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无法替代人类铁证:我的客户问完AI还要再问一遍我
作者:微信文章“ 你大概也不敢开没有手动模式的智能驾驶吧。”
我前几天收到客户消息,说打算把妈妈在老家的新农合换成省会的社保,再给办一下慢病门诊、买一个当地惠民保补充医疗,这3件事,想问问看我的意见。
紧接着,他附上了他问AI的截图。
我刚想说,这3件事还蛮目标清晰自成一派的,点进去他的截图,发现是AI给出的建议。我这位客户也挺会问问题,我估计没少用AI,他提问的格式我给大家欣赏一下。
“61岁女性,农村户口,有新农合医保,现长期生活在(某省会),有暂住证。血糖高,同时需要关注脑血管指标。如何配置医疗保险,来防控风险,降低可能发生的医疗费用?比如是否把新农合转成省会医保,是否符合条件,如何办理?”
很清晰。忍不住想夸。
大家有没有发觉,会提问其实也是一种能力?三言两语就能把背景现状讲清楚、把自己疑惑的地方总结出来,这种提问无论是问AI还是问真人,都大概率可以得到较为精准的回答。
AI给出的答案,逻辑性还是不错的,从要不要把新农合转成省会医保、是否符合参保条件、如何办理、相比新农合参保好处、补充商业保险建议、行动清单,回复了一个遍,我看了也想夸。
但显然,我的客户并不放心,他似乎是想用AI获得一个大概的方向,然后再由我确认一遍。哈哈,这也很好理解!毕竟AI瞎答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买卖不成仁义在?NO,我没有仁义,甚至没有道德 这篇文章里被我删掉的客户,就用AI对比重疾险产品条款,拿了几个莫须有的点在对比,比空气。
主要是因为AI的运行模式,更像是搜集海量信息-整合信息,但是它欠缺确认来源可信度、辨别信息真伪的判断能力。
就好比它从网上搜保险产品的关键词,从N篇文章里分别看到了ABCDE卖点,它就把他们整在一起。但专业的人会怎么求真?直接看产品条款,这种像产品身份证一样的一手信息源。
昨天还碰到一个某安代理人,跟客户说自己家重疾险,轻症中症都赔100%保额。我给客户指出来这个绝无可能,客户不敢置信,还转发了某安代理人非常笃定的聊天记录给我。
我直接点开代理人发来的计划书,找到产品条款,截图对应位置。这种无需争辩,铁证如山。
你有没有发现,其实犯错这件事不可怕,但当AI/人非常笃定地回答错误答案,让你以为他们回答得100%正确的时候,这件事就变得很可怕。
往往试图打造完美人设,营造“永不犯错、啥事都懂”形象的,只会塌得很快。我甚至经常跟客户说,问题无法100%规避,我只能努力解决问题。
我给问妈妈医疗险的客户,补充了一些信息,因为AI给他推荐的商业医疗险是防癌险/慢病专属医疗险,以及当地的普惠保。
这类推荐比较过时了,存在报销门槛高、比例低、保的病种少的情况。现在以众安为首的一些保险公司出了不需要健康告知的医疗险产品,报销门槛(免赔额)、报销比例会比普惠保高,保障覆盖的范围也会比防癌险(只保恶性肿瘤重度)/慢病专属医疗险多,只免责重大既往症,一般既往症可保可赔,非常适合老年人投保。父母辈、老年人怎么买保险
我给转发某安代理人聊天记录的客户,客观描述了某安产品和我所选产品的优劣势。从客户转发某安计划书的那一刻,我就告诉她,某安的产品不是差的产品,只是重疾单次赔,可以考虑加钱搞个重疾多次责任,以及没有少儿特疾/罕见病额外赔,这些和现在卷生卷死的互联网少儿重疾比起来,保障责任的差距是比较大的,你考虑清楚,是更想要不出错产品、好的服务,还是优秀的产品责任、服务差点能接受。
为什么很多经纪人会骂代理人?在这个案例里也体现了。并非针对任何一家公司,针对的只是这种莫名其妙的“笃定”。
这位某安代理人不仅特别笃定地给错误信息,还非常主观地阴阳其他家保险产品。“价格这么低,问题一定多,别花了钱,反而让保险不够保险。”
你看,他又笃定了,怎么那么喜欢说“一定”呢,客观承认别家也有优劣势不可以吗。就是这种只有他一家最牛b、全世界只有这一家保险能赔到的态度,才会招黑啊!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他,人在视野受限,只能看见头顶一轮月亮的时候,也以为那就是天空的全部了。
可天空是广阔的,世界是多样的。纷繁复杂的信息洪流里,你需要聪明热情、经验丰富的向导,还必须是真人,你才放心。我愿意成为你保险路上的向导,在我写下数以万计的文字,在你对我开口之前,提前完成我的自证。
你好,我是喻天仙。一个有活人感、敢讲真话的保险经纪人。
保险理财咨询、养老储蓄规划,加微信:vic931214(备注:“保险理财咨询”)。
招募保险经纪人,代理100多家保险公司产品,不用上班打卡,不受地域限制,可线上办公、全国卖保险,全职兼职均可,需微信面试,要求:大专以上学历,25-50周岁,积极好学,认可保险和理财,面试微信:vic931214(备注:“应聘保险经纪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