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4-15 04:03

“中国第一代航天人”陈敬熊院士个人物品入驻平湖!

作者:微信文章
近日,在独山港镇赵家桥村的中国航天科普馆广场上,“中国第一代航天人”陈敬熊院士个人物品捐赠仪式暨 “独山港・星启未来”2025 航天焕新计划正式拉开帷幕。



陈敬熊院士,是中国著名的电磁场理论与天线设计专家,作为中国制导雷达天线设计早期开拓的杰出代表,他将毕生心血倾注于国家科学与航天事业。“工作草稿本上的每一页,都是陈院士在一支笔、一盏灯的陪伴下,熬过无数个夜晚的见证。”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科技委王副主任说,捐赠仪式上,他带领大家回溯了陈敬熊院士波澜壮阔的一生。

此次捐赠的物品丰富而厚重,有《陈敬熊院士传记》《科学人生》陈敬熊院士100寿辰纪念画册、陈敬熊院士证(复印件)、国家发明一等奖证书(复印件)、写满数据与思路的工作草稿本、熊形镇纸、陪伴院士无数日夜的眼镜,以及新一代航空雷达。它们被静静地陈列在玻璃罩内,却又似在高声诉说着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荒芜到繁荣的壮丽征程。







“陈敬熊院士在病榻上仍坚持审阅论文的画面,让我懂得科学家的坚守远比火箭发射更具冲击力,我渴望成为点亮星空的‘追光者’。”当观看完陈敬熊院士的科研人生视频后,黄姑实验学校五年级一班的学生徐真红激动地说。



33年前,黄姑中学姚爱英老师发起的“不追歌星追科星”活动,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建立书信联系,并将航天情缘延续至今。依托这段特殊的历史,独山港镇在2021年拥有了全国首个乡村综合性航天科普馆。时至今日,如何进一步深化独山港镇航天品牌IP成为了焦点。“独山港・星启未来”2025航天焕新计划给出了精彩答案。其围绕产业赋能、教育筑基、品牌引领三大核心方向,构建航天科普教育、乡村振兴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生态,进一步激发独山港航天产业活力、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从当年课堂上的航天手抄报,到如今“科技+文化+教育”的多元融合产业生态,独山港镇正在创新续写航天新程。在“小航文创实验室”里,孩子们亲手打造火箭模型;特色衍生盲盒让航天梦化作可触摸的惊喜;携手乌镇戏剧节等知名IP,策划“星空戏剧夜”“汉服航天巡游”等活动。这些别出心裁的设计,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助力培育航天未来人才,深化校地联动,还将持续激活航天品牌矩阵,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我们的中国航天科普馆就像一颗不断成长的种子,努力汇聚各方优秀资源,成功获评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荣誉。”中国航天科普馆相关负责人陆志华说。据了解,2024年该馆接待团队达341批次、共计11402人,散客约45000余人次,已然成为传播航天文化的重要阵地。


全媒体记者:陶佳敏、罗佳毓

编辑:方雯倩   责编:郑煜纯   审核:朱俊生









平湖·好风景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3931091449902448646
地点:平湖市

摄像:王帆




平湖市传媒中心所属新媒体平台发布的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一律不得复制、转载、摘编。
平湖市传媒中心常年法律顾问/浙江信专律师事务所沈忠明、戴佳磊律师电话:0573-85219801。更多新闻线索,点我投稿爆料。亲们点个



高高兴兴每一天幸福生活天天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第一代航天人”陈敬熊院士个人物品入驻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