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7-13 01:11

AI语音诈骗升级!冒充子女要钱,警方教您5秒识破新骗局

作者:微信文章




关注我的你,是最善良的!

只为苍生说话,用笔杆子道明事态原委、丈量人间温情。

你知道AI语音诈骗升级吗!

今天给大家讲个故事。AI 技术发展下,语音诈骗不断升级,骗子利用其模仿子女声音骗钱。本文结合多起案例,剖析诈骗原理,介绍警方 5 秒识破方法、遭遇诈骗后的应对措施及日常防范建议,探讨相关法规、科技公司作用等,助力大家防骗护财。

01冒充子女要钱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AI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被不法分子利用,让AI 语音诈骗不断升级。如今,骗子用AI技术模仿子女的声音向家长要钱的案例越来越多。

就拿之前张大爷的事儿来说吧。有一天,张大爷正在家里看电视,手机突然响了,一接起 来,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就跟自己儿子一模一样,儿子在电话里着急地说:“爸,我在外面 出事儿了,把人撞伤了,人家要两万块赔偿,你赶紧给我转过来,不然人家不让我走。”张 大爷一听儿子出事儿了,急得不行,也没多想,

正准备去银行转账,

还好这时邻居来串门,

听张大爷一说,劝他先给儿子打个视频电话确认一下。张大爷这才冷静下来,给儿子打视频 电话,结果儿子好好地在上班呢,根本没出什么事儿。原来这就是一起典型的AI语音诈骗。

还有李阿姨,她接到了一个“女儿”打来的电话,“女儿”在电话里哭着说:“妈,我在国外留 学,不小心把别人的贵重物品弄坏了,人家要我赔五万块,不然就报警抓我,你快救救 我。”李阿姨心疼女儿,又被女儿着急的声音一影响,差点就把钱转出去了。后来她突然想 起女儿平时跟她视频的时候都会用英语跟她交流几句,这次电话里“女儿”全是中文,而且语 气也跟平时不太一样,她这才起了疑心,赶紧联系了女儿的同学,确认女儿没事,这才没上 当受骗。

AI语音诈骗能这么逼真,

主要是利用了先进的语音合成技术。

骗子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到目标 人物的语音样本,

这些样本可能来自社交媒体上的语音消息、公开的演讲音频等。然后,他 们把这些语音样本输入到专门的AI语音合成软件中,软件经过分析和学习,就能模仿出目标 人物的声音特点,包括语调、音色、发音习惯等。

比如说,有些骗子会在网上收集一些明星的语音片段,然后用AI技术合成明星的声音来进行 诈骗。之前就有报道,有人用合成的某明星声音给粉丝发消息,说自己遇到了困难,让粉丝 帮忙转账。粉丝一听是自己偶像的声音,很多都信以为真,纷纷转账,结果被骗了不少钱。

对于冒充子女的诈骗,骗子可能会从子女和父母的聊天语音记录中获取语音样本,也可能通 过一些社交平台上子女发布的语音动态来获取。有个案例,骗子通过盗取一个年轻人的社交 媒体账号,获取了他和父母的聊天语音,然后用AI合成了他的声音,给老人打电话要钱。老 人听到熟悉的声音,根本没怀疑是假的。
警方总结的5秒识破方法

1. 听关键语音习惯

每个人说话都有自己的一些习惯,比如口头禅、发音的小瑕疵等。像有的孩子平时说话喜欢 说“然后呢”“这个嘛”,在跟父母交流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这些口头禅。如果接到“孩子”的电 话,发现没有这些熟悉的口头禅,或者发音跟平时不太一样,那就要小心了。

王大妈的儿子平时说话有个习惯,就是“r”这个音发得不太标准,会有点像“l”。有一次王大 妈接到“儿子”的电话,让她转账,她仔细一听,“r”的音发得很标准,跟儿子平时完全不一 样,她就留了个心眼,没有马上转账,后来证实这就是诈骗电话。
2. 问特定私密问题

可以问一些只有自己和子女知道的私密问题。比如孩子小时候发生过的一件特别的事情,或 者家里某个地方藏着的小物件。骗子就算能模仿声音,也很难知道这些私密信息。

赵先生接到“儿子”电话说在学校打架要赔医药费,他就问:“你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在咱们 家沙发后面藏了个什么东西?”电话那头一下子就没声音了,过了一会儿就把电话挂了。原 来这就是骗子,根本答不上来这种私密问题。
3. 察情绪反应异常

子女跟父母交流的时候,情绪表达是很自然的。如果电话里“子女”的情绪反应很奇怪,比如 平时很冷静的孩子突然变得特别暴躁或者特别慌张,而且这种慌张有点刻意,那就可能有问 题。

孙女士的女儿平时是个很淡定的人,有一次她接到“女儿”的电话,“女儿”在电话里哭得稀里 哗啦,说自己被绑架了,让孙女士赶紧转账。孙女士觉得很奇怪,女儿平时不是这么容易慌 乱的人,她就没有着急转账,而是先联系了女儿的老师,结果发现女儿在学校好好的,这就 是一起诈骗。
4. 核关键信息细节

如果“子女”说自己遇到了什么事情,比如生病、出车祸等,要详细询问具体的信息。像在哪 个医院、哪个路段出的事等。骗子往往编造不出这么详细准确的信息。

周大爷接到“儿子”电话说在外地出车祸了,在某某医院。周大爷就问:“你在医院哪个科 室?医生怎么说的?车牌号是多少?”电话那头的“儿子”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周大爷就知 道这是诈骗电话了。
5. 看转账情况紧急

骗子为了让受害人尽快转账,往往会强调事情很紧急,让受害人没时间思考。如果“子女”在 电话里一直催着转账,说什么“再不转就来不及了”“人家在旁边等着呢”,那就要提高警惕 了。

吴阿姨接到“女儿”电话说在商场偷东西被抓了,商场保安让交五千块罚款,不然就送派出 所,还一直催吴阿姨赶紧转账。吴阿姨觉得太奇怪了,哪有商场抓了人不通知家长,直接让 交钱的,她就没有转账,后来证实是诈骗。

如果不幸遭遇了AI语音诈骗,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然后第一时间联系银行,看 能不能冻结转账的资金。比如刘先生发现自己被骗转账后,马上给银行打电话,银行工作人 员在核实情况后,及时冻结了资金,避免了他的损失。

同时,要尽快向警方报案,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地告诉警察,包括通话内容、转账记录等信 息。警方可以根据这些线索进行调查,有可能追回被骗的钱财。像陈女士被骗后,及时向警 方报案,警方通过侦查,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最终帮陈女士追回了大部分被骗的钱。

另外,要及时联系自己的子女,让他们提高警惕,防止骗子继续利用他们的信息进行诈骗。 有些骗子在骗了父母之后,还会尝试去骗子女的朋友或者其他亲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提高防范意识,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信息。不要随意在网上泄露子女 的语音信息,比如不要在公开的社交平台上发布子女清晰的语音动态。要经常跟子女沟通,让他们知道有这种AI语音诈骗的情况,提醒他们注意保护自己的语音信 息。也可以跟子女约定一些特殊的沟通方式,比如如果真的遇到紧急情况,用特定的暗语来 表示。定期关注警方发布的诈骗预警信息,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段和案例,这样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就 能更加警觉。

我国法律对于利用AI技术进行诈骗的行为是有明确规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 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 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 金或者没收财产。

比如有一个诈骗团伙,利用AI语音技术冒充企业老板诈骗了一家公司几百万的资金,最后这 个团伙的成员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被判处了相应的刑罚。再深入分析一下张大爷的那个案例。骗子可能是通过一些途径获取了张大爷儿子的语音样 本,然后合成了他儿子的声音。骗子选择在张大爷独自在家看电视的时候打电话,这个时候 张大爷注意力比较分散,容易放松警惕。而且骗子编造了儿子出车祸要赔偿的紧急情况,让 张大爷一下子就慌了神,没有时间去仔细思考。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骗子会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场景进行诈骗,利用受害人的亲情和紧 张情绪来达到目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这种让自己很紧张的情况,一定要先冷静 下来,按照警方教的方法去核实情况。

现在很多人对AI语音诈骗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有一部分人认识不够深刻。有些老年人因为 不太熟悉科技,很容易上当受骗。而年轻人虽然对AI技术比较了解,但有时候也会因为疏忽 大意而陷入诈骗陷阱。很多人对AI语音诈骗感到很气愤,觉得这种诈骗手段太恶劣了,利用人们的亲情来行骗。大 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打击这种犯罪行为,同时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宣传教育活 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诈骗手段,提高防范意识。

科技公司在防范AI诈骗方面也能起到重要作用。比如语音识别软件公司可以研发更先进的技 术,来识别合成语音和真人语音的区别。有些公司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他们的软 件可以通过分析语音的频谱、节奏等特征,判断出是不是合成语音。社交平台也应该加强对用户信息的保护,防止用户的语音信息被泄露。比如设置更严格的隐 私保护机制,对用户发布的语音信息进行加密处理等。

未来,AI语音诈骗可能会更加智能化和隐蔽化。骗子可能会结合更多的技术,比如AI视频合 成,让诈骗更加逼真。他们可能会模仿子女的声音和视频,

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来进行诈 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语音诈骗升级!冒充子女要钱,警方教您5秒识破新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