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严峻,德国钢铁产量大幅下滑
德国的钢铁企业,如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部分业务已经陷入亏损。整个行业正在抱怨生产大幅萎缩,并向政府提出了明确的诉求。由于面临来自国外的激烈竞争以及整体经济疲软,德国钢铁行业的产量大幅减少。位于柏林的德国钢铁工业协会(Wirtschaftsvereinigung Stahl)发布消息称,今年上半年,德国粗钢产量下降了近12%,降至1710万吨。与往年对比可以看出,这一降幅非常明显:2023年上半年,粗钢产量下降了5%;2024年上半年曾略有增长,上升了4.5%;但今年再次大幅下滑。
协会总经理克尔斯汀·玛丽亚·里佩尔表示:“我们行业的生产骤降,显示出德国工业基地目前的局势有多么严峻。”她指出,目前的粗钢产量已降至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的水平。钢铁企业特别受到来自建筑、机械制造和汽车行业等重要客户行业需求疲软的影响。
里佩尔强调:“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个钢铁峰会——一次最高政治层级的行业座谈会。” 她认为,关键在于相关各方必须迅速并可靠地落实已知的措施,例如建立有效的欧洲贸易保护机制和实现有竞争力的电价。尤其是高昂的能源价格,仍在严重影响行业的竞争力。
蒂森克虏伯裁员
钢铁协会主席表示:“政治上现在必须全力确保为钢铁行业等高耗能产业提供一个在国际上有竞争力、长期可预测的电价。”她还提出,“首要且急需的步骤是尽快降低输电网费用。”
德国的钢铁行业已经承压多年。例如,国内最大的钢铁生产商蒂森克虏伯钢铁欧洲公司(Thyssenkrupp Steel Europa)正面临亏损,并计划通过裁员来减轻负担。该公司在年初时还有27,000名员工,但到2030年计划削减至仅16,000人。
这一计划将通过减少产能、裁撤岗位,同时通过外包或出售部分业务来实现。最近,管理层经过与金属工人工会(IG Metall)艰苦谈判,达成了一项严厉的削减计划。这一计划将导致员工的平均收入降低约8%。 德国钢铁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产量大幅下降,许多企业陷入亏损。蒂森克虏伯的裁员计划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显示出企业在经济低迷和国际竞争加剧背景下的无奈。
根据德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粗钢产量下降近12%,回落至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的水平。这不仅是数字上的下滑,也反映了建筑、机械制造以及汽车行业等重要客户的需求疲软。
协会总经理里佩尔强调,当前亟需召集一次“钢铁峰会”,以确保政策能迅速落实,包括建立有效的欧洲贸易保护机制和降低电价,尤其是在高能源成本的压力下,这对提升行业的竞争力极为关键。
蒂森克虏伯的员工人数从27,000名计划削减至16,000名,说明企业正在通过减少产能和裁撤岗位来应对经济困境。可见,钢铁行业的未来仍需多方努力,共同应对这些挑战。
【本帖内容由人工智能提供,仅供参考,DOLC GmbH 不负任何责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