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加到50%,印度美国撕破脸,中国会受益吗?
作者:微信文章http://mmbiz.qpic.cn/mmbiz_png/iaZSvpibMulR7cJK6ib5Zr26DMsqU8q6bHqpmiaWJ3zbJCq4HjzIK8RYAvZ7MicB7sUbEONeQsibgGkiaYBm5nExIU6CA/640?wx_fmt=other&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7月31号,特朗普政府以“农产品贸易不公”为理由,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25%的关税,仅仅6天之后的8月6号,又以“间接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理由,追加25%的关税,两项措施叠加之后,印度对美出口商品的税率飙升到50%,远超越南的20%和日本的15%,成为亚洲受美国关税冲击最严重的国家。
莫迪、特朗普
自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印度左右逢源,一度成了大赢家,莫迪2023年6月访问美国,按照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说法,“受到了与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一样的礼遇”。
2025年2月,莫迪又成为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之后,首批访问华盛顿的世界领袖之一,特朗普称莫迪为“好朋友”。
今年4月,在特朗普宣布对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对等关税之后,印度是最早一批与美国谈判的国家之一,印度外长苏杰生曾经多次乐观的表示,两国贸易谈判将取得圆满成果,但是在历经5轮的谈判之后,这对“好朋友”却撕破了脸。
苏杰生
特朗普在加关税措施出台之后,更是在社交媒体上发飙,猛烈攻击印度为“死气沉沉的经济体”,“世界上关税最高的国家”,两国关系似乎一下子跌入了谷底。
近期印度美国之间关系的恶化,有两个直接的原因,一是农产品关税,按照白宫公布的数据,印度农产品关税接近39%,其中植物油的税率达到45%,苹果和玉米的税率在50%左右,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逼迫印度降低关税,开放农产品市场给美国,是特朗普对印度的重要诉求,此前特朗普对日本就得手了,逼迫日本开放了一直被高关税保护的大米市场。
但是印度有自己的苦衷,导致莫迪没有办法满足特朗普的要求,在2014年和2019年,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曾经两次以压倒性优势赢得大选,组建了强势政府,但是在2024年的大选中,人民党出师不利,只取得543席中的240席,没有过半,只能组建联合政府,这使得莫迪的很多举措受到了国内政治的掣肘。
莫迪支持者
而在印度,农产品和乳制品是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领域,莫迪不敢轻易对美国让步,印度农业以小农经济为主,农业雇佣了40%以上的劳动力,是印度人最大的就业部门,如果印度放开进口,质优价廉的国外农产品将对本国农业造成毁灭性打击,为保护农民的生计,印度政府长期对农产品实施保护性的贸易政策,无论谁执政,都得遵循这个惯例。
如果莫迪改变了这一政策,势必会动摇其选民基础,事实上他几年前已经领教过一次了,2020年9月的时候,印度议会通过了三部农业改革法案,主要内容包括,废除农产品交易的中间人制度,允许农民将农产品自由出售,农产品价格由市场自由决定,改革的初衷,是想改变之前国家力量起主导作用的情形,推动农业的市场化,没想到此举却遭到印度农民的反对,他们认为这些措施会影响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影响自身的生计,甚至可能导致土地兼并,改革措施出台之后,印度各地的抗议活动此起彼伏,持续了一年多,最终以印度政府妥协,撤回改革措施收场。
印度农民
在乳制品领域,牛奶在印度不光是一种食品,更是承载了民众的宗教感情,在印度教中,牛奶代表纯净和神圣,被广泛用于宗教仪式当中,因此印度教的教义要求只给奶牛喂素食,以保证牛奶的纯洁性,而美国的奶牛,多喂食猪血骨粉等动物性饲料,这对印度教徒来说难以接受,而莫迪领导的人民党,正是以捍卫印度教法统,推行印度教民族主义为其意识形态核心的,放开美国乳制品的进口,就等于是对自身和选民的背叛。
印度宗教仪式
第二个原因,是印度大量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俄乌战争爆发之后,欧美针对俄罗斯出台了2万多项制裁措施,主要针对的就是俄罗斯的财政支柱能源产业,但是印度对此置之不理,反而买的更多了。
2024年,印度89%的石油是进口的,其中俄罗斯是最大的供应国,自俄罗斯进口石油的占比,从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前的0.2%,飙升到如今的40%左右,日均进口约190 万桶,占俄罗斯石油海运出口量的近50%。
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占比
不仅如此,印度还把这些低价原油加工成柴油和汽油,再高价卖给欧洲和美国,赚的盆满钵满,仅仅2022年,印度就向美国出口了120亿美元的成品油,占对美出口总额的15%,印度外交部对此的解释是,“向谁买石油是印度自己的事情,外部世界无权指手画脚”。
美国此前曾经鼓励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以维持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因为印度如果从世界其他地方购买的话,国际油价可能会被推升到每桶100美元以上,所有国家到时都会成为受害者,美国现在的指责是在玩双标,2024年,欧洲与俄罗斯的贸易额,超过了印度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额,美国也一直从俄罗斯进口化学品和化肥,印度的辩解是有道理的。
印度买俄罗斯石油不是一天两天了,美国一直是知道的,为什么现在才发难,显然特朗普是想拿石油问题当借口,压迫印度在农产品问题上让步,这是他一贯的谈判策略,没想到印度也有自己的苦衷,没法妥协。
一方面是实际利益上的,由于俄罗斯在遭受制裁的情况下,石油是打折出售的,印度在2022年到2024年间,节省了最多达330亿美元的能源费用,如果从其他市场购买,每年要在能源方面多支出上百亿美元。
另一方面,是印度和俄罗斯之间的特殊关系,美国低估了这种关系的牢固性,印度与苏联俄罗斯的关系是全天候的,从印度独立之后,苏联一直对印度进行各种各样的援助。
印度和苏联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苏联曾经在建国初期,给中国援建了156个项目,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也向印度援助了102个项目,只是印度的工业基础比较差,这些项目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已。
在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前后,苏联也是完全站在印度这边谴责中国的,印度也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对苏联投桃报李,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当时几乎整个世界都表示反对,印度却坚定的站在苏联这一边。
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在联合国的相关投票中,印度连续14次弃权,引发美方的强烈不满,仅仅2024年,莫迪就两次访问了俄罗斯,并被授予“圣安德烈使徒勋章”,这是俄罗斯授予平民的最高荣誉。
莫迪被授予“圣安德烈使徒勋章”
就在最近,来自美国的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印度仍然宣布,普京将于今年晚些时候访问印度,显然美印关系目前的局面,是彼此之间发生了误判的结果,美国低估了印度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印度则高估了自己与美国之间的关系,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未来,印度一方面会对美国做一些妥协,换得贸易问题的缓解,毕竟,印度对美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接近20%,印度需要美国市场。
另一方面,在切实体会了特朗普反复无常的外交风格之后,印度会进一步回归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跟美国悄悄拉开距离,莫迪8月底对中国的访问就是表现之一,不过中印关系的改善同样会是有限的,这是由双方竞争的底层逻辑决定的,印度是一个自视甚高的国家,一直致力于成为有声有色的大国,无论是美国俄罗斯还是中国,指望印度俯首帖耳都是不可能的。
赵灵敏老师对最新和突发国际问题的评论,请在“世界灵敏度国际政经趋势私享课”里查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