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可以鉴定古玉的真伪么?
作者:微信文章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
很多藏家寄希望于用AI鉴别古玉的真伪
那么ai是否能鉴别古玉的真伪呢
我们知道碳14可以测算文物的年代
但这种方法是基于可以量化的基础
比如同位性放射素碳14的半衰期是5730年
只要测算标本残余碳14的量
就可以推算标本的年代了
再比如你去验血
需要测量的值是都可以量化的
而古玉的鉴定恰恰是不能量化的
现代的AI技术同样基于强大的数据库
和一些不断完善的算法
这都是需要量化的
我们看古玉鉴定的三个要素
首先是工痕
先要将仿品或真品工痕进行量化
我们可以将仿品和真品的痕迹图片存储
但问题是一件真品的痕迹特征存进数据库
但另一件真品的痕迹又有不同
仿品也是同样道理
每个人做出来的痕迹也不同
没有完全一致的痕迹特征
而人工智能认的是数据
也就是我们存储的图片
算法也是基于存储的数据
再说古玉的皮壳
古玉皮壳状态更是不能量化
每件古玉皮壳都是千变万化
即便把世界上所有真品的图片存储
同样无法识别那些高仿的皮壳状态
所以,无论是工痕、皮壳还是沁色
不能量化就无法被算法使用
人工智能的算法最后只能去接近
但接近存储图片的状态
会有千变万化
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得出的结论自然会有出入
所以ai不能精确的鉴别古玉真伪
除非ai本身能进化
古玉鉴定本身就是经验积累
说白了就是大脑对真伪的印象
也可以说是“眼学”
同样人工智能也是一种“印象”的调用
但人工智能不是人类
没有自主思想意识
这就导致了对于“接近”这个概念
无法掌握最后的“度”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所以网上那些所谓ai鉴定
都是一个噱头而已
更不用说用ai来比较这种荒诞的事
关注我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