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正在淘汰人类吗?
作者:微信文章我常遇到一些人嘲讽AI现存的诸多弊病,比如引用的信息不精确、给出的答案不是他们想要的,等等。他们的根本心态依然是认为人类在AI面前可以保持战略优势。对于这种情况我想说,“井底之蛙”是个足够有启发性和震慑性的词汇。
如果把AI诞生之前的人类生活方式比喻成一幅画,这幅画主要由三种颜色构成。一种颜色是农业文明,一种颜色是工业文明,一种颜色是互联网文明。AI的诞生颠覆了整幅画。以前我们家长总是说,“学个万金油”专业,到哪里都吃香。我想,大部分人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说万金油,没人比AI更万金油:如今所有学科都与AI做交叉研究了,这意味着在后AI时代,人们过去的路径依赖将完全失灵,我们对人生规划的底层逻辑将被彻底颠覆。
很显然,AI把知识从过去的稀缺资源变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过去旧社会,之所以知识分子拥有如此高的社会地位,是因为知识只被极少部分人掌握和运用,平民老百姓是没有受教育的机会的。几千年来我们潜意识里对“智商”的崇拜,本质上就来源于知识的稀缺性——知识,尤其是高级的知识、专业的知识,是少部分人掌握的垄断性资源。而很多人还没意识到,AI的出现把知识变成了人人唾手可及的普及性资源,因此知识从此不再具有稀缺性。
过去,知识来源于学校。于是我们拼了命读书、卷成绩、卷学历。社会之所以会为文凭买单的底层逻辑也是因为知识的稀缺性。AI时代的到来,让知识变得像风,可以轻易去到任何角落。
以前,穷乡僻壤的学生们接触不到北大清华和常春藤的教授。而现在,AI可以在10秒之内给一个穷学生总结今年刚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的最新科研成果。知识从此不再值钱,不过是一堆信息的堆砌而已。技术革命完全打破了知识垄断,学历贬值是必然中的必然。
过去我们花了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所做的所有努力,都只不过是在做一件事——致力于把人类训练得像工具——算术算得最快、考试分数最高、送外卖送得最快、卖货卖得最多、理性最大化、利益最大化……人们远离了心灵,活得像一台穿着肉体外衣的机器。
然而AI的到来,让人类拼尽全力自我工具化的历史不得不走向终结。送外卖,跑腿小哥能跑得过搭载AI的小车吗?考试?死记硬背?谁能比AI记住更多知识?解方程?AI什么算不出来呢?经商的人还需要口若悬河地卖货?早就实现AI直播了。老谋深算玩心眼?谁能比AI更懂得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决策呢?以前一个人能拿捏另一个人,还可以依靠他玩心眼和运筹的能力,AI时代,人人手机里都装了AI应用,有啥想不明白的事情都能很快问清楚,谁还能坑骗谁?谁还比谁聪明?比谁信息多?
跟AI相比,人类还有什么优势?共情力、哲学式思考的能力、还有情绪!你没看错,后AI时代,连人类的负面情绪都会成为人类的比较优势,因为这是AI不具备的。难以想象吧?人类的认知会被技术革命一而再再而三地打破,直到人类心服口服。两千年前的人类也无法想象后来的我们只用一台巴掌大的手机就能给地球另一端的人视频电话呢。我们的想象力还是太有限了,而万有的宇宙会通过技术革命淋漓尽致地表达她自己,最终不是推翻人类,而是达到人类与科技共生,并且把人类对世界的科学和哲学探索推上新的高度。
以前我们拼命做机器、做工具,以后我们会回到原点:做人类自己。我们最终会发现,使人类区别于动物和冰冷机器的,是那个最hardcore的东西:我们总是爱彼此的,并且我们能够以极高的效率和规模把爱和关怀实践(应用)出来。动物可能有爱,但它们无法像人类一样大规模和高效率地实践它。
还有,我们必须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策略性思考的能力,因为一切机械性重复性的工作很快会被AI取代,而我们是否有能力从知识的海洋中把握问题的根本脉络,变得至关重要,而且会越来越重要。
全面和深度地认识自己是大势所趋。AI就像一位无所不知的顶级军师,有它陪伴,每个人都会获得深度了解自己的能力——然而这个过程在情感上几乎必然是痛苦的。自我认识是一趟虔诚又悲壮的旅程,每个人都会经历内心的地狱然后重生。
学习如何使用AI会变成最关键的技能之一。主动拥抱AI是历史之必然,也是时代给我们每个人出的考题。当你在抱怨AI不好用的时候,你所不知道的是,全球最顶级的AI实验室分分秒秒都在产出新的科研成果,而这些成果投入市场进到寻常百姓家,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真实,人类会不得不回到真实。面对智力上比我们强大千倍万倍的AI,我们还能做什么?当面临一场几乎必输的“聪明竞赛”,人类早晚会找回自己,会不得不面对内心的黑暗和光明。如今的具身智能已经在模拟人类感知物理世界的体验了,心理世界的体验会成为人类区别于AI的显著优势。另外,真实本身就是一种智慧。
深夜随便写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