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10-1 09:06

AI赋能科学教育 共探课堂融合新未来——2025年小学科学教育论坛在我校隆重举行

作者:微信文章
























2025.9小学科学
AI赋能科学教育

共探课堂融合新未来
— 2025年小学科学教育论坛在我校隆重举行 —




9月28日,一场聚焦“AI与小学科学教育深度融合”的行业盛会——“AI改变课堂,融合创造未来”2025年小学科学教育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千禧城小学报告厅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论坛由武汉华大教育集团与武汉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教育领域的落地应用搭建了高质量交流平台。
  论坛吸引了近两百位教育领域同仁齐聚一堂,其中包括武汉华大教育集团合办学校代表、华师一附中卓越联盟校教师、武汉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及一线科学教师代表。大家怀揣对科学教育创新的热忱,围绕“AI如何赋能学校科学教育”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与经验交流。



开幕式上,多位领导先后登台致辞,为论坛注入思想力量。武汉华大教育集团有限公司领导、武汉市教育学会领导、硚口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张艳平副局长分别从技术进步、教育使命、区域实践等维度,强调了人工智能赋能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勉励在场学校与教育工作者,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主动拥抱教育数字化改革浪潮,以AI技术为抓手创新科学教育模式,切实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并共同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武汉华大教育集团有限公司秦伟董事长致辞



武汉市教育学会黄运萍副会长致辞



硚口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张艳平副局长致辞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论坛举办之际,恰逢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千禧城小学建校60周年。为向学校表达祝贺与期许,武汉华大教育集团与硚口区教育局分别送上精心准备的纪念礼物:华大教育集团以一副“华木成林千里秀,师风化雨万苗荣”的楹联肯定学校多年来在合作办学中取得的优异成绩,更勉励全体干部教师再接再厉、薪火相传,以教育热情点亮学生成长之路;硚口区教育局与武汉市教育学会则联合赠送“以变拓新”匾额,深刻诠释了学校坚守教育初心、紧跟时代步伐、持续创新发展的精神内核。





论坛的核心环节——专题讲座,邀请到两位教育领域的资深专家,带来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分享。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郑旭东教授,以《如何上好一节科学课:人工智能引领的科技创新教育》为题,从“课堂教学的灵魂三问: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教”切入,结合自己在中小学科学课堂中使用AI赋能教学的详实案例,用严密的逻辑框架与风趣生动的语言,系统阐述了教师如何借助AI工具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效率,为在场教师提供了“把科学课上好”的清晰方法路径。



武汉市教育局智慧教育工作专班核心成员马涛老师,以“AI使用技术是否进阶”为线索,带来一场极具互动性的实践教学。他现场同步操作电脑与手机,逐一演示了十数种不同类型的人工智能工具,手把手指导参会教师掌握工具的使用技巧。马老师还以“从‘玩转AI’到‘守道育人’”的角度,用教师们熟悉的教学场景举例,分享了AI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关键要点,让“技术服务于育人”的理念深入人心。



除了理论分享,本次论坛还组织全体参会代表前往参观硚口区2025年“全国科普月”科技环境教育成果展。展区内,智能实验设备、学生科创作品、AI教育应用案例等琳琅满目,参会代表们兴致勃勃地驻足观看、动手体验,直观感受硚口区在科技教育领域的丰硕成果。



教学研讨环节更是将论坛氛围推向高潮。华师附小南湖校区的郑杨帆老师,借助基于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的“附小智脑”AI工具,现场执教了五年级科学课《抵抗深海压力》。课堂上,AI工具不仅辅助郑老师快速生成教学资源,还通过教师的数字分身帮助学生设计探究实验,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深海压力”这一抽象概念,展现了AI赋能科学课堂的生动实践。





课后,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千禧城小学校长刘峥担任主持人,三位专家:武汉市教科院小学科学教研员易传发老师、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小学科学教育专业负责人杨梅教授、武汉市教育局智慧教育工作专班核心成员马涛老师,以郑杨帆的课为例围绕论坛主题展开对话。三位专家深入探讨了AI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方法,并与在场教师互动交流,解答实践困惑。精彩的对话与独到的见解,赢得了与会代表的阵阵掌声。



这场论坛不仅是一次教育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教学实践的启迪。它让在场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清晰地看到:在AI赋能教育的浪潮中,小学科学教育正打破传统教学边界,迎来“技术与内容深度融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协同推进”的全新变革。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AI技术将持续为科学教育赋能,推动更多创新课堂的诞生,为培养具备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 END ——

  图文:孙佳妮 
  编辑:欧阳平
  初审:冯 莉 吴 娜
  终审:刘 峥 陈梅林


识别二维码向校长反馈您的意见或建议校长信箱
善言敏行启智 思辩 润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赋能科学教育 共探课堂融合新未来——2025年小学科学教育论坛在我校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