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全栈开发最强组合:实战Cursor+Claude Code+Kimi2+Qwen3-Coder,从0-1自动化构建完整应用
作者:微信文章前言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gphOCPdHkku0dSwqicKrZD0GI03IjG2LuiaibCP0tsibT94L4FXPGhib0EC2o8SCjS0zf3L6YoNsYRPjIS3abNtZBtQ/640?wx_fmt=other&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过去,“AI编程”意味着一个智能代码补全工具。今天,我们正经历一场范式转移:AI不再是 副驾驶(Copilot),而是逐步成为 协同架构师(Co-Architect)。
单个AI工具的能力已令人惊叹,但当我们将多个顶级AI编码助手组合成一个“全明星团队”时,其威力呈指数级增长!“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接下来,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将四款顶尖工具——Cursor(IDEA编辑器)、Claude Code(策略师)、Kimi2(架构师)和 Qwen3-Coder(专家)——无缝整合,构建一个从需求分析到部署上线的全栈应用自动化工作流程。
基于每个工具的角色,构建一个软件研发实战项目(前后端全栈)分分钟钟就完成,这里一共概括了三个项目:ai_paas、ai_know、ai_project 示例。
后端-服务:
数据库-客户端:
前端-页面:
*温馨提示*:UI样式美化设计可参考:https://mastergo.com
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采用开发工具:Cursor(Idea编辑器)+ Claude Code,
Cursor 编程工具:
其中,SQL Server·MCP自建服务,后台私信获取源码:
Idea 编辑器(这里与 Cursor 任选其一即可,根据自己需要的场景选择合适的开发编辑器-工具)
Claude Code:能执行本地操作系统终端命令,尤其在代码、文档、流程图输出这方面优势比较明显~
经过与 AI 多轮对战的经验,若是想要 AI 遵循我们的约定,那就必须得让大模型准确理解用户想表达的意图,其中提示词就尤为关键,特别是前面是希望怎么样,而后面是要求务必遵循,首尾相结合,避免给到大模型的提示词模棱两可,从而导致 AI 误解意图。这里,我们为 AI 工具构建提示词 Prompt:
启动我们自建专有的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
Debug 模式多轮调试效果:
FastAPI 请求响应示例结果:
部分调试出的提示词如下:# Cursorules Rules - 技术开发规范
## 角色定位您是一名资深全栈开发工程师,具备全面的Web前端与Java后端开发经验,精通技术方案设计与文档编写。
## 核心能力要求
### 1. 需求分析能力- 精准解析业务需求,明确核心功能边界与用户核心目标- 进行技术可行性评估,制定合理的技术实现方案- 输出清晰的需求规格说明和技术实现路线图
### 2. 应用架构设计- 设计前后端分离的现代化应用架构- 使用Cursor IDE高效管理多文件项目结构- 遵循行业编码规范,编写高质量、可维护的代码- 实施模块化开发,确保代码组织清晰合理
### 3. 视觉界面实现- 运用主流前端框架(Vue/React/Angular)组件化开发,熟悉微前端乾坤框架、Single-spa等- 实现响应式布局,确保多端兼容性- 采用现代化CSS方案(Styled-components/Tailwind CSS/Less/Sass)- 注重UI细节和交互动效,提升用户体验
### 4. 交互设计原则- 遵循Material Design或Ant Design设计规范- 设计直观的用户操作流程,降低使用门槛- 确保界面交互符合用户心理预期- 实施无障碍访问支持(A11y)
### 5. 数据库设计与优化- 根据业务场景设计高效的数据库结构- 规范化的表关系设计与索引优化策略- 技术栈要求:- 后端框架:JDK 1.8 + Spring Boot 2.x- ORM框架:MyBatis3.x、MyBatis-Plus 3.x- 数据库:SQL Server 2022、MySQL 5.7+/8.0- 依赖管理:Maven- 制定数据迁移和版本管理方案
### 6. 接口开发规范- 遵循RESTful API设计原则- 实施JWT令牌认证与权限控制- 接口版本管理策略- 参数校验与返回格式标准化
### 7. 业务逻辑实现- 使用Spring的@Transactional注解管理事务- 实现分层架构(Controller-Service-Mapper)- 业务异常处理与状态码管理- 日志记录与监控埋点
### 8. 前端数据交互- 封装Axios请求,统一错误处理机制- 实现请求拦截器和响应拦截器- 状态管理(Vuex/Pinia/Redux)- 数据类型定义与接口映射
### 9. 工程化实践- 集成Swagger/OpenAPI自动生成接口文档- 实现全局异常处理统一返回格式- 代码质量检查(SonarQube/ESLint)- 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覆盖率要求- CI/CD流水线配置建议
## 交付物要求- 完整的技术设计方案文档- 清晰的项目结构说明- 数据库ER图与API接口文档- 部署和运行指南# 项目架构与技术规范
## 概述
本文档定义了开发团队使用AI智能辅助编程的规范标准,旨在将AI从"新手"训练为了解团队技术栈和编码规范的"开发者"。
### 技术栈配置
后端技术栈:- SpringBoot 2.2.11.RELEASE- Maven 依赖管理- Java JDK 1.8- SQL Server 数据库- MybatisPlus 3.4.0- Mybatis 3.5.5- Druid 数据库连接池 1.2.1
数据库:- SQL Server 2022
前端技术栈:- single-spa 微前端框架- Vue (Vue CLI)- Vite 构建工具
测试要求:- Junit-test 单元测试- 测试覆盖率必须 > 90%
部署环境:- Docker 容器化- nginx 反向代理
### 重要约束
- ✅ 所有API必须有异常处理- ✅ 数据库操作必须用事务- ✅ 新功能必须先写测试
### 常用命令
前端构建启动命令:
基于 npm:```bash# 安装项目所有依赖npm installnpm i
# 启动开发服务器npm startnpm run devnpm run servenpm run develop
# 生产环境构建npm run build
# 预览生产环境npm run preview
# 运行测试npm testnpm run test:e2e
# 安装依赖npm install <package-name> --savenpm i <package-name> -Snpm install <package-name> --save-devnpm i <package-name> -D
# 全局安装npm install -g <package-name>
# 安装依赖pnpm installpnpm i
# 启动开发服务器pnpm startpnpm devpnpm serve
# 构建生产包pnpm build
# 安装依赖pnpm add <package-name> # 生产依赖pnpm add -D <package-name> # 开发依赖pnpm add -g <package-name> # 全局依赖
后端构建启动命令:# 清理编译并打包mvn clean package
# 运行jar包java -jar target/your-project-name-0.0.1-SNAPSHOT.jar
# 直接编译运行mvn spring-boot:run
# 跳过测试编译运行mvn clean package -DskipTestsmvn spring-boot:run -DskipTests
# 使用特定配置文件mvn spring-boot:run -Dspring-boot.run.profiles=devjava -jar -Dspring.profiles.active=prod your-app.jar## 1、项目规范
### 1.1 代码风格规范
- **缩进**: 2个空格,禁止使用Tab- **命名**: 遵循阿里巴巴 Java风格指南,类命名格式:XxxService,驼峰命名方式- **括号**: K&R风格,开括号不换行
- **注释**: /** * xxxx * * @author xx* @date xxxx/xx/xx */
### 1.2 Lombok使用约定
```// 推荐使用@Data@Builder@NoArgsConstructor@AllArgsConstructor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String name;}
// 避免过度使用@Getter/@Setter```
### 1.3 DDD架构模式
```src/├── application/# 应用层├── domain/ # 领域层├── infrastructure/ # 基础设施层└── interfaces/ # 接口层```
### 1.4 异常处理规范
```// 自定义业务异常public class BusinessException extends RuntimeException { private final ErrorCode errorCode;
public BusinessException(ErrorCode errorCode) { super(errorCode.getMessage()); this.errorCode = errorCode; }}
// 统一异常处理@ControllerAdvicepublic class GlobalExceptionHandler { @ExceptionHandler(BusinessException.class) public ResponseEntity<ErrorResponse> handleBusinessException(BusinessException ex) { return ResponseEntity.status(HttpStatus.BAD_REQUEST) .body(ErrorResponse.from(ex)); }}```
### 1.5 测试规范
- **覆盖率要求**: 80%以上- **命名模式**: `__`- **结构模式**: Given-When-Then- **断言优先**: 使用AssertJ而非JUnit原生断言
```@Testvoid createUser_WithValidData_ShouldReturnCreatedUser() { // Given UserCreateRequest request = UserCreateRequest.builder() .name("testuser") .email("test@example.com") .build();
// When UserResponse response = userService.createUser(request);
// Then assertThat(response).isNotNull(); assertThat(response.getName()).isEqualTo("testuser");}```
## **2、文档策略**
### 2.1 模块化文档结构
```docs/├── CLAUDE.md # 本文件├── CLAUDE_AWS.md # AWS云服务配置├── CLAUDE_TESTING.md # 测试策略规范├── CLAUDE_API.md # REST API设计规范└── CLAUDE_DEPLOYMENT.md # 部署流程```
### 2.2 上下文管理
- 使用 `/memory` 命令动态更新会话上下文
- 每30-40分钟使用 `/clear` 重置会话保持响应速度
- 重要规范添加到长期记忆
## 3、模型使用策略
### 3.1 模型选择指南
| 任务类型 | 推荐模型 | 使用场景 || :----------- | :------- | :----------------------------- || 简单代码生成 | haiku | POJO生成、格式化、简单重构 || 日常开发 | Sonnet 4 | 业务逻辑、API设计、测试编写 || 复杂架构 | Opus 4 | 系统设计、性能优化、分布式问题 |
### 3.2 快速切换命令
```/model haiku # 切换至haiku模型/model sonnet # 切换至Sonnet模型/model opus # 切换至Opus模型```
## 4、Prompt编写规范
### 4.1 优秀Prompt示例
```请分析现有UserService的设计模式,创建遵循相同约定的ProfileService。
具体要求:🔹 集成AWS Cognito用户认证🔹 继承BaseService统一错误处理🔹 使用Spring Cache + Redis实现缓存层🔹 测试代码遵循Given-When-Then模式🔹 包含完整的Swagger注解🔹 使用MapStruct进行DTO转换```
### 4.2 避免的Prompt
- ❌ "创建一个服务"
- ✅ "基于DDD架构创建Order领域服务,包含创建订单、取消订单方法,使用CQRS模式分离读写操作"
## 5、开发流程
### 5.1 新功能开发循环
1. **需求分析**: AI协助头脑风暴,定义接口契约2. **代码生成**: Claude生成初始实现代码3. **人工审查**: 开发人员审查和调整生成代码4. **测试生成**: 自动生成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5. **提交规范**: 使用commitlint生成符合规范的提交信息
### 5.2 提交信息规范
```feat: 添加用户管理功能fix: 修复订单查询性能问题docs: 更新API文档style: 调整代码格式refactor: 重构用户服务test: 添加用户服务测试chore: 更新依赖版本```
## 6、自定义命令配置
### 6.1 命令文件位置
```~/.claude/commands/├── dto.md # DTO生成命令├── repository.md # Repository生成命令├── service.md # Service生成命令└── test.md # 测试生成命令```
### 6.2 示例:DTO生成命令
创建 `~/.claude/commands/dto.md`:
```# User DTO生成模板
输入格式: /user:dto
输出要求:- 使用Java 8 Record类- 包含Jakarta验证注解- 使用@Builder模式- 包含MapStruct映射器- 完整的单元测试```
## 7、工具权限管理
### 7.1 安全配置
```{"allow": [ "Bash(cat:*)", "Bash(ls:*)", "Bash(find:*)", "Bash(git:log,status,diff)", "Bash(mvn:clean,compile,test)", "Bash(gradle:build,test)"],"deny": [ "Bash(rm:*)", "Bash(mv:*)", "Bash(cp:*)", "Bash(* > *)"]}```
### 7.2 权限策略
- 读取操作: 完全开放
- 写入操作: 人工审核后执行
- 系统命令: 严格限制危险操作
## 8、效能评估
### 8.1 效率提升指标
| 任务类型 | 传统耗时 | AI辅助耗时 | 提升效率 || :----------- | :------- | :--------- | :------- || 样板代码生成 | 4小时 | 1小时 | 300% || 单元测试编写 | 3小时 | 0.5小时 | 500% || API开发 | 8小时 | 2小时 | 300% |
### 8.2 角色转变
- **之前**: 70%时间写样板代码,30%时间业务逻辑
- **之后**: 20%时间代码审查,80%时间架构和业务逻辑
## 9、最佳实践场景
### 9.1 推荐使用场景
- ✅ 单元测试生成(边界情况覆盖)- ✅ RESTful API开发- ✅ 数据库查询优化- ✅ 代码审查和重构建议- ✅ 技术文档编写
### 9.2 限制场景
- ❌ 复杂分布式事务
- ❌ 多协议集成(Kafka+gRPC+WebSocket)
- ❌ 安全敏感代码(认证、授权核心逻辑)
- ❌ 性能关键路径算法
## 10、入门指南
### 10.1 初始设置
1. 阅读官方文档了解基础功能2. 配置开发环境权限3. 设置自定义命令模板4. 建立文档模块化结构
### 10.2 Prompt优化技巧
- **具体化**: "优化查询" → "优化SQL Serve查询:1000万记录,索引在name字段,80%查询按状态过滤"- **上下文**: 提供相关代码片段和错误信息- **约束**: 明确技术栈版本和规范要求
### 10.3 持续改进
- 每周回顾AI生成代码质量- 根据团队反馈调整规范- 分享优秀Prompt案例- 更新自定义命令模板这里,我们把分层架构调整成DDD架构模式,观察到AI也准确理解了我们的指令:准确的按模型领域驱动架构模式进行设计。
*温馨提示*:提示词中架构分层可以根据实际的场景去调整单体MVC架构||微服务架构通义灵码:代码专家-采取 Qwen3-Coder 代码精细化处理
在创建好前后端工程的基础上,可以对局部代码或者某个模块的业务代码块加以深度查缺补漏,注释内容自动补全,提升代码的质量!
当然,我们也可以让 Qwen3-Coder 作为我们的代码专家,去检测其他模型生成的代码质量。比如:上传所在团队制作的代码规范手册,去扫描整个由AI创建的项目工程,设定预期并让其重构代码输出你所需要的效果。这样,我们就在多个“硅基牛马”的协作下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我们来作为“主导决策官”控制程序运行最终来达到预期。*温馨提示*:上述涉及到的提示词可经过对话迭代的实际效果去作出调整。在AI各种强势输出的时代,其实,在其背后这都是一堆堆数据编码的压缩。
“智能体作战天团”开启,正式进入“AI自动开发构建完整应用”
... loading ...
通过上述演示中提到的一个高阶实战项目:(构建一个“AI PaaS Developer Platform 完整的开发者平台,集成了云资源管理、自动化构建部署、镜像管理、流水线编排等功能,为开发团队提供一体化的DevOps解决方案。”),一起来揭示 “1+1+1+1 > 4” 的协同奥秘!
这里把主流的作战天团一一介绍一下:
名称: 业务分析师描述: 分析产品创意、定义用户故事、创建PRD文档、进行功能优先级排序和用户旅程映射。用于将业务目标转化为技术需求。模型: Sonnet
名称: UI设计师描述: 创建界面设计、线框图和设计系统。精通用户研究、原型设计和无障碍标准。主动用于设计系统、用户流程或界面优化。模型: Sonnet从演示可以看出,各个 AI Agent 如期按照我们的指令各司其职,同步进行,并且中途它们做过什么事情... ... 了如指掌,尽在不言中。
名称: 后端架构师描述:设计RESTful API、微服务边界及数据库架构。审查系统架构的可扩展性与性能瓶颈。创建新后端服务或API时请主动使用此角色。模型:Sonnet名称: 前端开发工程师 描述:构建React组件、实现响应式布局、处理客户端状态管理。优化前端性能并确保可访问性。创建UI组件或修复前端问题时请主动使用此角色。模型:Sonnet名称: 文档设计师描述:基于现有代码库创建全面的技术文档。分析架构、设计模式和实现细节,生成长篇技术手册和电子书。主动用于系统文档、架构指南或技术深度探讨。模型: Opus名称:代码审查专家描述: 专业代码审查专家。主动检查代码质量、安全性和可维护性。编写或修改代码后请立即使用。模型: sonnet末尾-附:上述使用脚本语言可以后台咨询获取。
从知识中来,到知识中去!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我↓↓↓
往期文章
AI 科普 | 人工智能大模型AI:介绍一种垂类的提示词获取方法!AI | 从0-1手把手打造一款属于自己的大模型创意应用!走进大模型(LLM)+智能体(Agent)+提示词(Prompt)AI 有感:智能体 = 提示词工程 + 大模型算力 + 插件类工具?
新一代 AI 智能化搜索:如何在亿万数据海洋中,高效捕捞“宝藏知识”?
AI 新范式:模型即服务 -> MaaS 开放平台 GLM-4-AllTools(硬核干货)
GLM-4-Flash 免费:与你一起共话西游,懂你的“悟空”,谁不想做一回“齐天大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