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4-14 16:59

2024“一带一路”基建指数国别报告--乌干达

作者:微信文章

为帮助各方更好了解“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建政策,把握行业发展走势、市场竞争环境及大项目进展等情况,承包商会联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布新一期《“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报告》(国别篇),聚焦30个重点国别,分析基建发展宏观环境、行业特征并提出市场开发建议。相关报告将在承包商会微信公众号和CHINCA书架陆续发布,欢迎各界读者关注。


乌干达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Uganda
国家基本信息



观点聚焦:

1.根据“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发展指数,2024年乌干达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得分为113,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排名第48位,较上一年上升18位。

2.乌干达政局总体保持稳定,政府重视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改善,目前,乌总体经济形势稳定向好,增长势头较为强劲。

3.乌干达房建领域稳定发展,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驱动下,住宅建筑和工业建筑的投资需求逐步释放,蕴含较大发展机遇。

4.乌干达石油储备丰富,发展前景广阔,中资企业积极参与油气配套设施建设。

5.乌干达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政府正致力于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以提高物流效率,促进商品和服务的流动。

乌干达政局总体稳定,总统穆塞韦尼执政以来推行了一系列聚焦工业化进程和基础设施改进的政策。2013年4月,乌干达国家规划局颁布《2040年愿景发展战略》,其中提出要重点对涉及石油、能源、运输及ICT产业的基础设施做好前期投资建设,实现产业最大化。乌干达政府还实施了进口替代政策,鼓励外国投资,并对先进技术产业提供税收优惠。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未来中乌两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01宏观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方面,乌干达政局保持稳定,现任总统穆塞韦尼自1986年上台以来多次连任,其领导下的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经济环境方面,乌干达保持较快增长,2023年实际GDP增速为5.2%;受到石油行业加速发展的强力驱动,预计2024年该国实际GDP增速将进一步上涨达到5.7%,并将进一步刺激投资和工业扩张。营商环境方面,乌干达实施经济自由化政策,对外国投资几乎没有行业、投资比例等限制,并实现了资本进出自由和货币自由兑换,投资及有关公司经营方面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

02基础设施行业特征分析

乌干达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基础设施配套水平较低且存在建设项目实施效率低下的问题。但近年来政府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寻求多样化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来改善基建条件,并筹划了多个大型项目。在房建方面,石油行业的开发推动工业建筑的发展,中产阶级扩容增加对住宅建筑的需求,整体发展较好。在石油化工方面,乌干达矿产资源较丰富,政府通过政策倾斜积极引资以突破建设瓶颈。在交通运输方面,乌干达道路状况不容乐观,新建升级需求旺盛。总体而言,乌干达基础设施领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但政府正在积极促成国际合作,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一)房建领域稳定扩张,人口增长注入新动力

房建市场进入增长期,项目推进相对顺利。在乌干达政府积极吸引国际投资和自身政策的双重引导下,Fitch Solutions预测乌干达的房建市场在未来十年将以相对稳定的速度扩张,从2024年至2033年,平均同比增长5.6%。2022年7月,位于布延德东部的基德拉糖厂项目开始动工,极大促进了当地的工业生产。同年,珍珠滨海开发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并将加速各领域建筑需求的释放。这些项目的实施表明,乌干达政府致力于改善其国内基础设施,并且对于未来房建发展有着明确的增长规划。

表 1   2022年房建领域项目(部分)



数据来源:Fitch Solutions数据库。

石油开发带动投资流入,工业建筑发展前景向好。得益于阿尔伯特湖油田的石油相关投资流入和对配套基础设施的需求增加,截至2023年底,乌干达石油行业吸收了大量投资,直接促进了房建领域的增长。根据Fitch Solutions数据,2024年乌干达西部完成了价值1000万美元的油田服务基地建设,设施包括车间、实验室、办公室、存储区和仓库等。在未来的几年里,一些与石油相关的项目将支撑建设活动。此外,乌干达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积极营造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其中,Kapeeka工业园区的规划与电信塔的增设计划进一步拉动了工业建筑领域发展。

需求侧与供给侧同步驱动住宅建筑市场强劲增长。作为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国家之一,Fitch Solutions预测乌干达未来人口将从2024年的5690万增长到2033年的6270万,增幅达到23%,直接催生新增住房刚需;而且,乌干达强劲的经济表现将提高中产阶级家庭的比例,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美元的家庭总数将从2024年的28.8万户增加到2028年的58万户,改善型住房需求将持续释放。此外,未来住房融资渠道的改善以及建筑材料价格的回落,将进一步对乌干达住宅建筑市场产生积极作用。

(二)中资企业积极助力,石油化工领域合作迈入发展新阶段

中资企业深度参与,助力乌干达政府大规模自主开采石油。乌干达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产种类超过50种,其中已探明石油储量为60亿桶、天然气储量142亿立方米;但因石油输送管道等关键基础设施缺失,长期未能实现商业化开采,直到2022年2月,由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参与投资建设的阿尔伯特湖区翠鸟油田项目启动,正式开启该国石油工业化进程。作为乌干达首个商业石油项目,翠鸟油田开发标志着乌干达能源自主战略迈出关键一步。为构建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之间的输送动脉,2023年1月,乌干达政府又批准建设总投资达到35亿美元的东非原油管道(EACOP),其中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在该项目拥有8%的股份,彰显了中资企业的积极力量。根据Fitch Solutions预测,到2030年乌干达石油日产量将跃升至20.5万桶,有望成为东非地区重要的原油生产国,不仅帮助乌干达摆脱对石油进口的依赖,更将为经济结构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政策驱动石油工业化进程,外资助力突破建设瓶颈。为实现2025年底启动石油生产的目标,乌干达政府在2024/2025财年预算中专项拨款2.74亿美元加速推进国家石油政策制定,推动石油开采立法;通过政策改革鼓励国际石油勘探巨头进驻,推动石化产业链初步成型。但是,根据Fitch Solutions报告,乌干达投资市场面临金融环境疲软、官僚审批低效、本土承包商技术能力不足及专业人才短缺等结构性瓶颈,导致石化基建领域的私人投资较少,上升空间较大。对此,乌干达政府放开了投资部门的部分限制,以期吸引更多投资流入。根据Fitch Solutions的报告显示,2023年8月,非洲金融公司宣布要向乌干达的石油物流基础设施投资9530万美元,这笔投资将直接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公司Mahathi Infra Uganda,以及支持开发14个石油储罐、20个卡车装卸区、一个码头和可停放50辆卡车的停车场等。这将为提升乌干达国家能源加工能力、增强能源安全、促进下游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三)交通建设需求旺盛,中资企业市场占有率较高

交通基础设施滞后,升级需求迫切。乌干达是内陆国,货物运输主要依靠公路及铁路,但现有设施严重制约运输效率:根据商务部2023年版《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统计,截至2022年,乌干达公路网总里程约为2.11万公里,其中铺装道路5878.5公里,72%以上的公路网仍未铺装道路,高速公路铺装道路里程为117公里,仅占总里程的0.55%;现有铁路营运总里程约268.2公里,为1米宽的窄轨铁路,铁路运载能力相对有限。另外,乌干达的空运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机场数量少,而且使用效率低。当前,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难以满足乌干达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其新建及改善需求愈发旺盛。

公路和铁路建设项目增多,中资企业广泛参与。乌干达政府颁布《国家交通总体规划》等政策性规划文件,并从多方筹措资金,以升级公路铁路网络。2024年5月,沙特阿拉伯通过伊斯兰开发银行向乌干达提供了价值2.95亿美元的资金计划,相关资金将重点用于道路建设和维护。根据Fitch Solutions统计,2022—2024年交通行业相关项目中,4个项目涉及公路建设,其中投资金额最大的是Lusalira - Nkonge - Lumegere - Sembabule Road Upgrade Project项目,投资金额为5亿美元。此外,乌干达目前在建或拟建的主要有Kampala-Jinjia高速路、Kampala-Mpigi高速路、铁路升级改造为标轨铁路项目以及恩德培国际机场的改扩建工程。近年来,中资企业广泛参与乌干达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根据Fitch Solutions统计,2023年,中资企业新签的道路建设和升级改造项目达到4项。其中由山东高速路桥国际承建的乌干达纳马谷巴-纳鲁谷谷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已于近期正式启动。随着政府相关政策的落实以及各方投资的支持,预计未来乌干达的基础设施行业将迎来加速发展。

表 2   2022—2024年交通行业项目(部分)



数据来源:Fitch Solutions数据库。

表 32023年中资企业参与乌干达交通项目(部分)



数据来源: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一带一路网。

03市场开发建议

关注基建政策落实情况,拓展重点领域合作空间。乌干达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并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将石油化工与交通运输建设规划为发展重点。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资企业深入参与乌干达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范围涉及水电站建设、输变电、公路、工业园建设、油气开发、房建和通讯等方面。中资企业应重点关注政策变化,充分依托现有的良好合作关系,利用当地企业对市场、环境及政策的深刻理解及具有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扩大在石油化工、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

加强合规经营意识,筑牢发展根基。目前,中资企业在乌干达市场占有率较高,合作经营业务范围广,辽沈工业园、中乌姆巴莱工业园等投资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然而,中国承包商内部竞争加剧、部分企业合规经营意识淡薄、企业对在乌干达开展经营的现实困难认识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中资企业应避免不正当竞争,加强自身合规管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不断提升属地化经营能力,为乌干达发展注入新动力,以促进双方合作共赢。

充分调研投资风险,切实做好风险防范。乌干达财政赤字较大,公共债务规模攀升,政府工作效率较低、监管不力等相关风险需重点关注。加之乌干达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较低,电力供应不稳定、水质较差、道路状况不佳等问题频发,多重风险因素叠加显著推高中资企业属地化运营成本。为应对上述风险,投资者应事先做好详尽的市场调研,提前做好预案,充分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

点击订阅《2024“一带一路”基建指数国别报告》

欢迎各界读者就指数报告详细信息及定制化报告服务,致电承包商会洽询(010-81130091)。

内容来源 | 战略与咨询部

排版制作 | 黄涛编审 | 操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4“一带一路”基建指数国别报告--乌干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