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对育儿的影响
作者:微信文章自从公司的Microsoft365嵌入copilot之后,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尤其是操作PPT,Excel,teams,email这些日常软件,节省了大量做slide,分析数据,整理会议记录的时间。平时不懂的知识随手查一下ChatGPT或Gemini,这些AI带来的好处丝滑地改变着日常工作。那觉得工作量减少了吗?其实并没有,只是更少的时间做完了更多的事,真正意义上的一个人干了两个人的活,不得不说这绝对是资本主义的伟大创举,钱一样但活可以越干越多。
这些不经意间的变化,让我经常思考对孩子教育的影响。九岁半的恺有个自己的iPad,平时做作业,下国际象棋,看视频,玩游戏,听书。由于我们从来不限制他玩iPad,所以他很早就会用Siri,Google,ChatGPT来查东西,还知道用计算器验算数学,有时候不懂会去找YouTube video看,当然也会用各种方式找到好玩的免费游戏。我常常惊讶于他的知识量和词汇量(尤其是一些极其生僻的古生物词汇),他总说是看视频学的。我常常想这一代孩子的学习方式是不是早就另一个维度了。
现今社会科技正在重塑“能力”与“价值”的定义。过去社会更看重你掌握了多少知识,而现在更看重的是你能否创造性地使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AI能在几秒钟内写文章、算题、编程、翻译,他去高考应该可以考近满分,唯一的扣分可能在语文英语写作这类需要情感表达的创造性题目上,所以AI的短板是它不会替你定义目标、判断价值、理解人性。因此,人类的核心竞争力正在从知识储备转向思维、创造与情感智能。
我无法预见恺长大后的职场是什么样,学历还有多少价值,面对怎样的压力,所以我并不想用我现有的视野和或许“错误”的经验太多地引导他。
想来自己儿时也经历了技术爆炸的年代。很幸运的生在一个父母都是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家庭,我的童年记忆里有爸爸在计算机房对着一整个房间大的机器编程,也亲眼见证爸爸和单位里的叔叔阿姨们从手工绘制高速公路图纸到用计算机设计批量出图,刚开始有网络,妈妈就搞起了网站设计,在互联网行业里一直干到退休。这些记忆片段里,我的父母都活在那时科技的最前沿,且他们从没停下过学习的脚步。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想来就是最好的教育,所以与其讨论AI对教育有什么影响,不如检视一下自己是否已经跟上了时代的快车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