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网友提问:为什么中国能和美国谈关税,而印度却没有这样的待遇,是不是美国根本看不起?
作者:微信文章为什么中国能和美国谈关税,而印度却没有这样的待遇是不是美国根本看不起印度?
这是一个印度网友在国外论坛上的灵魂发问。字里行间带着隐隐的不满,也带着一丝酸味。
这话一出,瞬间点燃了讨论区。有人愣住,有人嗤笑,还有人立刻开怼。与其说是讨论,不如说是一场跨国的认知互殴。
一位中国网友直接甩出一句意味深长的回击:美国能和谁谈判,不是“看得起谁”,而是“怕失去谁”。中国是世界工厂,是全球产业链的心脏。你敢对心脏加税吗?那会是自杀,不是惩罚。至于印度,美国要是把你当心脏,那才真得担心世界直接心梗。
紧随其后,一位美国网友更是毫不客气:拜托贸易谈判是实力博弈,不是同学聚会。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全球前二的经济体。而印度?在我们这儿更多是市场的潜力,而不是当下的必要。你要真觉得这是“看不起”,那说明你对国际关系的理解还停留在童话阶段。
法国网友用调侃的语气补刀说:“老兄你是不是刚从冷战时期过来的?那时候美国还能高高在上发号施令,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中国和美国谈判是势均力敌;印度和美国交流,就像师长和学生讨论功课。
俄罗斯网友的评论则更显调侃意味:其实印度完全可以和美国谈判——只不过谈的不是“关税”而是“军火折扣”。别笑这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只是实力的维度不同而已。
韩国网友试图拉回理性:可能你误解了。并不是“印度不能谈”,而是美国没有必要花太多筹码来做这件事。国际关系讲究对等交换,中国手上有别人急需的筹码,而印度更多是一个“未来的选项”。这不是羞辱,而是现实。
德国网友的言论切中要点:此问题从根本而言是认知存偏差,美国与中国的关税冲突,是由于两国实力相差不多,相互牵制,所谓“瞧不上”之类的不过是表面情形,真正决定谈判话语权的,向来都是综合国力以及在全球供应链里的位置,对于印度而言,最危险的并非美国瞧不瞧得起,而是自身是否陷入信息虚幻之中,将潜力当作实际情况,把自我安慰当作国际地位了。
最后一位巴基斯坦网友的评论让整个讨论升温到感性层面:别误会中国能和美国硬碰硬,不仅仅是因为体量,还因为它用几十年时间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哪怕关起门来也能自给自足。
而我们很多国家,包括印度,很多关键设备还得依赖进口。 中国不光照亮了自己,还点亮了我们的工厂、我们的电网。
如果连自己的产业链都补不齐,凭什么奢谈与美国平起平坐?
这一番话,既是提醒,也是答案。谈判桌上没有尊卑,只有筹码。谁手里有牌,谁才能坐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