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8-22 21:20

医院新闻 | “一带一路”促进健康交流——蒙古国医护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完成进修交流

作者:微信文章


>>>>>

医院新闻

THE NEWS

医学无国界,爱心无疆域。近日,来自友好邻邦蒙古国的医生G.lchinkhorloo和护士Ch.Basenjergal在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深入进修与学术交流。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是国家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医院新生儿科是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领先学科,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生儿急救中心、自治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自治区新生儿质量控制中心,承担着守护祖国北疆新生儿生命健康的重任。此次接收蒙古国同仁进修,既是我院综合实力与国际接轨的体现,也是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实践。科室根据两位远道而来的同行的学习需求精心制定了详尽的进修计划。

进修期间,蒙古国同仁深入临床一线,重点观摩和学习了我院新生儿科在多项危重技术上的应用与管理。医护团队在一名使用亚低温治疗中的患儿床旁详细讲解了亚低温治疗仪的规范操作流程、治疗时机、目标温度的精准控制与维持、全程的体温监测与复温策略,亚低温治疗期间的全程精细化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脑功能监测是评估新生儿大脑活动、及时发现异常的关键手段。新生儿科医护人员为蒙古国同仁讲解了脑功能监测仪的使用,根据新生儿不同的头围,选择和佩戴合适的帽子,以确保信号采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最大限度保障患儿的舒适与安全。

教学内容还包括了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与维护、脐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与管理,以及外周留置针的标准穿刺与维护流程。静疗专科护士进行了“手把手”的教学,从血管评估、无菌操作、穿刺技巧到敷料的固定、并发症的观察倾囊相授。



蒙古国同仁进修期间参加了主题为“极超低出生体重儿护理查房”的院级护理查房。查房选取了一例胎龄仅24周、出生体重580克的超低出生体重儿病例,全面梳理了其从出生复苏、呼吸支持、营养管理、感染防控到发育支持性护理的全过程。查房中,就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体温管理、早期微量喂养、气道精细化管理、皮肤、疼痛、家庭参与式护理等主要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蒙古国同仁感慨道:“这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专业交流极其珍贵,它让我们看到了在相同医学目标下,不同医疗体系可能采用的不同路径和智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短短两周的时光转瞬即逝,但结下的深厚情谊和收获的专业知识却是永恒而珍贵的。在结业欢送会上,G.lchinkhorloo和Ch.Basenjergal由衷地感谢我院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对她们毫无保留的分享和热情的帮助。她们表示,此次中国之行收获远超预期,这些技术及先进的理念对于救治极超低出生体重儿、重度窒息等急危重症患儿方面至关重要,她们将把这些宝贵的技术和经验带回国内,造福更多蒙古国患儿。她们将作为中蒙医学友好的使者,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持续性的交流与合作。欢送会最后,我院新生儿科主任、副主任、三位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分别赠送书籍等礼物表达友好之情。

此次进修交流不仅提升了我院的国际影响力,也为我院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国际视角。我们期待以此为契机,未来能与蒙古国乃至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同仁建立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合作关系,共同搭建国际医学交流的桥梁,为构筑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让生命的曙光照亮更多家庭。



撰稿:张颖

图片:新生儿科

校对:燕慧敏

审核:冯莉 柴羽佳阿日贡高娃

终审:王晓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院新闻 | “一带一路”促进健康交流——蒙古国医护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完成进修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