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真的需要勇气......
作者:微信文章(图文无关,我用“勇敢者先享受世界”于是AI生成了这个。。。)
2017年的一个晚上,我与一位四大审计高级经理小李约了个晚饭,饭间我问他,你这么快晋升到高级经理,你觉得自己有什么优势帮助自己升得这么快吗?
小李非常诚恳地说:“坦率地说,我是我那一届特别平庸的一个,我能晋升上来,主要是因为优秀的人都走了。”
接着他给我分享到,哪些他觉得很优秀的伙伴,去了什么公司做了什么,听起来出路都比留在四大升高级经理好,他赞叹道,他们都比我勇敢!
而2025年8月的某天,我坐在客户的办公室,我跟HR伙伴都一筹莫展,我服务的那个职位招了一年了。
我这个客户拥有稳健增长的业务、很不错的职场美誉度、岗位有钱有发展,但就是招不来人。
为什么?
我心里默默总结了一下,岗位的难度如下:
1、以客户的要求,人才池子太小,实在是没几个人,适合的人99%需要relocate
2、客户想看的池子里的人,其实真是都干得挺好,不太需要看机会
3、池子里的人心里有点痒痒,但一看找了一年,肯定是要求过分了,所以不敢来
关于这个岗位,我犹记得我聊过一个背景80%适合的朋友,ta跟我非常诚恳地说,我非常喜欢你这个岗位,但我有点不敢尝试,担心胜任不了,你让我再想想。
我想起2018年的一个故事;有一位我曾合作成功过的候选人,我听闻他即将跳去某火坑CFO职位(由于我认识前任+合作过这个客户,对内部的情况有所了解),我心急火燎地给他留言:“兄弟,听说你要去XX,那可是个坑呀!”
他很快约了我一个电话,我俩聊了一会儿,我发现他其实都知道。
他跟我说:“Dina我很感谢你告诉我这些,但我已经准备好了,去挑战这个职位。”
没想到,他不仅活下来,还做得非常好,在岗位上获得了晋升。
在近年猎头工作中,我常常遇到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不少岗位看似比较适合的候选人,在听到我手头一些优质职位详细情况时,都会流露出羡慕之情,认为能获得这样的机会是很出色的事。但当真正需要迈出尝试的步伐时,他们却往往畏手畏脚。他们跟我说:“因为我了解,所以我胆怯。”他们根本不敢,或者不愿意冒一点点风险。
我常常追着他们说,你真的很好,是最适合的那种人选,我们价钱可以谈;可是就算是最适合的那一批人,他们对市场依然缺乏信心,连钱也不能打动他。
候选人并非对现有工作极度满意,而是在面对新机会时,大家更多地考虑,新的机会会不会更坏、我失去当下的稳定,是否值得?
这种又心动又胆怯的矛盾背后,是多重顾虑在作祟:
1、觉得换一个,也不会有大差异,薪酬多个20%,折到税后生活差异不大;
2、担心面试过程被现有领导发现,影响当前处境;
3、更害怕新岗位有不为人知的问题,导致进入新岗位后无法顺利落地工作,一旦失败,会成为职业生涯中的"污点"。
于是即便对新机会充满兴趣,他们也会对最终能否把握机会打上大大的问号,甚至连尝试的勇气都逐渐消退,继续过着温水煮青蛙的生活。
这种从"敢闯"到"保守"或许是时代的缩影,是身负家庭、房贷等压力之下的选择,也可能是对大厂、IPO祛魅后的人生反思;18年的时候,我想把那些对市场盲目自信、拼命追热点的朋友们往后拉一拉;现在我又对那些明明很优秀、却十分保守的人往前拽一拽。
我最近劝大王看我的职位,劝得十分辛苦,他说你总忽悠我,我说我在点燃你的梦想。
我想,做为猎头,我到底可以为这些没有想好、优秀的人,提供点什么呢?
也许,了解清楚公司的团队氛围、内部组织结构、岗位发生的前世今生、企业的战略方向,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做的;
作为一个十年行业猎头+十分在意个人羽毛的猎头,我特别想,能从更长远的视角、从双方需求出发,去匹配双方的情况,是以,总会减少大家对未知的恐惧。
Ai时代来了啊...Ai真的需要勇气......
他们勇敢时,我恐惧,他们恐惧时,我勇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