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提100% 电影关税!中国电影、上海电影、华策影视等出口业务受波及?
作者:微信文章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我们的电影产业被像抢糖果一样偷走了!”
时隔四个多月,特朗普 9 月 29 日再抛重磅言论,宣称将对所有美国境外制作的电影征收 100% 关税,把矛头对准了好莱坞的产业外流问题。
这则看似针对全球的政策,让不少关注文化出海的朋友捏了把汗:中国影视出口美国的生意会受影响吗?咱们的影视公司又该如何应对?
先算笔账:中国电影在美国市场到底占多少?
财小栖先查了组关键数据:目前中国电影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不足 0.5%,远低于英国、加拿大等主要供应国。
即便像今年大火的《哪吒 2》,全球票房超 20 亿美元,北美市场贡献也仅 2090 万美元,占比刚过 1%。
这背后其实是中美影视贸易的长期失衡:美国电影协会数据显示,美国电影对全球出口是进口的 3.1 倍,光贸易顺差就达 153 亿美元,而中国每年引进的美国电影占进口份额约 20%,反向输出却一直是 “小众生意”。
从这个角度看,100% 关税更像给本就不宽裕的 “中美影视贸易天平” 加了块小砝码,而非致命一击。
对中国影视出海:短期痛点有,但长期机会藏在哪?
虽说整体份额小,但具体到不同类型企业,影响还真不一样。财小栖梳理了两类核心影响:
1. 直接出口型企业:北美渠道短期承压,但有替代方案
像深耕海外发行的捷成华视网聚,去年还在向全球输出《饕餮记》《晓朝夕》等作品,其海外渠道覆盖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还收购了北美华人电视台 “天下卫视”。
若关税落地,这类企业对美院线发行成本会翻倍,但好在其海外收入并非依赖单一市场 —— 毕竟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对中国古装、都市题材的需求正涨,完全可以 “东方不亮西方亮”。
华策影视的情况更具代表性:今年上半年海外营收同比增 28.48%,但占总营收比重仅 11.15%,且早已布局 “全球在地化” 策略,不是简单把片子卖出去,而是联合当地团队做定制内容。这种 “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 的玩法,能大大降低单一市场关税冲击。
2. 产业链上下游:倒逼 “内循环 + 区域化” 新路径
特朗普的逻辑是靠关税把制作业拉回美国,但现实是好莱坞外流的核心原因是其他国家的税收优惠和成本优势 —— 美国 36 万亿国债摆在那,根本拿不出对等的激励政策。
这反而给中国影视产业提了个醒:
与其纠结美国市场的短期得失,不如深耕国内 14 亿人的大市场,同时加码 “一带一路” 国家合作。
就像上海电影在互动平台回应的那样,公司业务以国内为主,美国关税影响 “极为有限”,还在考虑采购国产 LED 电影屏等设备,把成本和技术牢牢抓在自己手里。这种“向内扎根、向外多元” 的思路,可能会成为更多影视公司的选择。
相关上市公司动态(核心业务与海外布局/关税影响回应/9.30日股价信息.已收盘):
中国电影(600977)
影视发行、进口片代理,少量进出口耗材
主营业务聚焦国内,进出口占比小,影响不大
上海电影(601595)
院线经营、IP 运营,国内市场为主
美国政策影响极为有限,考虑采购国产设备
华策影视(300133)
剧集制作发行,海外营收占 11.15%
布局 “全球在地化”,海外收入多元增长
博纳影业(001330)
影视投资制作,参与海外影片分账
海外收入以投资好莱坞大片为主,暂不受出口影响
注:上图均源自于 腾讯微证券
关税不是终点,产业升级才是
特朗普想靠 100% 关税 “拯救好莱坞”,但市场早给出了答案:
2024 年美国票房较 2018 年跌了 27%,观众更爱流媒体,连迪士尼都在砍制作预算来“节流”。
对中国影视业来说,这反而是个 “弯道超车” 的机会 —— 与其盯着美国这个衰退中的市场,不如把《流浪地球》《哪吒》这样的作品做精,把短剧出海的模式跑通。
毕竟,真正能 “走出去” 的文化产品,从不怕关税壁垒,真正强大的产业,从来都是在挑战中长大的。
你觉得就此事件对影视板块有什么影响?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END
点击名片进入主页观看更多精彩文章~
注:图源于 官方媒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行业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