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10-2 22:09

AI提示词| 定义提示词语法的描述性规则

作者:微信文章
其实在我们与AI沟通时,是需要为与AI的对话沟通建立一套清晰、可靠的规则,一套属于提示词的“语法”。




传统语法描述是我们人类之间如何有效组织语言,但提示词语法,描述的是人与机之间如何实现精准协同,是确保我们能从A点(想法)可靠到达B点(AI产出)的导航图;如果我们掌握这套法提示词的语法,在应用AI就不是“祈愿者”了,而是转变为胸有成竹的“建筑师”。




01句子成分:构建清晰的指令骨架




我们的语言是靠“主谓宾”来搭建句子,在提示词中,我们将其重构为 “角色 、任务、对象、限定”。




模糊的“祈愿式”提示词:

写一份产品发布新闻稿;(AI会自由发挥,结果不可控)




精准的“语法式”提示词:

【角色】请你扮演一位科技专栏的资深记者(主语)

【任务】撰写一篇(谓语)

【对象】关于全新智能手表的(宾语)

【限定】新闻稿,稿件需面向年轻职场人士,突出其续航与健康管理功能,风格需专业且充满活力,字数在500字左右。(补语)




02 结构单元:从零散词汇到整体框架




我们的语言有“词、句、篇”的层次,提示词也同样遵循 “要素、指令、框架” 的结构。




1:要素:零散的“积木”

商务报告、数据可视化、简洁(这是起点,但无法独立完成任务。)




2、指令:完整的“句子”

生成一份包含数据可视化图表的季度商务报告。(这是一个可执行的最小单元)




3、框架:结构化的“剧本”

背景:本公司第三季度在华东区销售额提升15%,但客户满意度下降5%。

任务:制作一份给管理层的汇报PPT大纲。

内容要求:

第一页:核心业绩数据对比图表;

第二页:客户满意度分析;

第三页:改进建议与下季度目标。

风格:

专业、简洁、以要点形式呈现

这才是处理复杂任务的正确姿态,提供结构化的“剧本”,而非零散的“台词”)




03 逻辑衔接:从静态命令到动态工作流




我们的语言有很多关联词,“因为-所以”、“然后-但是”来连接思想,其实提示词则使用更强大的 “流程控制器” 来构建动态工作流。




顺序控制:首先,总结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然后,用三个关键论据支持该观点;最后,提出一个反方观点并进行简要反驳。




条件判断:如果用户查询的是技术问题,提供详细的步骤指南;如果用户查询的是概念解释,则用比喻和例子进行科普。




迭代优化:这是第一稿,请基于以下几点进行优化:1、让开头更具吸引力;2、在第三部分增加一个案例;3、使结尾的呼吁更有力。




04 语用原则:从机械指令到有效协同




语用原则是关乎我们与AI协同的“情商”,确保沟通顺畅无误。




1、提供语境,而非假设:

错误示范:解释一下“内卷”。(AI可能给出学术或社会学的不同解释)

正确示范:(在职场沟通的背景下)向一位外国同事解释中文“内卷”这个词的含义。




2、预判歧义,提前设防:

错误示范:给我几个营销方案(数量、类型都不明确)

正确示范:为我们的新式茶饮店提供3个针对大学生群体的、预算在5000元以内的线下营销活动方案。




3. 拥抱迭代,持续校准:

我们可以将AI的输出视为“初稿”,而非“终稿”,一次不成功,不代表失败,而是意味着我们需要用更精确的“语法”去校准它。




我们如果能掌握提示词的语法,具备AI的思维方式,才能让我们系统地解构一个复杂任务,清晰地表达核心意图;精准地控制AI的产出结果;我们可以将在学生时代学到的语法知识应用到AI提示词的创作之中,来构建我们精准的创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提示词| 定义提示词语法的描述性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