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创投观察丨2025 Q3:热度未退,资本正押注“确定性”
作者:微信文章在2025年的AI融资版图中,“泡沫”与“繁荣”这对旧日孪生词汇,正逐渐被“结构化重构”与“确定性投资”所取代。过去那种“一招押通用、通吃全赛道”的时代正在退潮,资本的目光更精准地锁定了技术护城河明确、商业模型跑通的项目,从模型到底层设施,再到千行百业的场景落地,AI创业进入“重构信任”的新阶段。
AI创投观察系列文章,基于硅谷科技评论(SVTR)AI创投库的多维数据与趋势追踪,系统梳理了全球AI市场的最新融资结构——从三层技术栈的资金分布,到初创企业的代际与地理特征,再到VC机构的投资策略与创始人谱系演化。对于关注AI产业中线机会的创始人与投资人而言,这不仅是一份动态的市场指南,更是一幅理解未来技术变现逻辑的路线图。
一、全球AI融资市场概况
热度不退、结构分化——增量回到“能跑通商业+能形成壁垒”的赛道与公司。
2025 Q1 的峰值 $1,078 亿主要由模型层超级轮驱动;Q2 正常化回落;Q3 量增价升,市场韧性强。
事件数高位运行与金额再度回升共同说明:风险资本并未离场,而是在“追确定性”的前提下更理性分配。
事件在应用、金额在模型,结构分工愈发清晰。
应用层长期贡献约 75%–80% 的事件量,是市场热度与需求外溢的直接体现。
模型层、基础层事件数相对稳定,更多呈现“少量大额”与“技术/产能型”的节奏。
模型层由极少数巨额轮拉动峰值,应用层则用持续面广的中等规模轮托起增量。结构上看:“金额看模型层,增量看应用层”——资本对底层/模型的超级项目保持下注,而业务落地与商业化推动了应用层的持续吸金。
2025 Q1 模型层出现超大单季峰值 $819 亿,随后两季回落,但体量仍显著高于基础层与应用层。
应用层资金自 2024 Q4 起稳步抬升,在 Q3 继续保持高位;基础层保持温和上行。
二、AI初创公司融资画像
应用层:501 起 —— 生态广度最大,覆盖最多细分行业。
模型层:74 起 / 金额最高 —— 少数巨额决定总额弹性。
基础层:64 起 —— 资金随“算力/数据”周期波动。
2.1 基础层:资本仍围绕“供给侧瓶颈”配置:先算力,再数据,最后前沿算法
算力为绝对核心(事件 ~43、金额占比最高),接近基础层资金的主要来源。
数据次之(~23),围绕数据生产、治理与质量提升。
算法占比极小,多为前沿探索。
2.2 模型层:底座(大模型)吃资金,生态(Agent/垂类)堆事件
大模型:事件少(~10)但金额遥遥领先,继续吞噬大单。
智能体(~28)与垂类模型(~21)事件更活跃、票面中等。
优化/评测数量不多(~11),但成为必备基础设施方向。
2.3 应用层:B2B 强场景(降本增效/风险合规/高ARPU)持续吸金,工业与碳中和迎来阶段性窗口
生命科学、企业服务、机器人、金融服务、安全合规居右上(事件多 & 金额大)。
双碳环保事件不多,但单笔偏大,资金密度高。
教育培训、法律服务、国防安防等仍在早期放量。
2.4 创立时间:资金更偏向业务/收入更成熟的一批公司,新批次在堆积势能
≤2021 批次 240 起,对总额贡献最大。
2023 批次 130 起表现活跃;2024 批次 136 起数量多但票面偏小。
2025 年成立的初创 55 起,仍处早期验证阶段。
2.5 地域分布:美国“一极化”格局稳固,其他市场以长尾分散为主
美国 388 起(~61%),占据事件与资金的绝对高地。
中国 64、英国 47、德国 26、法国 10;
其他合计 80,呈分散格局。
2.6 融资规模:少数巨额 + 中额主力 + 小额长尾
$10–$100m 中额轮 326 起,为数量主流。
>$100m 超大额 59 起,但贡献绝大多数资金。
≤$10m 早期轮 220 起,长尾供给稳定。
三、AI投资机构
AI 投资进入“早期广撒网 + 龙头重仓”并存的新常态:YC 提供海量早期供给,美元头部 VC 与产业资本在中后期形成强力承接。前十以北美机构为主;同时可见产业资本(Nvidia)与加速器/VC并行活跃。
Y Combinator(≈40 起)遥遥领先,持续以小额多笔主导早期 deal flow。
第二梯队:General Catalyst(≈25)、Andreessen Horowitz(≈22)、Insight Partners(≈20)。
第三梯队:Lightspeed(≈16)、Sequoia(≈15)、Khosla Ventures(≈15)、Nvidia(≈13)、Accel(≈13)、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14)。
四、AI创始人
AI 创业的人才管道呈“Big Tech 主干 + 学术侧并行”,工程落地与科研前沿双轮驱动。
Google遥遥领先(≈38–40),Meta、Microsoft分列二三(≈25–30、≈24–26)。Amazon、Intel紧随其后(≈16–20),体现大厂工程与平台经验的强供给。
MIT、Stanford、Cambridge、UC Berkeley等学术机构亦占一定比例,表明学术转创路径活跃。
McKinsey等咨询背景占比不高但在商业化与 go-to-market上具补位价值。
湾区与波士顿走廊仍是 AI 创业的“人才蓄水池”,名校校友网络对早期组队与募资有显著正外部性。整体呈现“美校主导,英/中顶校补充”的人才来源格局。
Stanford居首(≈55),Harvard次之(≈40+),MIT第三(≈30)。
Columbia、UC Berkeley、UPenn/Wharton构成第二梯队(≈14–22)。
Oxford、Cambridge、IIT、清华等非美顶校存在感稳定,但体量明显小于美校。
五、AI融资案例 Top 10
2025 Q3AI Quarterly @SVTR.AI二级分类公司名称成立时间成立地点主要业务金额
(亿$)模型层-大模型Anthropic2021美国旧金山专注于安全可控通用人工智能研究与产品(Claude 等)130模型层-大模型xAI2023美国旧金山扩展其基础设施和 Grok 聊天机器人100模型层-大模型Mistral2023法国巴黎构建大语言模型20模型层-大模型Thinking Machines Lab2024美国旧金山为研究人员和定制模型构建者提供开源人工智能工具20基础层-算力Nscale2024英国伦敦建设面向AI算力的数据中心11应用层-机器人Figure2022美国加州圣尼维尔开发用于工业与家庭任务的人形机器人10基础层-算力PsiQuantum2016美国加州帕洛阿尔托容错型光子量子计算机10基础层-数据Databricks2013美国旧金山数据与AI平台(数据湖仓等)10应用层-开发者Reflection AI2024美国旧金山面向编码的通用人工智能工具10应用层-双碳环保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2018美国马萨诸塞州Devens开发商业聚变发电厂8.63
SVTR AI创投平台 · 入驻申请
硅谷科技评论(SVTR)长期连接 全球 10W+ AI 专业人士、5K+ 创业公司、1K+ 投资机构。
为了更精准地对接资源,我们正式开放 SVTR AI创投平台入驻申请:
投资人可获得优质 AI 项目 Dealflow、跨境投融资机会、闭门交流活动;
创始人可参与融资路演、获取对接资源、进入全球创投数据库;
所有成员都将享有 SVTR 精选内容、行业趋势与社区支持。
这是进入 SVTR 核心网络的唯一入口。请填写以下表单,我们将在 3–5 个工作日内审核并邀请合适成员入驻。
硅谷科技评论(SVTR.AI)依托AI创投库、AI创投会、AI创投营 和全球投资网络,打造由数据驱动的AI创投社区。添加微信【pkcapital2023】或访问SVTR.AI,发现更多机会与内容。
交易精选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