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荐宝官 | 起猛了,看见龙、蛇一起“拼豆”了!
作者:微信文章龙与蛇托举起来的器皿
你见过吗?
古代的“豆”与今天的“豆”
又有何区别?
今天一起认识
漆木龙蛇座豆
图片由AI生成
漆木龙蛇座豆
高20厘米
出土于湖北省襄阳市
枣阳九连墩一号墓东室
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图片由AI生成
其造型为短身龙衔蛇托盘
龙身立起,龙首侧视
嘴衔蛇尾,蛇身蟠贴龙腹
蛇头与龙首对应
图片由AI生成
蛇嘴衔盘,与龙角、双前足
构成垂直四点托住盘
盘呈椭圆形
上有16个莲瓣突起
龙后半身卧伏于一薄椭圆形座上
尾巴贴座盘绕一周
它将寻常的龙、蛇形象元素
进行符合使用尺度的分解
再进行独具匠心的重组
构成一个虚实相间、
形神兼备的三维形态
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手法
与楚文化神秘、诡谲、大胆、
热烈的特质丝丝入扣
充分展示了楚文化之神韵
如此精致的漆豆用于何处呢?
现代的豆是一种食物
但在古代
豆是一种形如高脚盘的盛食器
甲骨文里的“豆”字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豆”字
从字形看,像一个高脚有底座的容器
《说文》则称
“豆,古食肉器也。象形。”
这里的豆,类似现在的碗碟
主要用于盛装肉酱、腌菜等
陶豆
既然古时的豆指器物
又怎么变成今天可吃的豆?
其实今天所说的豆
在古时不叫“豆”
而叫做“尗 shú”
加个草字头
便是典籍里用的“菽”
大概到秦汉之际
使用“豆”字变得更加普遍
后成为豆科植物的统称
流传至今
合集推荐
点击图片阅读精彩合集
END
编辑 | 楚小凤
来源 | 湖北日报
审核 | 湖北文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