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50%关税大棒落下,印度怂了,中国却笑纳俄罗斯打折石油!
作者:微信文章最近国际能源市场和贸易格局可谓风云变幻,一场由美国发起的关税制裁风暴,彻底打乱了印度和俄罗斯之间原本火热的石油贸易节奏,却意外给中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机遇。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探究竟。
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加征50%关税,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激起千层浪。而触发这一关税制裁的原因,正是印度持续购买俄罗斯石油的政策。在此之前,印度在国际事务中的态度一直表现得较为强硬,可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却瞬间认怂,画风突变。
据印度《经济时报》的报道,知情人士透露,随着华盛顿采取严厉关税措施不断向新德里施压,印度的国有石油精炼企业已经暂停购买俄罗斯原油。印度石油公司、巴拉特石油公司和印度斯坦石油公司等多家石油巨头,都在计划暂停向俄罗斯采购石油,并且最终是否采购要等待政府指示。
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立竿见影。印度炼油厂的订单从原本每天的175万桶,如同坐过山车一般,断崖式下降到42万桶。在特朗普对印关税政策公布前,印度每天从俄罗斯进口石油量高达200万桶。然而,8月1日刚传出特朗普制裁风声,至少4艘满载俄罗斯石油的油轮就被困在印度洋,不敢靠岸,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长期以来,印度在俄罗斯石油采购中尝到了甜头。国际油价近些年大多维持在每桶60 - 70美元左右,但印度一直以每桶不到50美元的价格购入俄罗斯石油,如此低价的石油供应,为印度节省了大量的能源采购成本,也难怪印度一直对俄罗斯石油青睐有加。
但美国特朗普政府显然不会对此坐视不管,50%的对印制裁只是开始,按照特朗普对进口俄罗斯石油国家的二级关税制裁政策推算,后续甚至可能附加100%的关税惩罚政策。印度在权衡利弊之后,终究还是不敢承受美国全面关税制裁带来的后果。
印度不敢买了,可俄罗斯的石油总得有买家。此时,中国成为了俄罗斯石油的重要买家。俄罗斯为了维持石油出口,正在寻求降低油价更多地出售给中国。目前中国已经加大了对俄罗斯的石油采购力度,每日进口量维持在200万桶,相当于把印度不敢买的石油,以优惠的价格收入囊中。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这场贸易风波中从容应对,也是早有准备。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截止7月末,超过60%的俄油交易已实现本币结算,这一举措有效避开了特朗普依据美元体系下的金融制裁风险。此外,当前中美贸易谈判公布暂延3个月15%的基础关税继续谈的情况,也让美国很难像拿捏印度那样在关税问题上对中国下手。毕竟中美在关税问题上已经过多次交锋,最终谈判结果虽可视为平局,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若不是美国承受不住与中国贸易战带来的损失,特朗普不会主动和中国进行贸易谈判,更不会在中国大规模进口俄罗斯石油的背景下对中国毫无作为,这与美国对印度加征惩罚性关税形成了鲜明对比。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一直看似强硬的印度为何突然服软?其实,印度看似强大,实则外强中干。印度人口超过14亿,GDP位居世界第五,国土面积也在世界前列,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有成为下一个大国的潜力,可实际上却空有一身花架子。
在绝大多数产业门类里,印度都不掌握核心技术,严重依赖进口。就拿航空发动机、材料学、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数码设备等领域来说,印度的实力十分薄弱,这在与美国的博弈中毫无优势可言。以军用装备为例,印度至今都没有一款完全独立自主研发的战斗机。外界熟知的“光辉”第三代战机,从设计研发,到发动机和雷达配备,都离不开外国的帮助。还有印度自研的“阿琼”坦克,研发数十年却不尽人意,还被外界嘲讽抄袭德国的“豹”2式坦克。印度海军自研的维克兰特号航母更是堪称“万国造”,设计来自法国和意大利,主相控阵雷达来自以色列,舰载机来自俄罗斯,航母所用钢材进口自俄罗斯,动力系统来自美国。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制裁大棒一旦落下,印度一半的工业恐怕都要停产,大量武器也将失去运作能力。所以,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一出台,印度就立马服软,不敢再购买俄罗斯石油,哪怕俄罗斯石油价格再低,印度也只能忍痛割爱。说到底,还是因为印度自身核心科研能力不强,在国际竞争中受制于人。
而中国通过长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在诸多领域掌握了核心技术,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完备的工业体系,这才使得我们有底气在国际经济博弈中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从印度的例子中我们也能深刻认识到,只有自身强大,才能不惧任何挑战,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这场贸易风波,也让我们看到了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复杂多变,以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后续国际能源市场和贸易格局还会发生哪些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