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8-19 10:47

周到情报 | 关税推动上半年美韩电池贸易激增1300%;韩国电池巨头开工率仅5成;宁德豪掷60亿美元建印尼电池帝国,布局全产业链

作者:微信文章
/ 一周情报严选 /

周到情报



新能源情报局

No.

01

关税推动供应链重构,美韩电池贸易激增1300%



2025年上半年,美国从韩国进口电动汽车电池总额达到2.345亿美元,同比暴增1320%,相比2023年同期更是增长了2850%。同期美国从中国进口电池金额下降58%至6.83亿美元,中国在美国电池进口市场的份额从72%骤降至38.1%,而韩国份额则从0.73%跃升至13.1%。在储能电池领域,韩国对美出口额同比增长84%至9.34亿美元,市场份额提升至11%。这一贸易结构的巨变主要源于美国持续提高对华关税政策的影响。目前中国电池产品面临38.4%的高关税,储能电池关税更将从40.9%上调至58.4%,而韩国电池产品仅面临15%的关税。美国市场的政策导向为韩国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等韩企正加速在美建厂扩产,以充分把握这一贸易转移趋势。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等政策的深入实施以及对华贸易限制的持续强化,美韩电池贸易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韩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batteriesnews 08/14/2025)

No.

02

CATL豪掷60亿美元建印尼电池帝国, 全产业链布局



宁德时代(CATL)宣布在印尼启动总投资近60亿美元的电池一体化项目,这是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同类项目。该项目涵盖从镍矿开采、冶炼加工到电池材料生产、电池制造和回收的完整价值链,项目总占地面积超过2000公顷,分布在北马鲁古省东哈马赫拉的FHT工业园区和西爪哇省卡拉旺的生产基地。位于卡拉旺的电池工厂第一期年产能为6.9GWh,最终将扩展至15GWh,足以为每年25-3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电池。该项目的核心亮点是建立印尼首个可再生能源循环系统,采用最先进技术实现超低能耗和高价值材料再生。项目满负荷运营后,预计年产14.2万吨镍、3万吨正极材料,并具备处理约2万吨废旧电池的能力,金属回收率超过95%。项目将创造8000个直接就业岗位和3.5万个间接就业机会,为印尼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出重要贡献。此举不仅巩固了CATL在全球电池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也为印尼打造绿色电池产业生态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batteriesnews 08/15/2025)

No.

03

中国竞争压力空前,上半年韩国电池巨头开工率仅五成



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LG能源解决方案、SK On和三星SDI在2025年上半年面临严峻挑战,平均工厂开工率仅为50%左右。LG能源解决方案全球工厂利用率为51.3%,生产价值约10万亿韩元(约合72亿美元);SK On运营率为52.2%,虽较去年同期的43.6%有所提升,但远低于2023年的87.7%;三星SDI预估开工率同样维持在50%水平,欧洲工厂一季度仅运行30-40%。受中国宁德时代(CATL)、比亚迪等厂商快速扩张影响,韩企在全球市场的合计份额较去年同期下降8.1个百分点,降至37.5%。面对激烈竞争,韩国企业大幅增加研发投入以应对挑战。三星SDI今年上半年研发支出达7040亿韩元,占销售额的11.1%,相比去年同期的7.8%实现显著增长。虽然LG新能源能源和SK On分别实现了2.2%和10.6%的产量增长,但三星SDI同比下降7.8%。相比之下,中国厂商表现强劲,CATL实现33.2%的出货增长,比亚迪更是达到153%的惊人增长率。韩企正通过加速新技术研发和海外布局等策略,力求在激烈的全球电池竞争中重新夺回主导地位。

(batteriesnews 08/15/2025)

No.

04

美国能源部宣布将拨款近10亿美元,加强关键矿产与材料供应链安全



美国能源部宣布,依据特朗普总统下达的“释放美国能源”行政命令,拟通过多项“通知资助机会”(NOFO)的形式,投入近10亿美元用于推进国内关键矿产和材料供应链的矿采、加工与制造技术发展,以强化国家能源安全与工业竞争力。资金安排包括:

高达5000万美元用于“关键矿产与材料加速器”(Critical Minerals and Materials Accelerator),支持稀土磁材、镓、硅化碳和直接锂提取等技术成熟和商业化;

2.5亿美元用于帮助美国工业设施试点从现有工业过程中回收副产品矿产;

1.35亿美元用于示范从尾矿等废料中提炼稀土元素,减少对外依赖;

5亿美元支持电池材料加工、电池制造与回收能力建设;

4000万美元由能源部高级研究局(ARPA-E)用于从工业废水中回收关键矿物的技术开发。

该计划推动提升美国从原材料到电池制造的自主能力,涵盖从矿山、工业副产物处理、到电池回收等多个环节,可视为美国加强能源主权与产业链韧性的重大举措。

(energy.gov 08/13/2025)

No.

05

V4Smart发布第二代突破性圆柱电池,性能提升75%



德国电池技术公司V4Smart推出第二代高性能锂离子圆柱电池,实现了圆柱电池技术的重大突破。新一代产品包括两个版本:超高功率版V21700(U)UHP-3X和高能量高功率版V21700 HP-5X。超高功率版相比第一代产品功率密度提升高达75%,能量密度增加23%,脉冲功率可达900W以上;高能量高功率版能量密度实现100%翻倍提升,达到280Wh/kg以上,同时保持超过7000W/L的连续功率密度。两款产品均通过德国独立电池测试机构BATEMO的第三方验证。V4Smart第二代电池具备卓越的快充能力,超高功率版可在4分钟内充电至80%,高能量高功率版充电时间为6分钟。产品工作温度范围宽广,超高功率版可在-46°C至75°C环境下正常工作,循环寿命超过1600次(至80%健康状态)。基于135年电池行业经验积累,V4Smart的"德国设计、开发和制造"理念确保了产品的精密性、可扩展性和卓越性能,为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国防等高端应用领域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

(batteriesnews 08/15/2025)

No.

06

宝马因合作厂暂停,美国工厂电池供应或转向中国



宝马原计划由电池供应商AESC在南卡罗来纳州建厂,供应其美国Greer工厂生产的新一代“Neue Klasse”电动车。然而,AESC已暂停该厂建设并取消从该厂供货计划,迫使宝马考虑从AESC位于中国的工厂进口电池电芯。尽管这一方案可以买时间,但中国电池进口面临高达82%的关税,并可能带来OEM平台集成、安全及性能验证等挑战。该新车型预定2026年末在美国上市,且使用第六代圆柱电池技术,续航增幅达30%。即使从中国购入仍需重新进行整车适配和验证,可能耗时达18个月以上。宝马此前也在投资美国本土电池创新企业,但政策和市场不确定性依然给供给链带来变数。

(electrive 08/13/2025)

No.

07

通用汽车短期内将从中国CATL进口电池,缓解供应紧张



通用汽车(GM)将从中国电池巨头宁德时代(CATL)进口LFP(磷酸铁锂)电池,用于其最具性价比车型——新一代雪佛兰Bolt。此举为临时方案,因GM计划自2027年在田纳西州启动LFP电池的本土生产。目前,GM在美国已有多款电动车使用国产电池,但LFP电池生产尚未落地,美国工厂尚未具备产能。进口方案虽面临贸易限制和关税压力,但较推迟车型上市更具成本时效优势此决定引发政治关注,来自密歇根州的众议员John Moolenaar抨击GM与“中共军工企业”合作,认为此举有违美国利益。GM回应称,计划于2027年在田纳西州建立本土电池制造能力,进口只是暂时性解决方案。

(reuters 08/07/2025)

No.

08

现代公开固态电池铜电极关键技术专利,提升导电与耐久性



现代公司(Hyundai)在美国申请固态电池技术新专利,首次提出在硫化物固态电池中使用铜作为负极集流体的解决方案。专利详细说明在铜表面涂覆保护层,使其耐腐蚀,提升粘附性与耐用性,并能保持更长的循环性能。结构为铜集流体 → 保护涂层 → 负极 → 硫化物电解质 → 正极 → 终端集流体。相比传统需使用镍或不锈钢替代集流体的设计,铜成本更低且导电性更优,通过该结构改进固态电池的稳定性、寿命和能量密度,对下一代电动汽车电池具有重要意义。固态电池技术因具备高能量密度、快充和安全性优势,一直是业界研发热点,该专利进一步展现现代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创新突破。

(batteryindustry.net 08/18/2025)

END

温馨提示:

整理翻译 | 新能源情报局

封面+配图 | 原作者

免责声明 | 本文不代表作者任何观点及立场

新能源号外尽在情报局



请长按二维码聚焦新能源

欢迎投稿

诚招小编

商业合作

微信号|EnerZMedium

邮箱|contact@NernstEnerZ.com

独家合作媒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周到情报 | 关税推动上半年美韩电池贸易激增1300%;韩国电池巨头开工率仅5成;宁德豪掷60亿美元建印尼电池帝国,布局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