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 服务为先!中国信通院2025上半年AI Cloud 交通云大模型系列工作专题分享暨下半年评估正式启动!
作者:微信文章2025年上半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完成了新一批AI Cloud 交通云大模型系列标准测试评估工作,于7月22日第12届可信云大会主论坛正式发布。
2025年上半年可信云AI Cloud交通云大模型最新评估结果
本轮评估工作中,首次涌现交通领域大模型建设需求方联合技术服务方共同开展产品能力及建设成效验证。上海民航华东通信网络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浪潮企业云,共同研发建设并投入生产运营的“民航智慧空管AI时空大模型”(V1.0)顺利通过“民航云大模型场景应用能力要求”规范检验,在政策文件解读、政策文件修订、安全规章问答、辅助设备运维、智能问数、安全检查单生成等重点民航空管场景应用方面表现优异,产品能力指标均符合标准能力要求,满足民航空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场景任务落地应用的要求。
为更好展现企业在人工智能产品能力建设、大模型工程化交付,赋能实际生产运营服务等关键环节方面的典型做法与行业经验,以评促建促优,中国信通院交通云工作组特邀请浪潮企业云交通云事业部副总经理潘心冰,分享本次民航空管大模型技术服务及评测过程中的工作经验及行业观点。
问题1:请您简要介绍贵公司此次联合业主单位共同参与评测的民航空管大模型产品?在提供民航领域人工智能服务方面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本次参与测评的民航智慧空管AI时空大模型是基于海量空管数据专项训练,对核心架构进行空管场景化重构与性能优化,形成的深度嵌合民航空管业务场景的大模型,具备多模型协同与自主规划、混合推理与高效任务调度、模块化高可扩架构、法规合规智能校验等能力,可有力支撑政策文件解读、政策文件修订、安全规章问答、安全检查单生成等空管关键应用场景建设。
问题2:本次联合业主方参评我院“民航云大模型场景应用能力要求”评估工作,您认为给业主方和贵公司都带来了哪些帮助?
本次联合评估是一场极具价值的实战练兵,其意义远超一场简单的“考试”,更是一次双方共赢的深度合作。对业主方而言,本次评估工作深度聚焦应用场景,有效明晰大模型技术在具体业务中的落地潜力和痛点解决能力,充分体现了人工智能在空管领域高效整合专业知识、优化业务流程等方面的技术实用性;对服务方而言,评估工作是一次关键技术服务能力的实战验证,打通并强化了“技术 - 落地 - 赋能”全链条大模型工程化交付能力,加深了我们对民航业务需求的理解,有助于持续优化产品功能,帮助更多行业用户锚定前沿,引领技术创新应用方向。
通过本次联合评估,不仅是对公司在大模型技术方面的肯定,也体现了公司在人工智能工程化落地方面的行业实践能力。未来,我司将继续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创新实践,不断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问题3:作为本次参评产品的技术服务方,您认为在向业主方提供技术支持时,应当注意哪些关键问题或环节?贵公司是如何开展相关工作以便更好提供技术服务?
作为技术服务方,我们始终把深度调研需求、知识安全合规和服务持续迭代作为大模型工程化交付的重中之重。首先,在业务需求方面,明确模型能力边界及主要评价指标;其次,构建全过程合规性智能校验机制,在数据标注、训练推理、模型调优及交互中始终保证数据安全;最后,建立常态化沟通反馈通道,基于业主实测反馈快速优化模型,保证场景落地达到预期效果。
问题4: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在民航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本次测评结果有力展示了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在民航领域场景落地的实战能力,体现了AI技术在民航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这将为持续推动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民航业的融合实践奠定基础。当前,民航业正加速迈入“数据要素×AI”驱动的全域数字化阶段,未来,我们将持续迭代模型能力,把AI能力深度嵌入航班调度、机务维修、旅客服务等核心环节,助力民航业在效率、安全与用户体验上实现跃迁。
关于AI Cloud 交通云大模型系列标准
前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积极开展交通运输行业系列研究工作,目前已形成面向交通运输行业的L1级通用基础云上大模型能力标准,以及面向上层垂直领域及应用场景的L2级云上大模型系列标准,并同步开展了相关领域的大模型能力试点验证工作。截止2025上半年,已有多家企业的相关大模型产品参与能力验证工作。
评估流程
具体报名须知如下:
评估报名:即日起-2025年11月30日
评估时间:根据报名顺序排期
1
报名及合同签订:
请发送报名邮件至wangrui7@caict.ac.cn,邮件主题为交通行业大模型评估报名,正文应至少包括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内容。
2
前期接洽
企业同信通院工作人员取得联系,沟通了解标准内容、评估流程,确定评测意向、双方确认商务合同。
3
测试准备
合同确认后,由中国信通院安排测试人员对接,发送标准文件进行企业自测,技术测试前一般需要2周至1个月的材料准备周期(依据具体企业人员排期情况)。
4
技术测试:
双方在约定排期时间内进行技术测试。其中现场测试约为1-2天。
5
证书颁发/结果发布:
通过专家评审后,证书及报告将在2025下半年相关会议现场颁发或邮寄,同时在多渠道进行新闻宣传。
2025年下半年中国信通院AI Cloud交通云大模型系列标准测试评估现正式启动,欢迎感兴趣的企业同信通院一同开展相关工作!
相关业务咨询与合作:
王老师
13370165785(微信同)
wangrui7@caict.ac.cn
相关阅读
✦
智慧民航新起点,上海民航华东通信网络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信通院民航领域大模型能力验证!
行业首发!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全栈通过中国信通院公路领域大模型测试!
大模型×港口 | 港口云大模型场景应用能力要求首轮评估启动!
中电鸿信顺利完成中国信通院“交通云大模型”系列标准首批评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