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10-2 19:56

【教学教研】聚焦AI赋能,携手集备提效——2025年“AI+智慧教育”英语线上五校联合备课

作者:微信文章

智慧互联研无界,AI赋能启新程。为深化“AI+智慧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2025年9月26日,美侨教育集团组织旗下五校英语教师团队云端相聚,开展线上联合备课活动。本次备课以七年级英语Unit 2 More than fun--“Talking about hobbies”主题为核心,通过说课展示、评课研讨,共探AI与英语课堂的深度融合路径,为后续教学实践筑牢基础。














一、说课展示:深耕教学设计,解锁AI教学新场景



(一)蔡萌老师:U2-Understanding ideas深度说课

美侨蔡萌老师以“Rock Music Meets the Erhu”语篇为载体,从五大维度呈现兼具文化与技术温度的英语课设计。

单元主题“Talking about hobbies”属“人与自我”“人与社会”范畴,核心是用英语谈爱好、感知积极影响;语篇以祖孙融中西音乐登艺术节舞台为主线,传递跨文化理念,语言含there be句型与动作描写。内容围绕“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设四类目标,贴合七年级认知;学情从语言回顾、小组经验激活、多模态体验引导三方面,为语言输出铺垫。

课程采取“学前-学中-学后”闭环模式,学中用PWP模式进行:Pre-reading通过AI视频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While-reading 详细分析文本信息,学生独立完成思维导图,捋清文本结构框架;Post-reading 学生能够根据板书或已完成的思维导图复述本篇故事内容及爱好报道+开放AI答疑。

AI在课堂上的应用除了辅助备课与拓展资源,还以3D动画还原演奏场景、生成教学图片,让文本可视化,丰富素材,以及给学生生成个性化的答疑。







(二)黄美琪老师:U2-Starting Out教学梳理



海口市第七中学黄美琪老师线上分享七年级该课时,聚焦“谈爱好”能力,为后续学习铺垫。

课程以“激活兴趣-拓展认知-实践输出”推进:导入借活动图片+情绪分析引“hobbies”,深化让学生匹配名人与爱好并验证,实践通过提问、对话练习(给范例)、分析好处巩固表达。

线上教学用多模态资源补互动不足,兼顾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确保语言输入输出深入。





二、评课研讨:碰撞思维火花,明确AI实践方向



说课结束后,五校教师围绕教学设计展开热烈研讨,既有肯定与点赞,也有针对性建议,更聚焦“AI如何落地英语课堂”的核心问题,形成共识。





(一)本校教师:细化设计,优化AI应用



范文萍老师建议在“Post-reading”环节升级AI应用——结合语篇“祖孙音乐合作”的故事,设计“学校广播站采访”任务:用AI生成采访者角色,围绕文本设计问题,让学生以“故事主人公”身份回答。这样既能让学生内化文本内容,又降低“角色扮演”的实操难度,适合线上线下多场景开展。

黄银老师提出可简化思维导图梳理逻辑——围绕“男孩是摇滚乐爱好者”“爷爷爱拉二胡”“中西音乐融合”三个核心问题构建“问题链”,再配套设计“活动链”,让学生能快速抓住文本主线,提升课堂效率,这一思路也呼应了学校上学期的教学实践经验。

郑健怡老师强调“读前激活”的重要性——建议在“Starting Out”与“Understanding ideas”衔接时,先让学生分享个人爱好,再关联后续语篇内容,让学习更具代入感;同时可聚焦文本中的动词(如“rush into”“smile at”),引导学生分析祖孙的情感变化,结合课本“Learning to think”板块,深化“爱好带来积极影响”的主题理解。





(二)他校交流:聚焦AI落地,共探优化路径



海口市第七中学的邢敏云老师,在交流中围绕“Rock Music Meets the Erhu”这一主题的备课思路提出对新思路的肯定。她提到,常规教学中常以“演出呈现”来直观体现活动的成功与否,但黄美琪老师的设计可以突破这一浅层框架——将“中西音乐融合”的内核,进一步延伸至“新时代背景下新老两代人的协作”层面。邢老师认为,这一立意提升是具有价值的:不仅让音乐教学跳出了单纯的技艺传授,更以文化为纽带,让学生在感受跨风格音乐碰撞的同时,理解代际协作的意义与文化传承的责任。这种教学设计对拓宽学生生活视野、塑造长远事业格局,深化认知维度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值得各校在教学实践中参考与借鉴。

海口市第九中学的陈丽芬老师,则结合本校教学推进中的实际需求提出疑问。她提到,学校正着力推进AI相关教学改革,此次参与交流正是希望向优秀学校与教师学习经验。她的核心困惑聚焦于AI教学的落地实践: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如何才能清晰凸显AI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的独特优势?陈老师坦言,观摩的两节课中虽融入了丰富的AI应用,但仍需进一步明确“哪些教学场景是AI能实现、而传统教学无法替代的”。只有找准这一核心差异点,才能避免技术应用流于形式,真正让AI为教学提质增效,助力“数能建设”落到实处。她想要询问美侨的各位老师有没有真正应用AI、把AI当做一件称手的工具的有效方法。



      



我校科组长郑健怡老师针对陈老师的问题解答AI在教学中可以有的优势——结合本次备课案例,提出两点落地方向:一是用AI生成“采访者”“对话角色”,辅助口语练习,解决“学生不敢说、没人对练”的问题;二是借助AI配音生成模拟对话,创设真实交流场景,让语言学习更具沉浸感。



(三)海南华侨中学长彤学校:关注细节,完善实践方案



海南华侨中学长彤学校备课组长全琳老师在研讨中提出建设性意见:一方面,当前部分环节设计偏简单,需进一步细化实操步骤,让教师明确“每一步如何教”;另一方面,课本配套的思维导图可进一步完善,补充“爱好影响”“文化融合”等维度,让梳理更全面。同时,她也抛出核心探讨点——AI与英语课堂的融合场景可更灵活,无论是导入、课中练习还是课后巩固,均可尝试嵌入,关键是结合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切入点,确保技术与教学不脱节。





尾声:AI赋能,共赴英语教学新未来



本次线上联合备课,不仅是一次教研活动的成功开展,更是美侨教育集团探索“AI+英语教学”的生动实践。从“中西音乐融合”的文化课堂,到“谈论爱好”的基础语言课,从多场景AI应用设计,到深度的评课研讨,五校教师以智慧碰撞打破空间限制,让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为英语课堂注入新活力。

未来,集团将继续以“联合备课”为纽带,推动AI在英语教学中的常态化、高效化应用,让课堂更有趣、更高效、更具温度,助力每一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提升能力、拓宽视野,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编辑 | 汪之囡、张腾尹

图片 | 郑健怡、汪之囡

校对 | 范文萍、张佳蕾、梁韵聆

审核 | 郑健怡、吴运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学教研】聚焦AI赋能,携手集备提效——2025年“AI+智慧教育”英语线上五校联合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