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10-24 03:35

AI时代高品质全光算力专线研究报告(2025年)

作者:微信文章
一、概述

开源大模型普及推动行业智算应用快速发展。2023年开始,以Llama、QWen、DeepSeek、ChatGLM等为代表的高性能开源模型大量涌现,打破了此前大模型垄断的格局。开源大模型作为驱动智算应用加速创新的核心引擎,以其开放、透明、可定制的优势,大幅降低了行业应用门槛和成本,能够让开发者和企业快速参与到AI研发和应用。企业无需投入高昂训练成本,即可基于开源模型,结合自身行业知识和数据,进行高效的指令微调与领域适配,快速构建用于金融、政务、教育、医疗、工业等行业的场景化、专业化智算应用。

行业智算应用发展催生差异化网络连接需求。随着行业智算应用的爆发式增长,不同应用对网络提出带宽、时延等方面的差异化需求,需要网络感知业务类型并提供差异化连接能力,保障业务最佳体验。金融、政务等数据敏感行业的用户希望数据不出园区,通常采用数据本地存储、云端训练的模式,从云端到园区的网络需要具备Gbps以上大带宽,提供确定性连接,以支撑算力灵活高效调度;同时要具备低时延及高可用率,以保障在分布式智算协同场景下,避免因为时延及异常中断而导致训练效率降低。

高品质全光算力专线为智算应用发展构筑坚实底座。为精准匹配智算应用需求,光网络需要实现从不感知业务类型到精准匹配业务需求的演进,根据业务流量、流向等特征,识别业务类型,分析带宽、时延、可用率等需求,实时按需提供差异化连接。同时,光网络需要提供确定性连接保障能力,避免因为网络拥塞、故障、业务量增多等因素导致连接质量劣化。此外,光网络还需要提供主动运维能力,先于用户投诉主动识别业务和网络隐患,并进行主动优化,实现网络自愈。未来,通过在网络设备、管控系统中构建AI内生能力,进一步加速光网络智能化演进,面向智算应用打造高品质全光坚实底座。

二、行业智算应用提出差异化专线服务需求

(一)金融智算应用

1. 金融智算应用场景

银行全面拥抱AI技术,从客户服务到风险管理实现智能化升级。银行积极构建AI训练平台,集中管理算法模型和数据资产,支持业务部门快速开发AI应用,银行智算应用场景如图1所示。在客户服务方面,AI网点助手和数字人大堂经理广泛应用于业务咨询与智能导览,大幅提升服务效率;在业务运营中,AI理财质检对理财销售的合规性进行智能检测,降低漏检与误检,提升审核准确性;在风险控制领域,基于AI的反欺诈系统可实时识别并拦截可疑交易。

AI网点助手显著提升网点的服务效率和营销精准度。AI网点助手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7×24小时智能应答,能够即时响应90%以上常见业务咨询,如账户管理、产品信息、业务流程等,释放柜员人力。通过对金融政策和产品合规知识库学习,自动同步监管新规动态,基于客户画像进行产品精准推荐,为智能柜台提供自主服务指导。



2.金融智算应用网络需求

AI网点助手以文本交互为主,对时延要求高。AI网点助手进行业务智能应答以文本形式为主,需要进行实时的推理解析,端到端推理延迟需要小于50ms,网络时延要求小于5ms。网点助手一次文本交互约50~100kbps,单网点需同时支持50台以上终端并发,为避免高峰时段卡顿,建议预留5Mbps带宽,确保请求无阻塞。

数字人大堂经理要求高带宽和低时延连接。数字人大堂经理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实时语音交互、人体动作感知分析、面部表情与动作渲染等处理过程,其高拟真性、高实时性、高并发性对网络带宽、时延都提出较高要求。GPU渲染集群通常部署在云端,要保证4K/8K高拟真画质和动态细节渲染,每路需要20~50Mbps带宽,若银行网点同时并发2~4路,总带宽需求可达200Mbps,网管数字人根据网点需求灵活增加,需要专线具备带宽调整能力。实时动作渲染的理想端到端时延要求不大于15ms,图像采集和云端渲染解码约10ms,网络单向时延要求控制在2.5ms以内。

(二)政务智算应用

1.政务智算应用场景

政务智算应用从探索到广泛落地正在快速转变。政务数字化转型初期主要聚焦于办公自动化、政府网站搭建和基础数据库建设等工作,随后建设重点逐步转向打造“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如图2所示。通过大模型等新技术应用,实现智能决策和人机协同治理,推动政务服务智能化升级。在智能化政务客服、智能化交通管理和智能化环境监控等领域,开展智算应用场景的探索,提升政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2.政务智算应用网络需求

智能化政务客服应对热点突发事件,需要提供灵活网络服务能力。智能化政务客服以文本交互为主,对网络带宽及时延要求均不高。以日常政策咨询文本交互为例,带宽需求小于5Mbps,网络时延控制在500ms内即可满足基础服务体验。网络作为政务服务的关键基础设施,需确保全年稳定运行,可用率应达到99.99%以上的高标准。为防范数据泄露风险,需采用硬管道隔离技术实现物理层面的网络隔离。针对政策发布、集中咨询等可能出现突发或高并发的场景,系统应具备灵活弹性的带宽扩容能力,以应对短期流量高峰,保障服务连续性。



(三)教育智算应用

1.教育智算应用场景

智算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模式。智算应用在教育行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从教学、评估到管理与科研,其应用场景呈现出深度垂直化与全域渗透化的发展趋势。个性化学习平台、智能辅导系统、自动化评估工具和智能监考等技术被广泛采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模式,使得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学习效果。此外,智算也被应用于教学研究和数据分析,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求。



2.教育智算应用网络需求

智慧课堂业务促进学校出口带宽增长。智慧课堂的主要流量,来自学生在多媒体教室,通过云平台收看高清教学直播、点播以及名课录播。每路视频约占用4Mbps带宽,一所中大型学校按照40~50个班级计算,总需求约200Mbps。根据调研显示,75%的学校希望平台出口带宽达到100~500Mbps。直播课堂的实时反馈对时延要求较高,网络单向时延需控制在10~25ms,AR/VR教学等新兴应用对时延的要求更加严格,网络单向时延需小于10ms。



(四)医疗智算应用

1.医疗智算应用场景

医疗行业正积极拥抱智算应用,缓解医疗资源供需矛盾。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诊断辅助、个性化治疗、药物研发及患者监护等医疗领域。AI技术能够帮助医生分析海量医疗数据,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此外,AI辅助诊疗等技术有助于缓解医疗资源供需矛盾,提高医疗体系运行效率,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医疗智算应用场景如图4所示。



2.医疗智算应用网络需求

AI辅助阅片要求大带宽传输管道。AI辅助阅片对网络性能有严格要求,为避免传输延迟影响诊断时效,单例10GB的病理切片文件需在10秒内完成上传,系统接入带宽约需10Gbps。系统端到端交互时延需控制在100ms以内,其中网络单向时延需要小于10ms。网络需具备99.99%以上的高可用率,并采用加密传输与权限隔离机制,防止医疗数据泄露。

(五)公安智算应用

1.公安智算应用场景

AI已深度应用于公安警务的各个环节。AI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警务工作,推动警务模式从“事后追溯”向“防患于未然”转变,加快警务工作向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方向转型。在治安视频防控场景中,智能监控能够实时识别异常行为并及时发出预警,例如对海关反走私、人流车流异常聚集等区域异常入侵的识别与预警。在AI辅助接处警、警务咨询答复和纠纷调解等场景中,智能客服能够全天候解答群众咨询,节省警务工作的人力,提升警务工作效率,增强执法效能和社会治理水平。公安智算应用场景如图5所示。

AI视频监控可以有效提升风险识别与预警能力。AI视频监控对重点监控区域的异常行为进行视频识别和分析,对嫌疑人员和车辆等高风险目标进行跨区域跟踪,锁定其移动轨迹,并判断其行进方向和下一步动作。AI视频监控可快速提取相关人员的面部、衣着、发型和体态等特征,开展识别和关联分析,通过多视频源的多源数据联动,结合多种信息构建目标人群的行为画像,能够有效提升对潜在风险的识别能力和效率。



2.公安智算应用网络需求

AI赋能公安视频监控需要广覆盖、大带宽、低时延的网络。警务视频分析大模型对视频成像质量需求持续提升,为避免传输延迟和卡顿,单个4K/8K摄像头需要20~50Mbps带宽,按照路口四个方向的配置,每路承载专线的带宽需求约200Mbps。在实时追踪、异常预警等应用场景中,网络延迟必须控制在5ms以内,以确保视频流快速回传和AI分析结果快速反馈。由于视频图像数据包含大量敏感信息,因此网络必须部署物理隔离、加密传输以及安全访问控制策略等安全机制,从而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六)文娱智算应用

1.文娱智算应用场景

云网吧加速推动上云数字化转型。文化和旅游部在《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上云行动工作方案》中,要求加快推动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存储上云”“算力上云”等上网服务行业云服务新模式,助力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网吧上云后,本地主机系统的CPU和GPU将迁移至云端进行集中部署,本地仅保留鼠标、键盘、显示器等外设。瘦终端会将鼠标、键盘的操作采样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云端,云端的算力操作系统会调度这些数据至应用软件进行交互逻辑处理,并将其交给GPU进行图形处理和渲染,渲染后形成的每一帧视频画面,会经过编解码通过网络传输至瘦终端进行图像显示,如图6所示。



2.文娱智算应用网络需求

云网吧要求低时延传输网络保障流畅运行。网吧上云需要稳定的带宽,当前网吧主流应用的2K分辨率、144帧刷新率的画面,需要120Mbps的带宽,如果单个网吧同时上线80台电脑,需要约10Gbps带宽。按照每秒144帧的刷新率计算,每帧的显示间隔时间需要稳定在6.9ms,为不影响使用体验,云端处理、本地处理和网络传输的时延需在一帧时间内完成,目前主流显卡的云端处理和本地瘦终端的处理时间平均约为5.4ms,网络单向传输时延需要控制在1ms以内。传输网络出现丢包会导致视频画面数据异常或操作动作丢失,具体表现为视频画面出现花屏、跳帧、卡顿等问题,操作上出现操作跳动、点击丢失等情况,网络可用率需要达到99.999%。

(七)工业智算应用

1.工业智算应用场景

工业仿真与云技术、人工智能融合大幅提升设计精度和效率。工业仿真涉及结构、流体、动力学、散热和电磁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拥有多种仿真工具软件,集成和整合难度较大,数据流转复杂,同时仿真时间受到硬件资源的限制,导致仿真周期较长。随着云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工业仿真应用逐步引入云化技术,集成自动化仿真工具链,利用云的弹性扩展优势,提供更强的算力,提升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如图7所示。例如,Ansys的仿真平台可以集成100种以上的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工具,用户可以随时访问和使用。AI技术的引入和更强大的算力支持,能够通过预测整体性能,节省仿真求解时间,大幅缩短仿真周期,提升设计开发效率。



2.工业智算应用网络需求

工业仿真数据传输需要满足用户对网络带宽、成本、数据安全性等多方面的要求。工业仿真云化后,企业需要将仿真数据上传至云端进行计算和处理,仿真数据量大,需在短时间内完成数据传输,以避免影响设计开发进程。以汽车行业的新车型研发为例,汽车碰撞仿真、结构件强度仿真和整车空气动力仿真,研发中心与云端的平均每日数据传输量达到TB级别。在智能驾驶研发过程中,需要大量数据进行训练,百台路测车的数据量为百TB/天,实现百TB以内数据的小时级传输,需要10~100Gbps的带宽支持。企业对专线资费较为敏感,提供带宽弹性调整服务模式,企业在接入侧提供10Gbps级别的带宽入口,日常使用采用100Mbps的带宽,在需要传输仿真数据时,可动态调整至10~100Gbps的带宽,并按使用时长进行收费,以满足大带宽数据传输需求,同时降低使用成本。工业仿真云化对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需要网络具备加密能力,防止传输过程中发生数据泄露,网络可通过提供基于物理隔离的硬管道,确保传输数据与网络中其他业务数据实现硬隔离,并在业务入口侧增加基于国密的硬件加密能力,既不影响传输效率,又能有效防止数据被窃取。

(八)AI大模型智算应用

1.AI大模型智算应用场景

企业用户希望安全使用云端算力,保障核心数据安全。DeepSeek开源大模型的应用热潮正在席卷全行业,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企业争相接入,其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专业领域知识问答的精进上,用户重点关注如何高效整合行业专属知识库来提升问答精准度。目前多个行业的用户都表达了基于私有知识库构建专属DeepSeek应用的强烈意愿,但由于普遍面临算力建设成本过高和数据保密需求严格的双重制约,迫切需要一套安全高效的实施方案,在严格保证数据不出园区的前提下,完成模型的安全部署和实际应用。



2.AI大模型智算应用网络需求

分布式训练要求带宽按需提供以及高可靠的无损网络。周期性的训练需要网络提供弹性带宽调整能力。训练带宽远大于推理带宽,典型分布式训练场景需要100Gbps互连带宽,推理带宽范围在百Mbps至10Gbps之间。企业在使用模型时经常需要结合自身行业数据微调模型,存在从推理专线到训练专线的转换需求,因此网络需要具备百Mbps至百Gbps的弹性能力。训练过程要求高可靠的无损网络以避免影响计算效率,其中参数面数据传输需要网络具备无损传输的高可靠能力。训练过程中企业和数据中心之间相互传递数据时若发生传输错误,即使通过重传机制,等待重传仍会影响计算效率,严重丢包可能导致当次计算中断并重新启动,造成数小时延误并大幅增加计算成本,因此网络需要具备高可靠能力以保证智算训练不中断。



三、面向智算应用的高品质算力专线五大特征

随着AI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政务、金融、医疗、教育、文旅、工业等行业客户提出差异化入算的网络需求,入算专线SLA定义呈现差异化趋势。面向AI时代智算行业应用,高品质算力专线五大关键特征为具备多维智能感知、业务确定性体验、网络弹性按需、智能运维、光算协同等能力,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智能入口,提供安全、经济、差异化服务。高品质算力专线目标架构如图9所示,在设备层,通过引入AI-OTN设备,提供多维感知和内生算力等能力;在管控层,通过引入大模型、智能体、数字李生等技术增强网络智能运维能力,保障专线业务确定性体验、弹性按需调度和光算协同编排。



四、面向智算应用的高品质算力专线关键技术

(一)智能感知关键技术

AI时代业务对时延、带宽等诉求存在较大差异,为保障不同应用体验,需构筑光缆层、网络层、业务层三层智能感知能力,实现对专线业务特征识别,匹配好光缆资源和光层网络资源,实现差异化保障。



(二)确定性体验关键技术

随着政务、金融、教育、医疗、文旅等行业上云入算后,需要提供低时延高品质入算网络,保障体验与本地部署相同。同时,入算业务包含智能问答、文件交互、视频会议、云渲染等不同应用,对于传输的带宽、时延、可用率等要求不同,需要提供多样化网络服务保障不同应用的确定性体验。



(三)弹性调度关键技术

大数据按需搬运以及分布式训推等业务场景,需要OTN网络具备弹性按需带宽调度能力,业务管道需从静态分配改为可灵活拆建,从以年为周期占用到按小时级、天级分时复用,要求光网络具备“波长级敏捷建链能力”以及“小颗粒带宽弹性调整能力”。



(四)智能运维关键技术

基于数字李生、AI大模型、智能体等技术,光网络实现业务层、管控层及设备层的智能。通过网络智能评估、意图驱动业务发放、主动品质保障和智能故障诊断等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能力,有效提升网络运维效率。



(五)光算协同关键技术

为解决传统网络与智算资源协同问题,需要实现智算资源与高品质算力专线的协同感知和调度。通过物理层、协议层、管控层的光算协同,可显著提升客户体验以及协同计算的效率和可靠性。



五、总结与展望

随着AI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各类行业智算应用爆发式增长,业务云化、视频化、高清化趋势愈发明显,AI模型训练/推理等创新业务不断涌现,金融、政务、教育、医疗等行业智算应用提出差异化入算网络需求。面向AI时代行业智算应用的差异化承载需求,高品质算力专线应具备智能感知、业务确定性体验、网络弹性按需、智能运维、光算协同等五大特征,提供安全、普惠、差异化的端网算一体化服务,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展望AI时代的高品质全光算力专线发展,建议产业各方继续在关键技术创新、业务及应用模式探索等方面协同推进,持续推动算力专线向超大带宽、确定低时延、安全可靠、弹性敏捷等方向演进,为各类行业智算应用提供高效、稳定和可靠的网络连接和数据传输服务,支撑行业智算应用创新,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需报告请联系客服或扫码获取更多报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时代高品质全光算力专线研究报告(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