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回顾与总结
作者:微信文章“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
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
回顾与总结
-机车车辆学院-
前言
2025年9月19日至21日,“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赛项全国决赛在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落幕。学校机车车辆学院学子强势卫冕,一举夺得全国一等奖第一名、二等奖第一名,蝉联最佳组织奖荣誉,在全国赛场绽放学校育人风采。
PART1
赛事回顾与总结
本次大赛由“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联合主办,是铁道机车专业领域的国家级核心赛事,吸引全国30余所铁道类院校竞技,围绕机车、动车、动力集中型动车三大方向的一次乘务作业标准展开高强度比拼。
1
赛事进程
为冲击佳绩,机车车辆学院提前部署、全力备战,通过校级专项选拔赛层层筛选,从众多学生中遴选出众专业功底扎实、实操能力突出的选手,组建由陈高琪、李杰、马元等骨干教师牵头的指导团队。暑假期间,党员带头攻坚,师生一同拆解乘务作业标准流程、模拟应急故障处置场景,打磨动车实操细节,从流程规范性到操作精准度逐一突破,确保每个环节零差错。
01
备赛过程
2
赛事成果
最终,陈高琪、安顺丽老师指导的钟茂华、兰永权同学,在动车组司机一次乘务作业赛项中以娴熟操作、清晰流程把控斩获一等奖第一名;李杰、马元老师指导的团队,在动力集中型动车组机车乘务员一次乘务作业赛项中稳定发挥,拿下二等奖第一名。
【赛事指导】
PART2
获奖学子感言
动车组司机一次乘务作业赛项: 一等奖
机车23T2 钟茂华
获得这份荣誉,得到这份肯定,对我个人而言,是理想照进现实的重量。它让我相信,那些默默付出的日夜,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坚持,都自有其意义。我要感谢那个咬牙坚持的自己,更要感谢在我困顿时给予指引的师长,你们是我最坚实的靠山。这份荣誉,是一个美丽的顿号。它将沉淀为心底最坚实的力量,鞭策我怀着谦卑与热忱,继续独自远行,去探索更广阔的风景。前路漫漫,唯有更努力,方能不负此光。
机车23T6 兰永权
从上千次标准化作业练习,到每个细节的反复打磨,正是对“坚持”二字的执着,让我们最终抵达了全国第一的目标。这份肯定,是终点,更是起点。未来,我将带着这份荣耀与责任,在中国铁路的广阔舞台上,继续以最严格的标准,最精细的流程,让中国铁路的风采一路飞驰!前行不息,奋斗不止!
▲ 钟茂华
▼ 兰永权
动力集中性动车组机车乘务员一次乘务
作业赛项: 二等奖
动检23T1 黎科志
作为一名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的学生,此次有幸在“一带一路”金砖国家技能大赛——“机车运用与维护”赛项中获奖,这对我而言不仅是一项荣誉,更标志着一次成功的跨界尝试。通过大赛,我深切领悟到,生命的边界在于自我设限,唯有勇于突破,方能发现无限可能。面对国家对于复合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我们青年学子理应积极主动,不断扩充知识储备,精进专业技能。此次获奖是动力,更是鞭策。我立志以此为契机,奋力成长为一名卓越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渴望在“一带一路”倡议所提供的宏大舞台上,为未来中国铁路事业贡献全部的青春与智慧。
机车23T5 黎东煜
这个暑假,实训室的灯光是我们最熟悉的星光——30多个日夜,由于200j是新加的赛项,我们面临的是从头做起的艰难,回家是我们当时最为渴望的,面对仅更新一个月的陌生系统,从摸透原理到熟练操作,每一步都浸着汗水。这份“国银第一”,不仅是对我个人坚持的肯定,更凝聚着团队的协作与老师的指导。未来,我会带着这份在实训中磨砺出的韧劲,继续在铁道机车操作领域深耕,用技能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青春力量!真正做到肯吃苦!不怕苦!攻破这个“苦”!
▲ 黎科志
▼ 黎东煜
PART3
指导老师寄语
▼ 陈高琪老师
安顺丽老师
陈高琪老师
技能比赛的舞台中,每一次操作都在夯实专业能力,每一滴汗水都在浇灌成长。珍视每一个备赛的过程,它赋予我们毅力、协作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奖牌更加珍贵。期待同学们用技能书写未来的样子,就是青春最美的姿态。
安顺丽老师
比赛不仅是一场较量,更是一次成长的旅程。不畏挑战,脚踏实地,用汗水和坚持浇灌梦想。无论结果如何,愿大家都能在舞台上展现最自信的自己,收获知识、友谊与勇气,让每一次全力以赴都成为青春最闪亮的印记。
李杰老师(左4)
李杰老师
在这里,你们将掌握现代机车技术,锤炼工匠精神。愿你们以铁轨为笔、以奋斗为墨,在新时代的钢铁动脉上书写无悔青春,从技能新手成长为行业栋梁!
未来展望
此次蝉联一等奖,标志着学校“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改革的显著成效,充分展现了师生“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坚实基础。未来,学校将继续聚焦铁道机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为铁道机车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提升学生培养质量。
= END =
编辑 | 刘圆
供稿 | 李杰
一审一校 | 刘静雅
二审二校 | 余露
三审三校 | 颜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