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体概念股梳理(附名单)
作者:微信文章人工智能的发展正经历一次从“大模型”到“智能体(AI Agent)”的范式转变。大模型解决的是“认知和生成”,而智能体则进一步走向“决策和执行”。它们不仅能理解复杂语义,还能主动感知环境、制定行动计划,并与外部系统交互,成为真正具备自主性的“数字劳动力”。
从财税到制造,从教育到营销,从政务到电商,AI智能体正在加速渗透各行各业。产业化趋势的背后,也孕育了一批在资本市场备受关注的企业。本文梳理出八家核心概念股,结合它们的技术路径、合作生态与落地案例,深入解析其发展逻辑与潜在价值。
一、金财互联 —— 财税智能体的先行者
金财互联长期深耕财税领域。与华为合作推出的“欣智悦财税大模型”,采用开放式架构设计,将公司的财税产品与开放平台深度融合,从而构建了财税专用的AI Agent智能体。
这一模式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能为企业提供财税智能化服务,还能通过数据洞察提升企业决策效率。例如,在复杂的税收政策解析、票据智能审核、合规风险预警等环节,智能体都能实现自动化处理。
随着国家对财税数字化的要求日益严格,金财互联在政企市场的潜力巨大。可以说,它代表了AI智能体在垂直行业“深耕细作”的典型案例。
二、酷特智能 —— 制造业智能体集群的探索者
酷特智能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在产品研发、生产智能体集群和AI Agent升级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基于华为盘古大模型以及“鲲鹏+昇腾”算力,酷特打造了 AI Agents 2.0版本。
这一版本的意义在于:它不仅能实现生产流程的实时交互,还能推动协作和自主决策。比如在服装定制环节,智能体可以根据订单、库存、工艺流程自动安排生产任务,并实现多工序的协同优化。
这意味着酷特智能正在将AI Agent从“工具”升级为“生产伙伴”,其潜力不仅限于服装产业,还可外溢到更广泛的智能制造领域。
三、南兴股份 —— 微软生态下的跨界玩家
南兴股份选择与微软深度合作,联合开发“小鹭”智能助手,聚焦工业设计与电商运营场景。这一智能体不仅能帮助设计人员快速生成方案,还能在电商运营中实现选品、营销和客户服务的自动化。
此外,公司子公司唯一网络提供算力支持,构建起“AI+算力”的技术协同。南兴的亮点在于,它不是单纯依靠国产生态,而是基于微软的全球生态体系,实现差异化发展。这种“双轨制布局”,有助于其在国际化与国产替代之间找到平衡点。
四、新开普 —— 校园场景的智能助手
新开普聚焦教育数字化,推出了智慧校园智能体“小美同学”。它融合了数字人、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和大语言模型,能够为师生提供智能化的学习与生活服务。
“小美同学”不仅能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辅导,还能处理日常事务,如课程查询、宿舍报修、校园卡管理等。它代表了AI智能体在教育场景中的落地实践,也是数字人+大模型结合的典型应用。
五、蓝色光标 —— 营销智能体的领军者
蓝色光标是国内领先的营销服务集团,在AI浪潮下率先完成了转型。公司不仅与字节跳动、华为等科技巨头合作,还在大模型与多模态场景结合上持续探索。
在营销智能体的应用中,蓝色光标已实现从广告创意生成、用户画像分析到跨平台投放优化的全流程智能化。未来随着AIGC在广告行业的普及,蓝色光标有望成为“营销AI”的代名词。
六、拓尔思 —— NLP大模型与政务智能体
拓尔思是自然语言处理(NLP)的代表性企业,在政务、金融、媒体等领域积累了大量案例。它的垂直行业大模型,能够更好地适配B端场景的自动化需求。
在政务领域,拓尔思智能体可用于政务信息归集、政策解读与舆情监测;在金融行业,则能实现智能风控、舆情预警与客户服务。凭借多年在文本处理领域的技术积累,拓尔思正在成为“政务+金融智能体”的隐形冠军。
七、彩讯股份 —— 鸿蒙智能体生态的深度绑定者
彩讯股份与华为合作紧密,是鸿蒙生态的核心ISV支撑商。公司承建过多个大型邮件系统,其RichMail产品在与AI结合后潜力巨大。
目前,公司已完成鸿蒙版运营商和电商基线1.0版本,并成功接入鸿蒙“小艺”智能体应用,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邮件与电商体验。这一布局不仅让彩讯在通信与电商智能体中占据优势,还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鸿蒙生态中的战略地位。
八、中科创达 —— 操作系统与边缘AI的底层赋能者
中科创达是全球智能操作系统的领导者,其最大优势在于跨平台的一站式智能体解决方案。无论是企业级AI应用开发(如智能问答、数字人),还是智能汽车、物联网的边缘AI,中科创达都有深厚的积累。
公司与高通等芯片巨头保持紧密合作,能够将AI能力直接部署到移动终端、车载系统和IoT设备。这让中科创达不仅是“智能体的开发者”,更是“智能体的赋能平台”。
总结与投资启示
从这八家企业的案例可以看出,AI智能体的产业化正呈现出三大特征:
垂直深耕:如金财互联、新开普,聚焦财税与教育场景,构建差异化优势。
产业协同:如酷特智能、彩讯股份,深度绑定华为生态,依托大模型+算力形成护城河。
底层赋能:如中科创达、拓尔思,为B端行业客户提供技术平台和NLP能力。
AI智能体的价值在于,它正在让大模型从“实验室”真正走进产业场景。未来,随着企业对自动化、智能化的需求持续增长,智能体市场规模有望呈现爆发式增长。
对投资者而言,这一领域尚处于早期,企业的业绩释放可能存在节奏差异,但从长期来看,智能体概念股具备极高的战略价值。重点关注那些绑定核心生态、具备实际落地案例和技术壁垒的公司,将更可能在产业洗牌中脱颖而出。
免责声明:本号分享内容力求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分享内容不构成投资依据,非推荐股票。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