的欢娱快感换来了事后身心的加倍空虚和失落。
手机偷走了我们的健康。刷手机时,要么躺在床上,要么蜷在沙发上,要么窝在椅子上,长时间一个姿势,近视、腰椎病、颈椎病、高血压、头昏脑胀、消化不良等诸多疾病便会纷纷找上门讨债。
手机侵蚀了我们的下一代。从幼儿园到大学校园,手机的影响无处不在。蹒跚学步的孩童,拿上一个手机,不哭不闹一连能看上几个小时,手机成了爷爷奶奶带孙子的“法宝”;茁壮成长的中小学生,一到节假日,带上手机钻到自己的小房间里,不吃不喝能玩上一整天,身心健康每况愈下;象牙塔里的大学学子,晚上用手机通宵上网打游戏,白天昏昏欲睡,逃课挂科现象时有发生。
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的近视率分别在85%,70%,40%左右,现在连正在上幼儿园的儿童,也有少部分戴上了眼镜。学校里小胖墩、小豆芽随处可见。家长们聚到一起,一提起孩子玩手机,个个气愤填膺,气不打一处来,手机成了家长们共同的敌人。当代年轻人的体质下降明显。这些反常的现象在以前是很少见的,究其根源,手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手机增加了我们的焦虑情绪。现代人手机里除了朋友圈之外,大部分人都会建有多个群:家庭群、工作群、同学群、战友群、小区群、兴趣群、家校群……平时手机要不放在静音免打扰上,滴答的消息声会一个接一个,叫人安宁不得。再加上许多单位平时喜欢在群里安排工作,亲朋好友时不时会在群里@你,促使许多人隔上一会儿,不由自主的打开手机,生怕误了事。倘若早上出门上班忘了带手机,相信你一个上午都会在焦虑不安中度过。有时忙里偷闲,和几个朋友玩的正尽兴,突然远方的七大姑八大姨一个电话,要么是儿子结婚还差一些钱,看能不能借一点;要么是女儿下岗失业了,看能不能帮忙找找工作;要么是和家人生气了,找个诉说发泄的人,……如此种种,太多的烦心事把大好的兴致一下子打到了谷底,让人焦虑烦心。
对于手机,现在人是既爱又恨。如何避害趋利呢?有人提议,每天有意识的离开手机几小时,睡觉时把手机放到手够不着的地方;吃饭时,在餐桌上放置手机收纳盒;闲暇时多参加体育锻炼……。创造无手机空间,把看手机的时间减到最低。
当我们能够自主决定何时拿起手机,何时放下手机,让手机真正服务于我们,而非支配我们的生活时,才能在掌中乾坤之外,发现世界的美好,重获心灵的自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