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成功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植物育种培训班
作者:微信文章9月16日至30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植物育种培训班在兰州大学成功举办,培训班由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国家“111”创新引智基地联合主办,共有来自澳大利亚、英国、埃塞俄比亚、意大利、肯尼亚、新西兰、孟加拉国、苏丹、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尼日尔、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卢旺达、南非和中国等“一带一路”国家的130余位专家、学员参加了培训。
15天的培训课程,由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拉筹伯大学German Spangenberg 教授,国际草种子组织前主席、新西兰可耕作农业基金会高级研究科学家Phil Rolston博士,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院长王增裕教授,中国国家高端项目外国专家、兰州大学萃英讲席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Zulfi Jahufer教授,兰州大学教授、Grassland Research执行编辑Cory Matthew教授,国际家畜研究所(ILRI) 牧草改良组主任Chris Jones博士,英国农业食品与生物科学研究所农业研究站负责人Gillian Young教授,意大利动物生产和水产研究中心研究主任Paolo Annicchiarico博士,新西兰农业研究所高级研究科学家罗东文博士,英国皇家植物园研究主任 Maria S. Vorontsova教授,国际家畜研究所Abel Teshome Gari博士,以及兰州大学张吉宇、刘志鹏、胡小文、谢文刚和刘文献教授等共16名来自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意大利、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中国等国知名专家进行授课。
培训内容涵盖了“作物和牧草的应用系统生物学和预测育种、禾本科植物分类识别及分子进化、表型组技术、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数量遗传学在育种中的应用、植物微生物共生体育种技术、常规育种技术和分子育种(分子标记、转基因、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和Ai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种子生产和质量控制、植物育种领域研究规划与论文发表经验”共九个专题。
此外,还包括学员田间实践、实验室实验以及关于统计分析、DeltaGen和基因组学相关软件的上机操作。
期间,学员们赴榆中校区温室、农业农村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兰州)、甘州草种创新野外试验站、甘肃前进集团奶牛场工业区和优质饲草生产基地、张掖市国家玉米种子产业园等考察和观摩学习。
经过培训,学员们进行了育种计划书演示,展示了培训的学习成果。
9 月 29 日培训班闭幕,授课专家和学员参加闭幕式,闭幕式由张吉宇主持。闭幕式上播放了第二届 “一带一路” 国际植物育种培训班专题视频,学员代表 Shirin Aktar、教师代表Zulfi Jahufer先后发言,颁发了结业证书、优秀学员和优秀志愿者证书等。
闭幕式上,兰州大学与巴基斯坦信德农业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据悉,兰州大学作为主要发起单位,将组织培训班参与国的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共同成立“一带一路” 植物育种联盟的倡议,旨在构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长期跨国合作机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