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中亚新蓝海!上合及一带一路绿色建筑产业联盟引领中企掘金哈萨克斯坦基建新浪潮
作者:微信文章2025年,中哈建交33周年之际,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深度对接,这个中亚国家正成为中国建筑建材企业出海的战略要地。作为链接中国与上合组织、中亚区域的产业纽带,上合及一带一路绿色建筑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凭借资源整合与战略协同优势,助力会员企业精准把握哈萨克斯坦万亿基建机遇,在区域合作中抢占先机。
一、万亿市场释放红利:哈萨克斯坦成绿色建筑出海首选地
哈萨克斯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基建爆发期。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其经济增速达6.2%创14年新高,建筑业以18.4%的增速成为核心驱动力,基建投资占GDP比重突破6%。根据该国2025-2035年十年计划,70%铁路公路将升级改造,同时1.3万公里高速新建、1920万平方米住房交付、桥梁隧道及工业园区建设全面铺开,绿色建筑与新能源基建被列为中哈合作重点领域。
巨大需求背后,是本地建材产能的显著缺口:水泥年需求1200万吨但产能仅800万吨,70%建材依赖进口,绿色节能建材、数字化建筑技术缺口更是高达50%。而中企在建材技术、成本控制、绿色标准上的绝对优势,叠加中哈产能合作清单中56类建材零关税、自贸区10年土地免租期、中哈产能基金17亿美元专项投资等政策红利,为中国建筑建材企业打开了千亿级市场空间。
联盟基于对上合及中亚区域产业动态的深度研判,梳理出四大核心机遇领域,与会员企业核心业务高度契合:
1. 结构建材:螺纹钢、型钢、脚手架等钢材,以及抗冻水泥、高标号水泥等,适配当地严寒气候与大型基建需求;
2. 装饰与功能建材:瓷砖、防滑陶瓷砖、夹胶玻璃、节能型材、幕墙铝材等,匹配住房建设与商业建筑升级;
3. 配套建材:PVC管材、涂料、防水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如岩棉、玻璃棉)等,响应绿色建筑政策导向;
4. 新能源基建建材:光伏组件及配套钢结构、储能设施相关建材等,契合中亚新能源开发热潮。
二、联盟赋能破局:从政策解读到资源对接,全链条护航企业出海
机遇与挑战并存,哈萨克斯坦市场在释放红利的同时,也面临准入资质、法律合规、本地化运营等壁垒。作为服务企业出海的专业平台,联盟依托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合作网络,为会员企业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破解出海痛点:
1. 政策与市场双解读,精准锚定合作方向
联盟紧跟中哈合作动态,第一时间整合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合作成果、哈萨克斯坦“五免五减半”税收优惠(针对高新技术企业)、亚投行50亿美元中哈专项基金等政策资源,通过专题沙龙、线上解读会等形式,帮助会员企业吃透政策红利。同时,结合哈国住房建设(2025年上半年新建住房7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6%)、铁路EPC项目(含30%预付款)等市场动态,为企业提供细分领域需求报告,提升订单转化率。
2. 法律合规强支撑,规避出海风险
针对哈萨克斯坦市场典型法律风险,联盟联合跨境法律专家、税务机构为会员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
- 投资准入:针对油气、矿产等战略行业外资持股不超50%的限制,协助企业对接哈萨克斯坦国有企业及本土龙头,搭建合资合作框架,并提前办理投资发展部准入预审;
- 土地与环保:指导企业在投资协议中明确土地租赁权属及续租条款,按项目总投资5%-10%预留环保合规资金,匹配当地严格环评要求;
- 外汇与税务:提供“新疆母公司+新/港SPV公司”双层架构优化方案,结合中哈税收协定协助办理股息预提税减免,规避双重征税;
- 劳工本地化:协助企业在合同中设置技术岗、管理岗外派豁免条款,联动哈国高校为企业定制本地技术工人培训计划,满足70%本地员工比例要求。
3. 政企资源广链接,搭建合作桥梁
依托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产业生态,联盟积极对接中哈两国行业主管部门、商协会及重点项目方,为会员企业搭建“政企对接+项目撮合”平台。目前,已协助多家会员企业对接哈萨克斯坦铁路升级、新能源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其中不乏像中铁装配这样斩获千万级装配式建材订单的成功案例,助力企业快速切入当地市场。
三、抢抓中亚窗口期:联盟与企业共绘出海新蓝图
当前,哈萨克斯坦正处于政策红利释放、市场需求爆发的关键窗口期,第一批布局的中国企业已率先收获成果。作为推动绿色建筑产业国际化的核心力量,联盟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政策解读、资源对接、风险防控等全链条服务,引领会员企业深度参与中哈基建合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中抢占战略高地。
2025年,既是中哈合作的深化之年,也是中国建筑建材企业全球化布局的关键节点。跟随联盟脚步,锚定哈萨克斯坦新蓝海,不仅是把握千亿市场机遇,更是企业融入上合及“一带一路”产业生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若您是建筑建材领域企业,需要联盟协助对接当地资源,欢迎联系我们,共同开启出海新征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