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高考683分,都是清华北大!大学生是该培养自己的“AI年龄”了
作者:微信文章高考早已结束,一条消息引发了不少讨论:AI也“参加”了高考,而且还考出了985+的水平。
不是标题党,这是字节跳动最近做的一次测试:让自家的大模型豆包参加2025年高考模拟题,文科683分,理科648分,直接超过清北的录取线。
谷歌的Gemini、DeepSeek、ChatGPT也都拿到了不俗的成绩。
AI飙起来,连高考都能拿高分,这实在是颠覆想象了。
这份成绩单一出来,家长们估计心情复杂,年轻人也难免一阵恍惚——我们拼尽青春冲刺的目标,AI一晚上就“满分通关”了?
但焦虑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人错过时代的信号。
未来的竞争早就变了,它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比拼,而是“谁更会用AI”之间的较量。
就像AlphaGo打败李世石后,职业棋手不再靠死记硬背,而是学会跟AI一起进化。
将来你值不值钱,不看年纪、不看资历,而是看你的“AI年龄”——你用AI提升自己、驾驭AI的时间,才是真正的“起跑线”。
🚀《AI年龄》是什么?比你想象的还重要!
你可能听说过“学习能力”“专业技能”这种词,但今天想告诉你一个更重要的概念——AI年龄。
它不是你从哪年出生,而是你从哪一年开始,真正用AI解决问题、提升效率、开挂成长的时间。
说白了,就是你和AI搭档的资历。
比如说,有个大学生从大一开始用AI写作、做项目,甚至用AI帮自己开发应用。等他大学毕业,AI已经陪他“并肩作战”4年了。
再看一个职场大姐,40岁了,才在38岁第一次用上AI工具。虽然人资历很深,但她的“AI年龄”只有两岁。
在AI飞速发展的现在,“职场年龄”已经不是优势,“AI年龄”才是你真正的起跑线。
💡为什么要在大学前就开始积累“AI年龄”?
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你考了多少分”“工作了几年”,而是:
谁更懂得用AI解决问题?
谁更习惯与AI协作?
谁能用AI做出真正的结果?
你AI使用得越早,越熟练,你未来的学习方式、工作效率、思考深度,全都不一样。
🎁一句话共勉:
未来的世界,不比你几岁,而比你“AI几岁”。
你是18岁,但你AI几岁了?
大学四年,能不能飞,关键就在这。
你都在用哪些AI工具,你的AI年龄几岁了?欢迎留言区互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