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为了看照片 发表于 2005-10-30 20:19

关于文革的老笑话

文革吵架

“文革”时有一段时间,人们出门,无论说什么话,只要一开口,就必须说一句毛主席语录,然后再说要办的事。
  一天,我去供销社,进门就听到一个中学生和售货员的对话,堪称经典。

  中学生:“关心群众生活---给我拿支钢笔。”

  售货员:“为人民服务---你买哪一种?”

  中学生:“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多拿几支让我挑挑。”

  售货员:“反对自由主义---不让挑,买哪支拿哪支。”

  中学生:“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你就多拿几种让我挑挑吧。”

  售货员:“在路线问题上没有调和的余地---说不挑就是不能挑。”

  中学生:“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为啥不让挑?

售货员:“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不为啥,不让挑就是不让挑。”

  中学生:“注意工作方法---有这样卖东西的吗?”

  售货员:“一切权力归农会---爱买就买。”

  中学生:“打倒土豪劣绅---你这什么工作态度?”

  售货员:“友谊,还是侵略---咋的,你想打架?”

  中学生:“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你以为我怕你?”

  我见两人的战争一触即发,就急忙上前调解:“要团结不要分裂---你们有话好好说。”

  中学生:“将革命进行到底---我看你还能咋的?”


  中学生:“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你当个售货员啥了不起?”

  我看他俩谁也不肯停止舌战,我便劝中学生一走了之:“敌进我退---你先走吧,明天再买。”


  中学生听了,就顺势下了台阶,转身而去,他边走边说:“别了,司徒雷登---哼!”

  售货员如得胜的将军立即回敬道:“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呸!”

注册为了看照片 发表于 2005-10-30 20:19

文革期间一摄影记者拍摄了这样一张照片发表在报纸上:

一对青年夫妇喜气洋洋的往自己新房里贴满了毛主席的大小画像和语录.

后来有认识人就问他们:“你们天天晚上在主席老人家眼皮低下干那事儿,行吗?”

他们说:“没事儿,晚上灯一拉,他老人家不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吗.”

不久二人就都被捉起来打倒了.革委会的说:“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能在迷雾中辩清航向,没有什么看不见的!”

注册为了看照片 发表于 2005-10-30 20:20

三改婚联


特殊年代什么都有它的印记,就连结婚也不例外。这件事发生在“文革”期间的1974年4月尾, 有一老贫农的儿子准备“五·一”结婚。那时候讲究破“四旧”,立“四新”,但几个亲戚一合计,觉得对联还是要贴的,于是拟了一副:两个节约能手 一对勤俭夫妻 ——勤俭持家

生产队的批林批孔小组长见了,说:“你们不关心集体生产,只顾勤俭持家,这不是搞资本主义自发吗? ”
老贫农听了,只得将对联改成:两个生产能手 一对劳动夫妻 ——劳动光荣

真不巧,大队大批判组长下来布置任务,看见这副对联,说:“现在天天大讲继续革命,这副对子宣传唯生产力论,不行,得改!”

老贫农又将对联改为:两个革命能手 一对团结夫妻 ——相亲相爱

恰好,公社“大批判办公室”主任下来检查运动,见到这副对联说:“阶级斗争是你死我活,要团结就要先斗争,相亲相爱不是调和矛盾吗?”

老贫农听了, 吓得连忙找人商量,于是改为:两个斗争能手 一对矛盾夫妻 ——你死我活

对联改成这样,老贫农的儿子很不服气,他打听到公社“大批判办公室”主任也是“五·一”结婚,于是连夜将对联贴在主任家门口。

注册为了看照片 发表于 2005-10-30 20:21

样板戏《列宁在十月》

  那些年除了演样板戏,也演过一些新编的现代戏。印象最深刻的是《列宁在十 月》。
  此戏据说无剧本,全凭着旧戏曲的八大韵去“踩水”(即兴创作)大剧团不敢 演,怕犯错误,只有些班子小胆子大的县川剧团才敢演它。演列宁的须生崔正红习 惯了在台上走正步,举手投足依然是旧戏中的大臣风范。花脸刘盛财演斯大林,在 台上老是用手死劲捻松香粘的八字胡。我同其它演员串角,端端正正站在二位革命 导师旁聆听教悔。
  列宁唱:【红鸾袄·二流板】
   叫一声约瑟夫孤的好兄弟
   有件事朕同你细说端的
  打冬宫咱还要从长计议
    切不可闹意气误了战机
    冬宫内到处有许多裸体
    全都是大理石雕刻成的
  斯大林唱:(同上曲牌)
    嗔一声敬爱的……(帮腔)弗拉基米尔·依里奇
     三日前本将军已传话下去
    打冬宫不准毁坏文物古迹
    开枪不能朝着壁上的裸体
    那都是尼古拉留给咱们无产阶级的     

………………… (摘自小说《落花时节》。作者何洁,诗人流沙河之妻)

注册为了看照片 发表于 2005-10-30 20:22

公有制

在某个公社,正在批斗一位教师,突然上来一位女人,大家认识正是这位教师的妻子,她和革委会的头的不正当关系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只听她指控道,"...,他长期反对毛主席,反对党,而且,把我当成他的私有财产..",大家一听就知道这出于那位头的授意,想为教师说句话苦于没有什么合适的借口.只见有位学生跳上台来,"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怎么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呢?!你一定老老实实坦白,老老实实改造,怎么能把你妻子当成你的私有财产呢!?一定要把她当成公有财产!"

注册为了看照片 发表于 2005-10-30 20:23

文革中“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遍地都是。有大的专业团体,更多的是业余的小分队。一开始他们演出的大多是什么《拿起笔作刀枪》、《主席语录》等表演唱和《忠字舞》之类的节目。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大的文艺“宣传队”就演起了“革命样板戏”,并且各个地方也都用地方戏移植“样板戏”。一些小的“宣传队”因条件和水平的限制,演一些所谓的“民族舞蹈”和快板、对口词之类的节目。

一次领导让我接待XX军区某部的“文艺宣传队”。说起接待,也就是给他们安排住宿、吃饭的地方和向周围单位发演出通知。至于演出场地就由所在单位准备了。当然那时安排吃住也挺简单,不象现在演员要住大宾馆,吃饭要去大酒店。他们都带着行李,给腾几间房子打地铺就可以了。安排好后领导对我说:“这几天我们要准备开《先进生产者、工作者代表大会》,我们和宣传队见个面,下来你就陪着就行了。”我受宠若惊,好家伙!人家宣传队的队长是某师政治部主任,那可是副师级干部,我一个小老百姓怎么能陪哪?我说出了我的顾虑,领导还是不依并对我说:“只要不出大的问题,有什么事你灵活掌握解决。”没办法,我这个小小老百姓就当起了师级干部的陪同。

头几天还可以,没出问题。各单位组织职工观看节目,纪律也好。后几天情况发生变化,各单位都对我说“看了好几遍了,职工很难组织,场地要空大半。”我着急了,人家部队来慰问我们,不看怎么行?有人给我出主意:让附近生产大队的社员来看。我想也行,就马上和附近几个大队联系,并嘱咐几个大队革委会主任:你们要亲自带队,按各村组织好队伍。

晚上演出前几个大队的社员排着队进入会场,我们的职工已对演出无所谓把前面中间的位置让给社员。也黑压压坐满了,我很高兴。

当晚还是演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前半部还可以,等演到后半部出了问题。杨子荣打虎上山,在威虎厅中和座山雕有一段对白是这样的:

座山雕:“里黑里黑!”

众匪徒:“马哈马哈!”

杨子荣:“正晌午时说话,谁人没有家。”

座山雕:“脸红什么?”

杨子荣:“精神焕发!”

座山雕:“怎么又黄了?”

杨子荣:“防冷涂的蜡。”

当演到杨子荣说:“正晌午时说话,谁人没有家。”后,扮演座山雕的演员不知为什么少说了一句“脸红什么?”而直接说:“怎么又黄了?”“杨子荣”愣了一下,知道“座山雕”说错了,来个将错就错回答“防冷涂的蜡。”“座山雕”还不知道错,继续说:“怎么又黄了?”“杨子荣”来了一句“又涂了一层蜡!”

那时的人们对样板戏都熟悉得很,即使有一个音符唱错都能听得出来,何况道白错了。台下一片大笑还夹杂着喝倒彩声。“宣传队长”正和其他人说话,听见台下一片嘈杂不知发生什么事。就拉着我向观众席中走去。观众看我们来了就安静下来,演出继续进行。队长和我停在一个老人旁边,队长问老人:“老人家,今天戏演得怎么样?”老人头也没回说了一句:“疵毛得很!”(地方话“差得很”的意思)。我一下子惊呆了。队长是南方人不懂当地话,马上又问:“您说什么?”,老人再也不理他。我马上说“他说演得好得很!”。

演出结束后,报幕员出来说:“下面请我们部队首长讲话!”。在一片鼓掌声中队长走上台,静下来后开讲:“同志们!我们XX军区某部‘文艺宣传队’来矿区慰问广大革命职工,你们辛苦了!”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我们遵照毛主席‘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导,紧跟‘江清同志的革命文艺路线’排练了这出“样板戏”《智取威虎山》。这次演出,有同志说我们演得很‘疵毛’,但是我们‘疵毛’不骄傲,要在‘疵毛’的基础上继续‘疵毛’下去!感谢同志们的鼓励!”台下热烈鼓掌,一片“叫好”声。

第二天,他们要走了,我单位的领导都来送行。队长把我拉到政委的面前说“你们小方很能干,有组织能力。是个好苗子!谢谢你们各位首长的大力支持。再见了!”在一片再见的声中送走了“文艺宣传队”,我也松了一口气。事后我将这次活动向领导作了汇报,政委说:“那好!让他们继续‘疵毛’下去吧。小方你也真行!佩服你啦!”。

注册为了看照片 发表于 2005-10-30 20:24

文革文物——书信原件照抄

北京红旗证章厂的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战友们和老师付:
  您们好!
  首先,让我们共同敬祝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祝愿我们的林付主席永远健康!永远健康!!
  在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为首,林付主席为付的党中央和我们哀心爱戴和拥护的江青同志亲自领导的中央文革的英明正确领导下,我省、我地区、我县和本单位的革命形势一派大好,不是小好,正在和全国一样天下大乱,乱了敌人,正如伟大导师毛主席教导我们的:“人民群众真正发动起来了”。
  北京是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革命人民的心脏,无产者的圣地,世界革命的中心和大后方,人民想忘的地方,您们在毛主席身边,在以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为首,林付主席为付的党中央身边革命,工作,学习,多么无限的幸福!光荣!
  造反方知主席亲!我们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的红心是联在一起的!今日写信非为别事,只是要请三个金光闪闪无限的毛主席大像章。我们需要请最大的,有冬梅或者军舰(梅花欢喜漫天雪或者大海航行)的红宝章,有有天安门的也可以基本上满足我们的哀心希望。由于刘少狗和他在福建的代理人(现在已被广大人民群众打翻在地并踏上千万只脚,永世不得翻身)的破坏,我们在本地区目前请不到大的红宝章,只有小的。
  附上壹元整是请红宝章的费用,如果有欠,通知后再寄去,如果有多,切勿寄来,留下作革命的经费。
  最后让我们共同高呼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致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造反派战友的红色革命布礼!
                 福建宁化农工机傲霜雪战斗队
                 革命战士
             严××
 赵×× 黄×× 一九六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注册为了看照片 发表于 2005-10-30 20:26

春 耕 忙

某知青点,插队者是一批音乐学院学生,平时不闻丝弦声. 忽一日,公社组织宣传队,广大贫下中农对 "再教育" 对象表示信任,派他们登台表演.
幕启,英姿飒爽的报幕员道: "下一个节目,小提琴合奏《贝多芬想念红太阳》全场掌声雷动. 贝多芬既然想念红太阳,准是个无产阶级革命派. 音乐学院学生们堂而皇之演奏一段老贝的《 F大调浪漫曲》.继而,准备演奏比才的《斗牛士之歌》.
报幕员介绍说: "下一个节目,《全世界贫下中农春耕忙》" .

注册为了看照片 发表于 2005-10-30 20:27

《智取威虎山》

  杨子荣同志打虎上山,在威虎厅和俺们山爷叫劲,比着打吊灯。山爷一枪打灭一盏油灯,众匪徒叫道,好!好!俺们杨子荣同志震臂一甩,一枪打灭两盏灯,众匪徒又叫道,好,一枪打俩。
  有一回,一地区文工团演出《智取威虎山》俺们山爷一枪出去,道具一不小心,关了两盏灯,众匪徒叫道:好哇,一枪打俩。
  道具同志一听,心说不好,这可咋个办法呐?俺们英雄人物可不能输给个座山雕,这可是个原则问题,等到子荣同志震臂一甩时,把个总电闸给关了。
  众匪徒也不含糊,齐嚷道:好哇,一枪把保险丝都打断了。

注册为了看照片 发表于 2005-10-30 20:28

《智取威虎山》(其二)

  大剧团演《智取威虎山》关电门,有电。在县里演没电,用砸炮。
  有一次杨子荣枪毙栾平,唱完那段“快板”后举枪就打。后面铆足了劲砸下去,臭炮。
  前面不愧是大智大勇的子荣同志。他又说了一句:“我代表人民。”又一挥枪,没响。急了,“我代表党”,还是没声。总不能这么老耗着呀,栾平的后脖子提着都快给勒死了。子荣一脚把栾副官踢了下去,骂了一声“去你妈的”,转身插枪入腰间。后台忙活了半天总算忙顺溜了,看也没看,梆的就是一下,这次响了。正打在子荣的命根子上面。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文革的老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