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镜、智驾、机器人…端侧AI的三大爆发点在哪?
作者:微信文章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2025年最值得关注的AI硬件赛道。最近一场深度产业会议,全面梳理了AI在“端侧”的三大方向。下面我们带您5分钟看懂核心观点。
01 什么是“端侧AI”?为什么现在这么火?简单来说,“端侧AI”就是把人工智能从“云端”搬到我们身边的设备上,比如眼镜、汽车、手机、机器人。过去AI依赖大模型和云计算,但现在芯片更强、模型更小,越来越多的AI任务可以在本地完成,响应更快、隐私更好。这波技术共振,正在催生新一代智能硬件的爆发。
02 AI眼镜是下一个“手机”吗?很多人说,AI眼镜可能是继手机之后的下一个超级入口。它不只是“能说话的眼镜”,而是集成了摄像头、麦克风、传感器和AI芯片的可穿戴助理。你可以用它实时翻译、导航、识别物体,甚至获得情感陪伴。目前产品分三代:第一代:语音交互为主,像“戴在脸上的Siri”;第二代:加了摄像头,能“看到”世界;第三代:带AR显示,虚拟信息叠加现实,这才是真正的爆发点。从数据来看,预计2030年全球销量将超9000万台;近五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7%,几乎每年翻倍!Meta、百度、雷鸟、阿里“夸克AI眼镜”都已入局。但挑战也很明显:缺乏键盘输入,交互依赖语音,没有AR显示,难成主流。真正的拐点,要等到AR型眼镜大规模上市——预计就在明后两年。
03 谁在AI眼镜背后“造轮子”?硬件是外壳,算法才是灵魂。目前最被看好的公司是——虹软科技。手机影像算法龙头,华为、小米、三星都是它的客户;安卓手机中,70%-80%的影像算法来自它;现在切入AI眼镜,为高通等芯片平台做深度适配。在眼镜这种小设备上,算力有限,必须靠算法“榨干”每一寸性能。虹软的优势,就是能把复杂的AI模型,优化到能在眼镜上跑得又快又省电。这家公司最新业绩也亮眼:上半年收入4亿+,利润近9000万,同比增长40%以上;汽车、手机、AI眼镜三线增长,是AI端侧的“隐形冠军”。
04 机器人也要“AI化”?关键部件是什么?没错!机器人正从“机械臂”变成“智能体”。过去机器人靠程序执行动作,现在要能“看懂”环境、“自主决策”。机器人智能化的核心是3D视觉传感器。就像人的眼睛,机器人靠它感知距离、避障、导航。每台服务机器人平均装2-4个3D传感器;到2026年,服务机器人出货量将接近30万台;传感器增速,甚至比机器人本身还快!而在这个领域,奥比中光是绝对龙头。市占率超70%,技术路线被特斯拉、优必选采用;双目结构光方案,精度高达0.1毫米,适合精细操作;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最近公司成为英特尔官方合作伙伴,接入英伟达平台,生态全面打通。未来展望:感知层已成熟,下一步是“大小脑”结合大模型,让机器人真正实现自主行动。
05 智能驾驶是不是也属于端侧AI?当然!智能驾驶是端侧AI最成熟的应用之一。现在的自动驾驶,已经从“固定路线”进化到“端到端”大模型驱动。以前是“规则驱动”:红灯停、绿灯行。现在是“AI学习驾驶”:像人类一样看路、判断、决策。用生成式AI合成“长尾场景”数据,训练更安全的模型;端侧算力提升,让车辆能实时处理海量视觉信息。
06 还有哪些AI硬件值得关注?还有一个重要方向——AIPC,也就是AI笔记本电脑。全球每年出货近3亿台,是巨大的AI入口。去年高通推出专用AI芯片,ARM架构PC开始普及,能在本地运行复杂的AI模型,比如:实时会议转录;文档智能摘要;图像生成与编辑。虽然还没爆发,但硬件和软件生态正在赛马,长期渗透率会快速提升。从眼镜到汽车,从机器人到电脑,AI正在从“云端”走向“身边”。端侧AI不是概念,而是正在发生的产业革命。谁掌握了感知、算法和生态,谁就握住了下一个十年的入口。
以上内容根据最新的会议交流整理,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
【限时免费加入知识星球】
请联系下方在线客服
加入星球,即可第一时间
获取第一手资讯、政策解读、调研纪要
助您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7W+机构调研资料等您获取
助力挖掘具有100%增长潜力标的
实现超额回报
星球日均实时更新300+投研资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