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琳出席“一带一路”轨道交通未来工程师研修班交流会
作者:微信文章在市教委和市对外友协的支持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一带一路”澜湄铁路互联互通中心于8月24日至9月7日举办了第五期中老铁路互联互通人才研修项目——“一带一路”轨道交通未来工程师研修班,共有来自老挝、泰国、越南相关政府部门、高校、机构、企业的26位学员来沪学习交流。9月4日,市对外友协副会长宿琳出席了研修班学员交流会。
宿琳对研修班学员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铁路是国家发展的黄金通道,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同时也是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铁路对推动沿线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积极作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共享的理念一脉相承。中国与老挝、泰国、越南都是友好邻邦,期待通过相互交流学习,携手发挥铁路优势作用,造福沿线各国人民,促进地区发展繁荣。
市对外友协邀请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詹咏先生为研修班学员带来了《我的曾祖父詹天佑》主题讲座,分享了中国近代铁路工程先驱詹天佑先生在铁路建设、科技救国、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光辉事迹与家国情怀。
交流会上,来自老挝、泰国和越南的研修班学员代表分享了参加本届研修班的感想。老挝国立大学国际合作部国际交流专员素里耶•莫那拉表示,从詹天佑的故事中看到中国人民为国奉献、勤劳自强的精神,非常感动和认同。老中铁路公司琅勃拉邦维保管理中心干部助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首批轨道交通专业的老挝毕业生陈思表示,数年前在华学习期间赴詹天佑纪念馆参观,就立下了争当“老挝詹天佑”的理想,自己将不断努力向这一目标奋进,运用学到的知识更好地报效国家。泰国东方皇家理工大学教师苏帕希特介绍了泰国东部走廊地区铁路建设发展的情况,希望今后与上海高校合作开展铁路人才培养和学科共建,加强两地师生的互访交流。越南铁路总公司专员谢氏碧莲表示,通过此次研修,学习到很多铁路建设的历史和技术知识,感受到铁路对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期待中国与越南在铁路领域有更多合作。
在市对外友协的安排下,研修班学员在9月4日至5日前往了中共一大会址及纪念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奉贤区规划资源馆、吴房村等地参访,实地体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探讨通过“铁路+”模式开展更多领域的合作。
研修班学员通过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及纪念馆,直观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他们表示,这段历史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独特道路,也感受到中国人民追求进步与理想的精神力量。
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奉贤区规划资源馆的参访过程中,研修班学员们通过讲解员的介绍,进一步了解了上海的历史变迁和未来蓝图,特别是上海轨道交通和五大新城的建设发展成果,对这座城市的开放与活力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修班学员们参观了土壤科学、花卉、食用菌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农业科技的多元探索有了直观认识,纷纷表示希望有机会引入上海农业科技为本国农业增产增收服务。
在吴房村村委会,学员们认真听取了关于“产城乡一体化”创新发展模式的介绍,在村民议事厅实地体验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体系,了解该村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实践与成效,对中国农村发展与治理的新面貌留下深刻印象。
老挝、泰国和越南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参访研修,不仅学习到不少理论知识,还加深了对中国革命建设、上海城市发展及乡村振兴、创新农业科技等跨学科领域的了解,深刻体会到中国建设的高水平、高质量和高效率,也坚定了他们以铁路为纽带,加强区域合作,共创美好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来源|市对外友协亚洲处
编辑|澎湃新闻 林天呈
长按二维码关注上海友协
Press & hold the QR code to follow us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