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国情教育系列讲座之“一带一路,四海联通”文化传播讲座圆满举行
作者:微信文章2025 May.
5月7日,国际教育学院在502教室举办“一带一路,四海联通”国情教育主题讲座,特邀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副教授徐正龙担任主讲人。讲座以丝绸之路为脉络,系统解析“一带一路”的历史内涵与现代价值,探讨跨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吸引全院中外学生参与。
讲座伊始,徐正龙老师引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名言:“If you talk to a man in a language he understands, that goes to his head; If you talk to him in his languages, that goes to his heart”,并强调语言在文化传播中的桥梁作用。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他进一步指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任重道远,传播者需以文化自信为根基,深研传统精髓,方能传递其真正价值。”
2025 May.
徐正龙老师从名称涵义、时代背景、发展历程、具体路线及相关意义价值等多方面,全面剖析“一带一路”的丰富内涵。他提到,“一带一路”(BRI)涵盖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宗旨,依托古代丝路脉络,构建跨国多边合作网络。
通过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等历史案例,徐正龙老师剖析丝路精神内核——不畏艰险的开拓意志与文明互鉴的包容胸怀。他强调,“一带一路”不仅是贸易通道,更是构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
讲座尾声,徐正龙老师鼓励学生:“青年当以语言为舟、文化为帆,在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在场学生纷纷表示,讲座既深化了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认知,也拓宽了国际传播视野,为自己未来投身文化传播事业注入信心与动力。
2025 May.
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国际教育学院的中外学子搭建了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与经济的桥梁,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宏大背景下,赋予了中医药文化传播以新的时代使命。通过讲座,学生们不仅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深刻体会到中医药作为中国智慧瑰宝的独特魅力与国际价值。未来,我院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培养更多知华友华、学贯中西的中医药传播者和汉语传播者,让中医药文化跨越国界、惠及世界,真正实现“四海联通”,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医力量。
供稿 | 林恩瑄
图片 | 江怡颖
编辑 | 白庆恩
初审 | 雷会会、朱艺璇、罗启知
校审 | 王丹阳
终审 | 蒋继彪、张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