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AI赋能教育初心,筑教研创新育人新生态—— “AI赋能教研共同体的北京路径”专题研讨活动圆满落幕
作者:微信文章2025
秉AI赋能教育初心
筑教研创新育人新生态
—— “AI赋能教研共同体的北京路径”专题研讨活动圆满落幕
2025年10月24日,“AI赋能教研共同体的北京路径——《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实践应用与‘智小研’助力育人新范式”专题研讨活动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举办,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承办,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协办。活动开幕式由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副主任乔文军主持,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德军,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王攀和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马玉国参加了开幕式。参会人员还包括部分学校校长代表,北京市区的教研员和部分教师。
此次活动以“AI赋能教研共同体的北京路径——《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实践应用与‘智小研’助力育人新范式”为主题,展示“智小研”平台助力高质量教研的新实践,积极探索AI赋能教育的创新路径,持续推进“全域教研”,打造具有首都特色的教研共同体实践样本。
首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王攀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已对AI赋能教研共同体建设作出明确要求。他强调,要以AI助力助学、助教、助研,实现全区域覆盖、全域教研,打破发展壁垒、打造优质教研团队,推动育人回归本质;同时提及人工智能生态构建,表达了对“智小研”平台应用的殷切期待,并指出教育的核心是温暖,需以人工智能点亮每个生命的成长之路。
其次,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北大附中校长马玉国代表承办单位致谢。他在发言中不仅对各方支持表示感谢,更清晰展现了高校附属中学在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创新进程中的使命自觉与责任担当。
然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志明带来了题为《科研新范式与人工智能之我见》的专题报告。报告中,马志明院士重点阐述了科学研究领域的四类范式,为在场听众梳理了不同科研范式的核心特征与演进逻辑,为理解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科研创新提供了专业视角。
在教师分享环节,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中学数学教研员丁明怡老师进行了《人工智能‘智小研’赋能数学教研模式创新与应用》的主题发言。丁明怡老师结合“智小研”平台在数学教研中的实际案例,生动阐释了AI工具如何突破传统教研的时空与资源限制。她指出,该平台不仅能精准诊断教学难点、生成个性化方案,还支持跨区域协同备课与数据化评估,为教研模式创新注入了新动能。面向未来,她进一步明确了“智小研”赋能教研的体系化、智能化、常态化的发展方向。她表示将持续深化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携手共建“AI赋能教研”的北京路径,凝练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首都经验。接着,来自北京市的九位专家型教师从“教—评—学”三个角度分享了智能体融入数学教学的案例。这些案例覆盖初中、高中不同学段,为智能体与数学教学的常态化融合提供了丰富参考。
案例分享结束后,曹一鸣教授以《人工智能赋能数学课堂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为题作专题报告,为AI与数学教育深度融合提供指引。他提出两大核心方向:一是AI可优化教学设计,二是AI能赋能教学评价、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挖掘课堂数据并通过多模态解读定位教学短板,也能依托专家数字人提供个性化点评,助力教师改进教学、提升素养。
随后,曲安京院士为大会送上寄语。他从学科发展与教育变革的宏观视角出发,肯定了本次活动对AI+数学教育探索的意义,同时鼓励教育工作者以创新思维拥抱技术变革,其深刻的见解引发全场参会人员的智慧共鸣,进一步激发了大家探索AI教育应用的热情。
最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德军对大会进行总结。他梳理了本次活动的核心成果,回顾了从科研范式解读、平台实践分享到教学案例交流的关键内容,肯定本次活动的丰富性与深刻性,并强调要以本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凝聚“AI赋能教育教研”的共识,推动北京地区教育数字化转型走深走实,为全国AI+教育发展提供更多“首都经验”。
在分会场研究课展示环节,朝阳区陈经纶中学焦一诺老师于第七分会场执教初中数学研究课《π的估值方法探究》。课堂上,她巧妙借助“智小研”搭建探究支架,引导学生在互动体验中深入理解数学原理,开展实验设计,关注反思评价等高阶思维,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逻辑推理与自主探究意识,生动展现出朝阳区在AI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领域的实践成果。
研究课结束后,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佟威老师以《以智能之钥启数学本源之门》为题开展微讲座。他立足区域教研实践视角,系统阐释了AI技术如何为数学教学助力,教学要回归学科本质、聚焦核心素养,又能通过精准化教学设计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这场讲座不仅分享了实操经验,更传递出朝阳区在推进“智能教研”过程中的系统规划与区域协同行动,凸显了其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前瞻性探索。
此次活动意义深远,它既是对AI教育应用指南的落地实践,也是教研共同体创新的积极探索,更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的盛宴。展望未来,朝阳区教科院将不断深化AI与教研共同体融合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全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现代教研的深度融合,为培育出一批批兼具创新思维与核心素养,又具备前沿视野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学子而不懈奋进,助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部门:初中教研部
撰 稿:佟威 余萍
审 核:郭大维
排版校对:党政办公室
核 发:曾庆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