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4-14 17:46

中国航天日 | 致敬中国梦 航天梦

作者:微信文章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星辰大海的奥秘吸引着无数探索者的目光。为迎接中国航天月的到来,航天国泰四月举办中国航天日读书笔记分享会,活动主题为“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全体员工及子公司成员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其中,通过阅读航天主题书籍,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共同领略航天的魅力与力量。

本期读书会以航天为主题,涵盖航天历史、航天科技、航天精神、航天人物等多个方面。公司为员工们提供了《剑指苍穹:钱学森的航天传奇》等优质书籍作为参考素材,鼓励大家深入研读,从字里行间感受航天事业的伟大与艰辛,汲取奋进的力量。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两弹一星”元勋





活动期间,大家从不同角度出发,或讲述航天历史中的关键节点,或剖析航天科技背后的原理,或感悟航天精神的内涵,或描绘航天人物的光辉形象,一篇篇饱含热情与思考的读书笔记应运而生。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

中国航天历经五十余载风雨,从无到有、由弱变强,铸就辉煌。钱学森作为航天事业奠基人,其贡献、事迹与品格是国家民族的宝贵财富。

读《剑指苍穹:钱学森的航天传奇》,能深切感受到他在科研中严谨态度,以及对科学的热爱与执着。钱学森负笈美国,深入研究空气动力学,参与导弹、火箭工程实践,后冲破阻力回国。他凭借丰富经验与深厚学识,迅速组建团队、制定规划,引领中国航天技术创新发展,助力“两弹一星”横空出世,彰显出长远战略目光。

他心里国重家轻、科学重名利轻,早年留学打基础,中年归国铸剑,晚年探索科学体系。他放弃美国优厚待遇,冲破阻挠回国,只为实现中国航天梦。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航天精神包含对科学的执着、对祖国的忠诚及面对困难的坚韧,即特别能吃苦、战斗、攻关、奉献。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在今后工作生活中,我要以钱学森为榜样,提升能力,做事细心认真,面对困难勇往直前,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以航天精神不断激励自己。

执笔人:姚玉杰

屯留余吾项目部

用智慧与汗水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翻开中国航天的历史长卷,仿佛看见无数追梦者在浩瀚宇宙中刻下属于中华民族的印记。从1970年东方红一号的嘹亮歌声划破天际,到神舟飞船载人翱翔寰宇,从嫦娥探月揭开月球面纱,到天问一号登陆火星筑梦深空,中国航天用半个世纪的奋斗,书写了一部自主创新、攻坚克难的史诗。

在这段征程中,科技是撬动星辰的杠杆。长征系列火箭的迭代升级,不仅承载着卫星与探测器,更托举起一个民族的航天自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组网,让“中国坐标”成为世界仰望的标杆;而“天宫”空间站的建成,则标志着中国从航天追随者蜕变为规则制定者。每一项技术突破的背后,都是无数工程师夜以继日的计算与试验,是“十年磨一剑”的执着与坚守。

更令人动容的,是那些隐于星辰背后的身影。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归国奠基,孙家栋白发苍苍仍奋战一线,王亚平在太空课堂播撒科学火种……他们用毕生热血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这些名字或许不常被提及,但他们如同宇宙中的恒星,以无声的光芒照亮后来者的征途。

读罢掩卷,不禁深思,航天事业的意义远不止于探索未知。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一个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它也是一座灯塔,指引我们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破浪前行。正如屈原在《天问》中的叩问,今天的我们正以行动作答—用智慧与汗水,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让五星红旗在星际间飘扬!

星辰大海,永无边际,中国航天的故事仍在续写。而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自己人生征程中的“航天员”?唯有以梦想为翼,以坚持为舵,方能抵达心中的那片璀璨星河。

执笔人:张彩花

中阳鑫岩项目部

坚定信念砥砺前行

当历史的书页缓缓翻开,钱学森的身影屹立在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开篇,闪耀着震撼人心的光芒。阅读他的事迹,崇敬与感动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钱学森早年赴美求学,凭借着对科学的热爱和惊人的天赋,在航空航天领域崭露头角,成为世界知名的科学家,享受着优渥的科研条件与生活待遇。但在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放弃一切,冲破美国的重重阻挠,踏上归国之路。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被软禁的五年里,钱学森饱受折磨,可对祖国的思念和报效祖国的决心从未动摇。这份对祖国的深情,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跨越时空,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之动容。

回到祖国后,钱学森一头扎进国防科研事业。那时的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科研条件简陋,人才极度匮乏,可他没有丝毫退缩。在研发导弹的日子里,他和科研团队扎根大漠,日夜与风沙为伴,在艰苦环境中反复试验、计算。为了攻克一个技术难题,他们常常废寝忘食,查阅大量资料,进行无数次模拟推演。终于,1960年,中国第一枚仿制的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这是中国国防事业的重大突破,而钱学森就是这场突破的核心力量。此后,在他的引领下,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步步迈向世界前列。

钱学森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更是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家。他深刻认识到航天科技对国家发展的深远意义,在艰难时期便开始布局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为后续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祖国,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壮丽的篇章。他的精神照亮了无数后来者的前行道路,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心怀祖国,勇担使命,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与挑战,都要坚定信念,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执笔人:王建平

柳林金家庄项目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航天日 | 致敬中国梦 航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