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10-22 19:18

AI炒币大赛:为人类设计的游戏规则还匹配人类设计的新物种吗?

作者:微信文章



最近,一场“AI 炒币大战”刷屏了科技和金融圈。这场被命名为“Alpha Arena”的实验可不是模拟盘,而是真金白银的实战:DeepSeek、Grok、Gemini 和 GPT-5 等几大主流 AI 模型,各持 10,000 美元真实资金在加密货币市场自主交易。

结果令人大跌眼镜。被寄予厚望的 GPT-5 和 Gemini,因过度杠杆和频繁交易,几天内就遭遇了“清算”式暴跌,亏损一度高达 60% 以上。

反而是具有量化交易背景的 DeepSeek起手就一骑绝尘,在头两天一度斩获接近 40% 的惊人收益。不过好景不长,根据最新战报,DeepSeek 的巨额利润在市场波动中“大幅回撤”,其累计收益率从接近 50% 的峰值迅速缩水至 10% 左右。

这场游戏的看点和戏剧性,并不在于谁赚谁亏了,而是AI的“思考方式”,好像也和人类一样有着巨大的差异。有的 AI(如 Gemini)像焦虑的散户一样频繁交易,最终导致巨额亏损;而有的(如 DeepSeek)则像冷酷的量化老手,凭借严格一阵骚操作,令人印象深刻。

不过,除了这些看点之外,一个更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当这些被视为“绝对理性”的 AI,与那些早已潜伏在市场中、能在毫秒间嗅到价差并完成套利的高频交易(HFT)机器人程序 ,大量涌入一个原本由充满“非理性”情绪的人类主导的市场时,会发生什么?

这不再是简单的竞争,而是一场“新物种入侵”。当人类的反应速度(秒级)面对机器的反应速度(毫秒级)时,当一个市场不再奖励深刻的洞察,而是奖励那快了3毫秒的光纤电缆时 ,


这套为人类设计的市场规则是否还适应发展的需要?它是否已从一个价值发现的场所,沦为一个纯粹的速度赌场?是否将迎来一场崩盘然后被重新设计?

这种对规则的根本性质疑,正是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尔文·E.罗斯 (Alvin E. Roth) ,在他的新书《匹配》一书中所要揭示的核心。罗斯毕生研究的,就是那些决定“谁能得到什么”的“看不见的规则” 。

罗斯指出,资源分配不仅仅由价格决定,还依赖一整套规则与制度,理解这些隐形机制,你才能从被动的参与者,转变为洞悉规则的聪明玩家。

他告诉我们,市场不是抽象的,而是可以被“设计”的。而一个糟糕的设计必然导致市场失灵。罗斯在书中精准地指出了我们当下面临的困境——“太快”。当速度压倒了质量,市场就已“错配” ,并可能引发灾难性的“闪电崩盘”。


AI 的入场,毫无疑问将加剧这种危机。

相关阅读:AI基金经理打败93%的人类对手,1360亿美元量化大佬低下头颅






看懂稀缺资源的分配逻辑

在经济学的经典叙事中,市场常常被描绘得近乎完美。19世纪的里昂·瓦尔拉斯(Léon Walras)提出过“拍卖人”的假设:市场中有一位虚拟的拍卖人,他不断调整价格,直到供给与需求自动平衡。

在这种设定下,经济学家不需要去操心资源如何分配,因为“看不见的手”会引导市场达到最优状态。这样的市场被称为商品市场。

但是,现实世界从未如此简化。许多涉及生命、教育和机会的关键领域,不能用价格解决。肾脏买卖在法律和伦理上都被禁止,公立学校的入学不能像商品那样拍卖,地铁票也不能随意涨价,大部分人的爱情和婚姻也不是明码标价。

这样的市场,被称为匹配市场。它们不依赖价格来分配,而是买家和卖家的一一匹配。也正因为如此,它们更容易出现失灵:要么效率低下,要么不公平,有时甚至完全失灵。

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尔文·E.罗斯正是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的代表人物。他与合作者一同开创了市场设计(market design)这一新兴领域,将经济学家的角色,从抽象的理论家转变为制度工程师。

传统经济学往往研究价格机制的力量,而罗斯强调:市场不仅仅是价格。

在现实生活中,市场的设计决定了人们能否实现愿望。一个市场的好坏,不在于它是否抽象地满足供需平衡,而在于它能否稳定、可靠、公平地为人们创造匹配。




在这本书里,罗斯带领我们走进市场设计的世界,展示经济学如何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罗斯提出,市场之所以会失败,常常不是因为人性贪婪或理性不足,而是因为市场机制存在缺陷。他在书中总结了四类典型的“受挫欲望”。

第一类是“太早”,市场提前瓦解。美国法官和法学院学生过早签约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美国历史上先到先得的“土地抢占潮”。

第二类是“太快”,速度竞争取代了质量竞争。在金融的高频交易市场里,赢家不再是掌握最好信息的人,而是掌握最快算法和最先进设备的人,社会因此付出巨大代价。

第三类是“拥堵”,市场的沟通迟缓,匹配迟迟无法完成。纽约在公立学区招生改革前,学生和学校需要反复沟通,三轮下来仍有数万人无学可上,制度的拥堵使整个系统陷入瘫痪。

最后一类是“不安全”,即缺乏信任与保障。在缺乏契约执行保障和信誉机制的情况下,人们担心受骗,不敢说出真实的偏好,也不敢进行诚实的交易。

这些失败告诉我们:市场不会自动完美运作,它需要有意识的、精心的制度设计,才能保证高效与公平。

相关阅读:尖峰报告:稳定币到底是一场怎样的财富大转移?




赚钱快与慢:为什么金融市场每秒结算一次?

速度可以让市场繁荣,也可以让其崩溃。在一个厚实的市场,速度能够帮助参与者快速评估并处理大量潜在交易,但是市场运行得太快也会让其效率变差。

让我们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与纽约证券交易所为例。

投资者都可以投资于构成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 500 家企业,该指数广泛用作衡量美国股市整体表现的重要指标。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一只名为 SPY 的标普 500 指数交易型基金轻松进行投资。而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投资者则可以通过购买名为 ES 的标普 500 指数迷你期货合约来建立类似的持仓。

SPY 和 ES 的市场非常厚实,具有高度流动性。每天都有数百万份期货合约和交易型基金份额在市场中成交。在交易时段的任何时刻,甚至在每一分钟内,买方都能轻松找到卖方,卖方也能迅速找到买方,竞争因此十分激烈。

但是,当竞争被压缩到毫秒级时,市场的规则就被重新改写了。




一个在人类时间尺度上看起来厚实的市场——在短短一秒钟内就能有数百次交易机会——在计算机眼中却可能显得相对稀薄。一毫秒一毫秒地过去,却没有任何交易发生,最高出价和最低要价也没有变化。

同样重要的是,芝加哥价格变动的消息需要几毫秒才能传到纽约交易者那里(SPY 和 ES的价格几乎同步涨跌)。这几毫秒的延迟意味着,在这段时间里,有人可以利用信息延迟,在一个市场低价买入,在另一个市场高价卖出,从而套利。

要靠这种方式赚钱,交易需要有多快?

2010 年以前,芝加哥与纽约之间的市场消息传输依赖沿公路或铁路铺设的电缆。2010 年,一家电信供应商斥资数亿美元,铺设了一条高速光纤电缆。这条新电缆线路更直、传输时间更短,将信息和交易指令的往返传输时间从 16 毫秒缩短到了 13 毫秒。这 3 毫秒的差距,意味着只有使用这条新电缆的交易者,才能通过芝加哥和纽约之间的瞬时价格差来获利。

由于电子订单簿——金融市场设计中的关键元素——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则,谁先下单,谁就能成交。而抢先一步所带来的利润非常可观。

相关阅读:最后的经济学:传统经济学的七大致命谎言与AI认知的七宗谬误



《大空头》剧照

当然,更快的交易者能赚更多钱,这本身未必是个问题。但目前,越来越快的线路反而让市场运作变得更糟,甚至损害了其他交易者的利益。

高频交易会加剧市场的不稳定性。一个广为人知的案例是 2010 年美国股市闪电崩盘事件, 当时ES 期货和 SPY交易型基金的高速交易被认为是诱因之一。在短短 4 分钟内,ES 期货、相关的 SPY 基金,以及指数中的大量股票价格突然下跌了几个百分点(在没有重大消息的情况下,这是非常剧烈的波动),而后又同样迅速地反弹。

调查指出,这次闪电崩盘事件源于高速计算机算法之间的交易。交易速度之快,已超出人类监管的能力范围,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失控,等人们反应过来时,剧烈波动已经发生。

这次闪崩之后,市场更加混乱,订单积压以及记录错误的时间戳使人们难以分辨哪些交易实际上已经完成。甚至连一些市场计算机的反应速度也被高速交易员远远甩在了后面。

埃里克· 布迪什与彼得 · 克拉姆顿、约翰 · 沈提出了一项简单的金融市场机制改革建议,以应对这一日益加剧的危机,恢复价格竞争,使交易者无须争分夺秒地获取信息。他们提议放弃“先到先得”的连续交易机制,改为每秒仅成交一次的交易形式。

在新提议的市场设计中,因为每秒(看似短暂却令人煎熬的 1000 毫秒!)只完成一次交易,所有报价将在这一秒内被集中汇总。

交易将在供需平衡的价格上达成,由在该价格上提交报价的交易者成交。换句话说,交易不再优先给予反应最快的交易者,而是分配到出价最高的买方和要价最低的卖方。

在每秒只交易一次的市场中,从人类的时间尺度来看,没人需要等待太久。即便是可能引发价格波动的经济新闻,也完全可以延迟一秒发布,而不会影响市场效率。这种市场机制还能够简化交易记录的追踪工作,现有的普通计算机就足以胜任。

相关阅读:AI时代的权力流向与Web3的惊天陷阱:预见新的控制型社会




从错配到匹配,成为洞悉规则的聪明玩家

犹太教经典《塔木德》讲述了一位拉比的故事:有人问他:“自创世以来,造物主一直在做什么?”拉比回答:“他一直在做配对。”接着,故事继续讲述:造物主促成姻缘不仅至关重要,而且极为困难,就如同当初摩西分开红海一般。

在经济学中,“匹配”(matching)作为术语,用来描述生活中许多事物的获得过程--我们在选择它们的同时,它们也必须选择我们,只有在双方互相接受的情况下,匹配才能达成。

你不能单方面决定进入耶鲁大学,也不能自己宣布加入谷歌工作,你必须先获得大学的录取通知或公司的聘用合同。与此同时,耶鲁大学或谷歌也无法强迫任何人接受他们的录取或聘用。这就像婚姻一样,无法由一方单独决定,必须是双方基于自愿的相互选择。

通常,匹配需要一个结构化的环境,通过一些申请和筛选过程,使各方的意愿和选择得以实现。匹配的过程,以及我们如何参与其中,决定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重大转折,以及许多微小的节点。

匹配不仅影响谁能进入最好的大学,也关系到学生是否能选上最受欢迎的课程、住进条件最好的宿舍。大学毕业后,它决定了谁能获得最理想的工作机会,谁拥有最佳的晋升空间。匹配有时甚至是生命本身的守门人,它可以决定哪些重症患者能够接受稀缺的器官移植。

即使是天作之合的匹配,也需要借助市场来实现。市场,就像一段爱情故事,始于欲望。它塑造并满足这些欲望,也促成了买家与卖家、学生与老师、求职者与招聘方的配对,甚至还能为寻觅爱情的人牵线搭桥。




过去,经济学家的研究重点多放在商品市场及其定价机制上对匹配问题的关注则相对较少。在商品市场中,买方可以自主决定想要购买的商品,只需考虑自己是否负担得起。

比如,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购买100 股 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股票时,买方无须担心卖方是否会选择自己,也无须提交申请或与卖方协商。同样,卖方也不必主动向买方推销。这样的市场依靠价格机制运作,通过供需平衡将买卖双方连接起来。换句话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是价格决定了谁可以买卖。

但在需要匹配的市场中,价格的运作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商品市场。上大学可能花费不菲,并非所有人都能负担得起。

这并不是因为大学像商品市场那样,通过不断提高价格,直到只剩少数能支付学费的人入学,以实现供需平衡。尽管优质大学的学费较高,它们仍会尽量将学费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以吸引尽可能多的学生申请,并从中挑选优秀者。

此外,大学并非单方面决定哪些学生最终入学就读,它们也需要吸引学生选择自己。因此,学校会通过组织校园参观、提供优越的设施、发放助学金与奖学金等方式,争取那些手握多份录取通知的学生最终选择自己。

同样,许多雇主并不会仅仅通过降低工资来筛选求职者,直到职位被足够数量的绝望求职者填补。他们更看重的是那些资质优异、全情投入的员工,而非成本最低的员工。

在职场中,雇主和求职者之间的吸引力往往是双向的:雇主提供优厚的薪资、福利和晋升机会,而求职者则须展示自己的热情、资历和能力。大学招生与劳动力市场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恋爱与婚姻--它们都是双向匹配,都在寻找并吸引合适的对象。当价格无法完全决定有效分配时,正是市场匹配机制发挥作用的时刻。

相关阅读:使用AI的正确姿势,不是破局,而是做局




有的匹配与金钱无关。

尽管肾脏移植的费用高昂,但金钱并不能决定谁能获得肾脏。众所周知,买卖肾脏进行移植是非法的。同样,机场起降时段虽然涉及一定费用,但费用并不是决定谁能获得不同时段的唯一标准。公立教育的入学机会也不是通过定价来分配的,纳税人为学校提供资金支持,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免费接受教育。

许多人厌恶用金钱来决定谁能获得肾脏,或谁能进入一所热门的公立幼儿园。当肾脏资源极度短缺,或顶尖公立学校的学位长期供不应求、无法满足所有需求时,稀缺资源必须通过某种匹配机制来进行分配。

绝大多数市场以及市集的运作介于“看不见的手”与“五年计划”之间。市场经济之所以不同于计划经济,是因为除了市场参与者本身,没有任何人能够决定谁获得什么;同时,它也不同于毫无限制的自由放任,因为市场参与者在进入市场时,已经知晓市场规则的存在。

拳击之所以能从斗殴演变为一项体育运动,正是因为第九代昆斯伯里侯爵约翰·道格拉斯支持了一套以他名字命名的规则。这些规则使拳击变得足够安全,既能吸引参赛者,又不会影响比赛结果。

同样,无论是像纽约证券交易所这样的大型市场,还是像社区农贸市场这样的小型市集,都需要依照规则运作。这些规则不断优化,以提高市场效率,并构成了市场设计。


“设计”既是名词,也是动词。即使是规则演变缓慢的市场,也有自己的设计,尽管可能并不是人们有意识规划而成的。

互联网市场的规则极为严密,因为线上市场的运行必须通过软件将规则形式化。如今,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我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接入各类市场。

市场之间也是互相连接的:互联网市场依赖无线电频谱市场的支持,正是无线电频谱的存在,使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得以在过去只能接收电视和广播信号的地区普及使用、快速发展。

相关阅读:赚钱为什么越来越难?这是我看过的最深刻的一篇




罗斯本人对《匹配》的推荐:一种看待市场的新方式

对我来说,经济学一直像八卦一样令人着迷:它揭示了每个人生活和选择的私密细节。它告诉我们在自己的人生中必须做出哪些选择。以及,如果我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又会面临哪些更多的选择。

我希望这本书能为你在现实中遇到的匹配问题提供一些启发。你是否正设法帮助孩子进入一所理想的幼儿园?或者陪孩子一起准备大学申请?又或者你正在寻找一份新工作?我希望这本书能引导你用全新的方式思考这些匹配过程的应对之道。

我也希望它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为什么有些组织运作良好而有些却问题重重。

此外,我想澄清我们常常从政治人物口中听到的关于自由市场的那些过于简单化的说法。究竟是什么让一个市场真正自由地运转?当我们谈论自由市场时,我们并不是在说一个毫无规则、人人各行其是的混乱场所,而是在说一个因拥有良好设计规则而运作高效的市场。

一个能够自由运转的市场,就像一个能顺畅转动的轮子:它需要轴心和润滑的轴承。市场设计,正是关于如何提供轴心并持续保持轴承润滑的学问。




最后,我最深的期望是,这本书能像我与植物学家阿维·施米达一起远足时,他为我打开了自然世界的大门那样,带你看见经济世界的全新面貌。

曾经在约旦南部的沙漠里,阿维指着一株干枯木间唯一翠绿的多肉植物问我:“看到沙漠里有一株绿色植物,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我摇了摇头。他脱口而出:“它有毒!要不然早就被吃掉了。”

还有一次,阿维让我把手指深深地插进一株鼠尾草的花里。等我把手指抽出来时,手背上粘了一条花粉线。他解释说,这种花已经进化出一种特别的结构:蜜蜂必须深入花中才能取到花蜜,因此只有体型较大、舌头较长的蜜蜂才有能力采到。这些蜜蜂的背部会沾上花粉,并在下一次拜访相同花朵时将花粉传递出去。

这种植物的花朵与蜜蜂共同进化:花朵提供丰富的花蜜,但只有大蜜蜂才能采集,于是这些蜜蜂也就有了专门采集这种花的动力。这样一来,花粉就更有可能被准确地送到同种植物的另一朵花上(从植物的角度来看,这正是花朵存在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进化充当了人。

经济世界和自然世界一样,充满了令人惊讶的细节。

许多市场的出现,往往是一种类似进化的过程自发形成的,它们通过了反复试验、不断摸索,而不是精心设计出来的。但市场同样可以被设计出来,有时是从零开始,但更多时候是经历了反复试错和重新设计与优化。

相关阅读:比百年大变局更刺激的是,它将被AI压缩在10年内




我们对市场设计的许多认识,以及对市场本身更宏观的理解,都是通过观察市场失灵、思考如何修复它们而获得的。

并非所有市场都能像野草一样自然生长,有些市场就像温室中的兰花一样需要精心培育。例如,一些经过精心培育的互联网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商业模式之一。

就像不同种类的花一样,不同种类的商品、服务之间所属的市场通常截然不同。但同样地,就像不同种类的花朵,即使非常不同的市场也有一些共同点,因为它们都是为了解决相似问题而诞生的。

在研究市场失灵现象的过程中,我不仅得以见证他人生命中的重要时刻,还结识了一群有趣的人。我迫不及待地想把他们引荐给你。经济学触及万事万物,经济学家因此有机会向每一个人学习。而在我参与设计的每一个市场中,都遇到了了不起的合作伙伴。

市场设计为“媒人”这一古老职业赋予了新的意义。请将本书视为我们共同踏上的一段旅程,一次探索匹配机制与市场构建如何发生的旅程。我希望它能为你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帮助你理解这个世界上,谁得到了什么,以及为什么。【懂】






欢迎订阅不懂经知识星球,星球新开主题专栏,个人IP的底层逻辑和顶层设计。经叔将基于多年的品牌策划和广告营销从业经验,结合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以及信息论的前沿理论,从不同的视角来重新定义个人IP。我是不懂经的经叔,国内最早翻译介绍了纳瓦尔的《如何不靠运气获得财务自由》,以及影响了纳瓦尔、中本聪、马斯克等大佬的《主权个人》。不懂经知识星球,众多百万粉丝大V、千万及亿万富翁订阅。专注分享一人企业、一人创投主题,关键词:AI、IP、创投、科技及商业前沿的高杠杆内容。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Pg6gnEwbFXo1PZ2N8ib44lwDp9ibUMOeSqqxz4mCpaB00objgUibbgbMrUZ3uG74XGaFZP8hldLjlJyhCZTsV9Uog/640?wx_fmt=other&wxfrom=5&wx_lazy=1&wx_co=1&randomid=v5il3fa8&watermark=1&tp=webp#imgIndex=1

尖峰报告:AI、加密货币与区块链的末日预言尖峰报告:稳定币到底是一场怎样的财富大转移?如果我现在25岁,我会 All In干这两个方向
未来的硬通货食物链:代码=数据=信息=内容=流量=注意力=货币=资本最后的经济学:1000天内,AI将给人类经济带来不可逆转的相变一块钱顶100万:光速下的通胀与传统经济学的崩塌
15秒成为有钱人:美国版《挖呀挖》及它们共同的成功法则
万字重磅:未来10年财富游戏的金律与金线信息差的本质,根本不在于信息马斯克最新荐文:为什么文化会赢?(深度认知战争、科技乃至自媒体)


         愈懂愈自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炒币大赛:为人类设计的游戏规则还匹配人类设计的新物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