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8-22 02:22

关税导致净利润腰斩 口腔材料商的日子怎么比服务商还难过?

作者:微信文章





2025年8月18日,Huge Dental Limited(以下简称“沪鸽口腔”)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这是继2025年2月18日首次递表失效后的第二次尝试。中金公司和DBS星展银行担任联席保荐人。根据最新招股说明书,沪鸽口腔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97亿元,同比下降3.9%。净利润下滑更为明显,从2024年同期的0.60亿元降至0.26亿元,降幅达56.4%。公司解释业绩下滑主要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导致美国客户订单延迟和减少。


01|从增速放缓到业绩下滑从财务数据来看,沪鸽口腔近年的业绩呈现波动增长态势。收入从2022年的2.8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58亿元,增幅达27.7%。2024年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收入达到3.99亿元,但增速放缓至11.7%。净利润方面,2022年为0.64亿元,2023年增长至0.88亿元,但2024年回落至0.77亿元,同比下降13.3%。公司解释2024年净利润下滑主要因所得税开支增加,其中包括确认可分派利润的预扣税开支。但到了2025年上半年,沪鸽口腔的业绩表现不容乐观。收入同比下降3.9%至1.97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56.4%至0.26亿元。

公司表示在美国市场面临严峻挑战。2025年初美国政府针对中国制造产品实施新关税政策,沪鸽口腔产品被普遍征收30%或以上关税费用,导致美国客户订单延迟和减少。同时,一家主要美国客户策略性退出相关业务分部,进一步影响了销售表现。区域市场表现方面,2025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收入为1.37亿元,同比下降2.0%;海外收入为0.60亿元,同比下降8.1%。海外市场中,欧洲市场表现最为突出,2024年收入0.50亿元,占总额的12.5%;美国市场收入0.28亿元,占7.1%。
02|漫漫上市长征路2006年,山东沪鸽在日照成立,初期聚焦弹性体印模材料和合成树脂牙的研发生产。凭借性价比优势,产品逐步覆盖国内口腔医疗机构,并通过 CE/FDA 认证打开国际市场。2015年,公司在新三板挂牌(证券代码:832202),成为早期登陆资本市场的口腔材料企业。

2017年,新三板摘牌后,沪鸽便开启长达六年的A股上市征程。该年其与招商证券合作冲刺创业板,2019年主动终止,随后转投科创板,却又在同年改回创业板并更换保荐机构为中原证券。2021年创业板递表进入问询阶段,但在2022年8月撤回申请。2023年沪鸽与国金证券启动第四次上市辅导,仍然未果,期间暴露出的股权代持问题成为上市主要障碍:在2016年新三板定增中,前董事李军代持57名 “影子股东” 股份,涉及员工、关联方等,直至2019年才解除代持关系。此外,关联交易频繁,如向实控人宋欣控制的多家口腔医院销售产品,2022-2024年关联销售收入累计超140万元。而在今年2月18日,港交所消息披露,沪鸽口腔【Huge Dental Limited正式递表港交所主板,中金公司和DBS为联席保荐人。但至8月18日,该招股书因6月有效期满失效,随后沪鸽口腔二次递表港交所,再次冲击港股。
03|存在风险的“龙头”?公开信息显示,沪鸽口腔的综合产品矩阵覆盖口腔医疗机构和技工所的所有场景,有效满足包括修复科、种植科、牙体牙髓科、正畸科及儿牙科在内的客户多样化临床需求。沪鸽口腔通过持续研发掌握了多项口腔材料核心技术(如数字全口义齿、五层彩色树脂、持续氟释放等),并拥有多款市场领先且具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如光固化黏接剂、双固化树脂水门汀、流动树脂等),产品已销往中国及海外,获得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认证(含30项FDA、31项CE、17项国家药监局认证)。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沪鸽是国内拥有最多二类及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公司,共计36项。

传统上,中国的弹性体印模材料市场由国外知名口腔材料企业主导。但近年来,中国国内的口腔材料制造商开始崛起,通过研发成功克服了与硅橡胶材料相关的技术障碍。例如,按弹性体印模材料的收入计,沪鸽在中国排名第一,超越国外竞争对手。与竞争产品相比,沪鸽的弹性体印模材料更为精准,不易变形,且其尺寸变化率远低于1%。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沪鸽的弹性体印模材料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30.1%,并于全球市场上位列国内品牌榜首。

但尽管拥有细分市场龙头地位,沪鸽仍面临多重挑战。外贸方面,2025 年美国对部分产品加征关税至 30% 以上,导致上半年美国收入锐减。公司计划通过印尼工厂(2025 年下半年试生产)规避关税,但新产能消化存在不确定性。市场竞争方面,国内口腔材料市场高度分散,前十大企业合计份额不足 20%。国际巨头如 3M、登士柏西诺德占据高端市场,而国内同行如贺利氏、现代牙科等在细分领域形成竞争。同时在产品研发上,公司数字化产品进展缓慢,2024 年收入占比不足 2%,与国际品牌在 3D 打印义齿、隐形正畸等领域存在代差。尽管公司研发团队 88 人中 30% 以上拥有硕博学位,但数字化产品商业化进程仍需加速。

招股书显示,此次港股上市,沪鸽计划将募资主要用于日照工厂升级、印尼基地建设及全球销售网络扩张。若成功上市,公司有望借助资本力量加速国际化布局,但需在关税应对、技术突破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给出更清晰的解决方案。
04|扩张与挑战并存尽管沪鸽在新三板摘牌后多次上市未果,2月提交的申请书也因超过时限而失效,但其的港股上市目标并非完全没有希望。今年5月29日,同为冲击港股的武汉大众口腔,在去年11月29日提交的申请书失效后,同样于失效当天“无缝”二次提交了申请书,并在一个月后的7月9日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

虽然一个是服务商一个材料商,但二者同为口腔行业公司,大众口腔的成功上岸,或许也说明了,即使在如此低迷的大环境下,资本仍没有完全放弃口腔。但作为所有商业公司的最终目标,上市显然不是一件谈笑中就能完成的事情。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沪鸽口腔正在实施产能和地域双重扩张策略。公司计划在印尼设立新工厂,预计于2026年上半年投产,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已完成厂房租赁并正在调试设备。同时计划在印尼购买土地建造更大规模工厂,形成中国和印尼双工厂战略格局。在日照工厂方面,公司计划未来五年内升级生产线,引入更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扩大口腔临床类产品、口腔技工类产品及口腔数字化产品的产能。沪鸽口腔希望通过不断扩展产品线与国际化布局来增强业务的竞争力。公司目前的产品组合涵盖了口腔临床、技工和数字化产品,尤其是在口腔数字化方面,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然而,公司海外收入占比从46.95%暴跌至23.85%,战略执行力明显不足。当同行以数字化方案进军欧美高端市场时,沪鸽仍试图在印尼复制国内低价制造模式。在东南亚成本优势消退的当下,这种扩张策略恐难为港股资本故事提供可信支撑。在行业环境低迷的当下,饱受舆论压力的下游医疗服务提供商中,仍有部分坚持医疗本质的机构在稳步盈利,稳扎稳打地生存。而看似家大业大的上游器械商,也有部分企业因为没有顺应技术发展,跟随时代潮流而陷入发展受阻的泥潭。在市场变化的洪流下,谁都无法高枕无忧,要么顺应时代做出改变,要么凭借自身足够强大的力量站稳脚步,在技术创新、供应链韧性和资本运作间找到平衡点,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END/丨本文素材来源网络丨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 快速检索 ·
上市口腔通策医疗丨可恩口腔丨蓝天口腔丨华齿口腔中玒口腔丨华美牙科丨家鸿口腔丨皓宸医疗
牙科连锁美维口腔丨德韩口腔丨瑞尔集团丨大众口腔德伦口腔丨杭牙集团丨蓝天口腔中诺口腔丨团圆口腔丨雅贝康口腔丨美可普口腔劲松口腔丨极简口腔丨穗华口腔丨同步齿科登特口腔丨麦芽口腔丨新桥口腔丨中山口腔小白兔口腔丨恒伦口腔丨摩尔齿科丨鼎植口腔格伦菲尔口腔丨泰康拜博口腔丨柏德口腔
口腔器械时代天使丨隐适美丨普特丨登士柏丨正雅士卓曼丨登腾丨奥齿泰丨登士柏丨诺贝尔卡瓦丨美亚丨朗视丨普兰梅卡丨怡友贝思德迩丨置安丨西诺德丨艾捷斯
义齿加工仿真美丨洋紫荆牙科丨坚藤齿科丨维登国际义齿金悠然丨新致美丨美冠达牙科丨臻齿牙科爵冠义齿丨致远义齿丨恒铭义齿丨佳艺义齿



①11台牙椅过期被血罚26万!“天价”牙椅终于把口腔医疗协会引出面了②传浙江公立口腔科被“团灭”!因患者投诉龈下刮治80元/颗大幅度超标③湘雅口腔误诊肿瘤事件真相大反转:别借“刘翔峰”之流伤害“翦教授”④36岁牙医猝死种植手术台 口腔医生何时成了“种牙机器”?⑤连锁扩张不易!这家号称投资近14个亿的口腔医院,现在3000万就卖了⑥“暴利”的牙科,还能收下15万毕业生吗?⑦2030年,上海民营口腔市场或将完全关闭⑧旗下多家门诊陆续暴雷 美澳口腔老板遭围堵后跳窗躲债⑨298元的种植牙来了?!全国连锁口腔集团暴雷后被执行540万元⑩【最新】某大型口腔连锁疑似资金链断裂 全国60余家门店 曾获软银投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税导致净利润腰斩 口腔材料商的日子怎么比服务商还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