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普惠的利器:“华为-赛力斯模式”+UBI
作者:微信文章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icXTtFhM0L7l016WY1bgm8Z7puskETNCrBRzfcKib6s8MibHQ2ibpLicnmiagJXicBTp2ibpRR1ZpMWzhsR1qu8ljXwgfg/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imgIndex=0
当AI技术以指数级速度重塑生产生活,一个深刻的悖论愈发凸显:技术突破带来的财富增量,正以空前的集中度向少数资本与技术持有者聚集,而广大劳动者则面临岗位替代与收入分化的双重焦虑。正如施展老师所言,美国AI革命的财富分配效应已然失衡,其撕裂的社会经济现实若无法通过制度创新修复,技术增量终将陷入存量博弈的困局。面对这一全球性挑战,单纯依赖市场自发调节或单一政策工具难以破局,唯有构建“产业赋能+社会托底”的双重保障体系——在产业端推广华为赋能赛力斯的协同创新模式,在社会端探索普遍基本收入(UBI)制度,方能让AI革命真正走向普惠,实现技术进步与社会公平的良性循环。
产业端的华为-赛力斯模式,为AI时代的产业普惠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其核心逻辑在于打破“技术垄断-财富集中”的传统路径,通过“链主赋能+生态共建”让技术红利渗透至产业链各环节。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并非简单的技术授权,而是构建了“赛力斯主导生产+华为技术赋能”的深度协同机制:华为开放鸿蒙座舱、智能驾驶等核心AI技术,赛力斯则依托制造基础实现技术落地,双方共同打造的“问界”系列2024年销量达42.7万辆,同比增长182.8%,营收突破1452亿元。更具普惠价值的是其产业链带动效应:通过“1+2+N”合作生态,赛力斯将300家一级供应商优化整合为100家核心集群,引入宁德时代、博世等20家世界级供应商以“厂中厂”模式本地化生产,直接创造超5000个高薪岗位,间接带动上下游就业超3万个。这种模式的本质,是让AI技术成为产业升级的“公共赋能工具”而非“垄断性资产”——传统制造业通过技术嫁接实现转型,中小企业借助产业链集群获得生存空间,普通劳动者则通过技能培训进入智能制造体系,高级技工月薪可达1.5-2.5万元,真正实现了“技术进步-产业增值-就业增收”的传导闭环。在AI易引发“赢者通吃”的背景下,这种模式成功证明:技术创新完全可以通过生态化布局,转化为全链条共享的发展红利。
社会端的UBI制度,则为AI带来的失业风险提供了基础性保障。随着AI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加剧,世界经济论坛预测2027年前全球14%的岗位将被自动化替代,制造业、零售业等行业替代率超40%,技术性失业与收入差距扩大已成为必然趋势。全球基尼系数从2010年的0.44升至2023年的0.60,印证了财富分配失衡的严峻性,而UBI通过“无条件、普遍性、定期给付”的现金支持,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抵御风险的“安全网”。从全球实践来看,阿拉斯加永久基金自1982年起每年向居民发放1000-2000美元,既消除了极端贫困,又未抑制就业意愿,反而因家庭经济稳定推动生育率提升7%;肯尼亚农村的长期实验中,每日0.75美元的现金发放不仅让受助者收入增长,更带动周边非受助者收入提升12%,展现出显著的经济外溢效应。这些案例证明,UBI并非“养懒人”的福利陷阱,而是通过保障基本生存权,释放个体发展潜能——德国众筹UBI项目中,53%的受助者利用资金完成职业培训,35%实现薪资提升。对于AI时代而言,UBI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为被技术替代的劳动者提供了转型缓冲期,为低收人群体创造了参与经济循环的消费能力,更通过财富再分配机制,将AI创造的社会财富反哺于全体社会成员,从根本上破解“机器生产、少数受益”的悖论。
UBI与华为-赛力斯模式的协同,构成了AI普惠的完整闭环。华为-赛力斯模式通过产业升级创造新增就业与财富增量,解决了“蛋糕如何做大”的问题;UBI通过社会再分配保障底线公平,解决了“蛋糕如何分好”的问题。两者相辅相成:产业端的技术赋能为UBI提供了财政可持续的经济基础——赛力斯模式带动的千亿级产业规模与税收增长,正是社会保障的重要资金来源;而UBI带来的消费稳定与人力资本市场活力,又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广阔市场与高素质劳动力。这种双轮驱动模式,既避免了单一产业创新可能导致的贫富分化,又弥补了单纯社会保障缺乏经济支撑的短板。相较于美国“技术垄断+福利缺位”的发展困境,这种模式更契合AI时代的发展逻辑:技术进步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全体人类的福祉,产业创新的价值在于创造更多发展机会,而社会制度的意义则在于保障这些机会的公平可得。
AI革命不是零和博弈的竞赛,而是人类文明进阶的契机。华为-赛力斯模式证明,技术创新可以通过生态共建实现普惠共享;UBI的全球实践则表明,社会制度能够通过兜底保障化解技术风险。当产业端的协同创新与社会端的财富再分配形成合力,AI技术就不再是撕裂社会的鸿沟,而是连接效率与公平的桥梁。在这条路径上,技术进步将真正转化为全民共享的发展成果,AI革命也将摆脱“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宿命,走向真正的普惠时代。这既是应对AI挑战的中国智慧,也是人类社会在技术变革中坚守共同价值的必然选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