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出海用工:埃及2025年第14号最新劳动法通览
作者:微信文章在 “一带一路” 倡议持续推进的时代浪潮中,埃及,这个兼具古老文明与蓬勃发展活力的国度,正成为中资企业出海的热门选择。埃及拥有稳定的政局、年轻且成本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以及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这些优势使其投资吸引力与日俱增。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相关报告,埃及已连续两年荣膺非洲第一大投资目的地,2023 年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占非洲总额的 18.6% ,位居非洲各国之首。
对于计划出海埃及或已在埃及开展业务的中资企业而言,深入了解埃及的劳动法律规定,是合规经营、规避用工风险的关键所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揭开埃及2025年发布的最新劳动法的神秘面纱,探寻其中的要点与精髓,为企业在埃及的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探讨话题
一、中资企业在埃及的用工挑战
二、埃及最新劳动法关键点:《2025 年第 14 号劳动法》(New Labor Law No. 14 of 2025)
三、外资企业在埃及的投资和雇佣规则
一、中资企业在埃及的用工挑战
中资企业在埃及的投资领域广泛,制造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均有涉足。就拿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来说,已成功吸引约 160 家中国企业入驻,业务涵盖玻璃纤维、新型建筑材料、石油设备等多个领域。
埃及的本地雇佣保护较为严格,对本地员工雇佣比例有明确规定;劳动法体系复杂,对工作时间、加班费、解雇条件等规定严格,初入市场的中资企业难以全面理解和遵守,易引发纠纷;文化宗教层面,当地注重职场信任关系,反歧视事项备受关注,尤其针对种族与宗教问题。
企业需尊重宗教习惯(如斋月调整工时、安排祷告时间、批准朝拜假期),否则可能面临罚款。
二、埃及最新劳动法关键点:《2025 年第 14 号劳动法》(New Labor Law No. 14 of 2025)
2025 年,埃及颁布了最新劳动法,这无疑给在埃及投资兴业的企业带来了新的关注焦点。新劳动法涵盖了诸多方面,中资企业须针对与中国劳动法律与管理存在诸多不同的关键点进行了解,如新型就业模式、反歧视规定,女员工的权益保障,宗教条款等。
1
新型就业模式:远程工作、兼职、弹性工时、工作分担
2025年新劳动法首次明确允许远程工作、兼职、弹性工时等新型就业模式,且规定需在劳动合同中对具体条款进行详细约定。这一变革适应了现代工作方式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为企业和员工在工作模式选择上提供了更多灵活性,同时也保障了各方在这些新型模式下的权益。此前,埃及劳动法规对于此类新型就业模式缺乏明确规定,此次明确规范有助于构建更清晰的雇佣关系框架,具体如下:
远程工作,即在组织的传统地点之外进行的工作,通常通过技术手段;
兼职工作,即工作时间少于全职同等工作的工作;
灵活工作,即工人以灵活方式履行所需工作时间,有约定的时间表或变更的工作时间,或在不同地点;
工作分担,即由多人完成工作,他们根据协议分担角色、时间和工资;
相关部长决定确定的任何其他工作形式。
2
反歧视规定
新劳动法禁止基于性别、种族、出身、家庭状况、生活习惯等因素对劳动者进行歧视,旨在保障不同劳动者在就业及劳动过程中的平等权利。
中国企业主要需要注意性别和种族方面的平等,男女、不同种族职工在工资、福利、激励等方面必须完全一致。在与女性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雇主需更加注重平等原则的切实落实。例如,在薪资设定、奖金分配以及各类福利政策制定上,不能因性别/种族差异而有所不同。这一原则旨在消除就业领域的歧视,促进女性或黑人在外资投资的劳动力市场中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
曾有某国有矿业集团南非子公司,管理层公开称“黑人员工效率低”,被投诉认为违反南非《平等就业法》,本地员工薪资仅为中国员工的1/3(未同工同酬),被南非平权法院判罚500万兰特(约27万美元),强制实施“种族平等培训”。
3
劳动法律中的宗教影响
埃及是一个多宗教国家,主要宗教有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其法定节假日为13天,其中就有诸多宗教节日,像开斋节(Eid al - Fitr)、古尔邦节(Eid al - Adha,又称宰牲节、Eid - el - Kibr )、伊斯兰新年(El Hijra)、先知穆罕默德诞辰(Al - Mouled al - Nabawy)等属于伊斯兰教节日。科普特圣诞节(Coptic Christmas)、科普特复活节(Coptic Easter Sunday)则是科普特正教(埃及主要的基督教教派)的重要节日,在上述法定节假日,不区分宗教信徒全国放假。
除上述法定节假日以外,埃及当地职工还享受与宗教有关的朝拜假期,在同一雇主连续工作满五年的雇员,有权享受一个月的带薪假期前往麦加朝圣或前往耶路撒冷(圣城)。该假期在整个服务期间仅可享受一次。
8月活动预告
三、外资企业在埃及的投资和雇佣规则
1
投资主体限制
根据埃及《公司法》(1981 年第 159 号)及执行条例,所有有限责任公司(LLC)必须至少任命一名埃及国籍的董事,且该董事需在公司章程中明确列出,即使其未持有公司股份。例如,一家外资全资的 LLC 在埃及运营时,必须确保董事会中至少有一名埃及籍成员,该成员可独立行使管理职权,参与公司决策。若公司股东超过 10 人,还需成立监事会,进一步强化本地监督。合伙公司中外国投资者虽可参与,但无权管理公司,也无权代表合伙公司对外签署合同,且其外资股份比例不得超过 49%。
外国公司在埃及开展业务进行雇佣活动时,需遵守埃及的劳动法及相关法规。首先,外国公司需按照埃及法律规定进行注册登记,获得合法经营资格后,方可雇佣员工。在雇佣合同方面,同样需遵循埃及法律对合同形式、内容的要求,明确工作岗位、工资待遇、工作时间等关键条款。在工作签证与居留许可方面,外国公司有责任协助外籍员工办理相关合法手续,确保员工在埃及合法工作与居留。
2
外籍劳工的使用限制:当地雇佣比例要求
埃及对企业雇佣本地员工有明确的比例要求,目的在于保护本国就业市场,促进本土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任何企业的外籍员工比例不得超过员工总数的 10% 。例如,若一家企业有 100 名员工,那么外籍员工最多只能有 10 人。
不过,当企业因当地员工不具备必要技能而确实需要更多外籍员工时,名义上允许外籍劳工比例放宽到 20% 。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申请过程极为困难。例如,某高科技企业在埃及开展业务,当地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才,企业便可向 GAFI 申请提高外籍员工比例,获批后外籍员工占比可提升至 20% 。
在自由区设立的公司在雇佣外籍员工方面有一定政策倾斜,人数比例放宽至不超过公司员工总数的 25% 。这是为了吸引更多外资企业入驻自由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往来。以某位于埃及自由区内的跨国制造企业为例,其员工总数为 200 人,那么按照规定,该企业可雇佣不超过 50 名外籍员工。
本文作者
【白话】好物推荐
推荐指数
【白话】前沿学习资料《蓝宝书》第3辑,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从业者人手必备宝典,请戳下方小程序码购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