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10-28 22:09

AI究竟革谁的命?

作者:微信文章




最近,我看了李开复博士的一篇文章,他提出:AI最有可能取代的,是那些目前薪水较高,但又主要从事重复性劳动的白领。而许多现在薪水相对较低的蓝领工作,反而因为需要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会更晚被AI取代。

这个观点,和我的体感一致。

先看蓝领工作。

去年我装修房子,和工人们聊了聊,发现他们不仅收入不低(一个熟练的油漆工或水电工月收入往往能轻松过万),而且他们的工作很难被机器替代。

比如油漆工,要在结构各异、墙面不平的房间里,把涂料均匀地刷出漂亮的纹理,这需要的感知和操作能力,目前的机器人还远远达不到。

同样,家政保洁、老人护理、厨师、修理工……这些需要应对复杂物理环境、进行精细操作的工作,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会是人类的主场。

然而,另一边的白领世界,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1、初级内容生成工作: 翻译、文案、助理、普通文员……这些岗位已经直接受到冲击。GPT-4的翻译和写作能力已经超过了平均水平的人类,而且它不要工资、不会生病、不会闹情绪。

2、初级知识型工作: 像简单的代码编写、法律文书起草、财务分析等,AI也能做得又快又好。之前媒体报道,有律师事务所用AI检查合同,原来几十个初级律师要干几天的工作,现在几分钟就完成了。

3、中级管理岗位: 这一点比较反直觉,但很多管理者其实做的是信息中转、格式调整、会议安排、简单决策等重复性工作,这些恰恰是AI擅长的。

实际上,AI不是要取代某个具体的职业,而是要重塑整个工作价值链。



任何工作都可以分解为不同任务,其中重复性的、基于已有模式的、可量化的任务,无论今天看起来多么“高端”,都会逐渐被AI渗透甚至接管。

而那些需要深度创意、复杂沟通、战略洞察和情感连接的任务,则会更加凸显人类的价值。

如果我们把工作分为“重复性脑力劳动”、“创造性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三类,那么AI正在革的,主要是第一类“重复性脑力劳动”的命。

这对我们每个人意味着什么?

如果你现在做的工作,主要是执行既定流程、处理标准化信息,那么无论你薪水多高、头衔多光鲜,都可能需要思考未来了。

反过来,如果你的工作需要创造力、同情心、战略思维或精细操作,那么你可能是相对安全的——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抗拒技术。恰恰相反,真正能在这个时代拿结果的,是那些学会与AI协作的人。

AI不是来取代我们的,它是来重新定义我们的。

把重复性的任务交给AI,让我们能更专注于真正需要人类智慧的事情——提出正确的问题、进行深刻的洞察、创造美的体验、建立温暖的连接。

未来不属于AI,也不属于拒绝AI的人,而属于那些与AI共舞的人。

就像木匠不会拒绝电锯,作家不会拒绝文字处理软件一样,我们也不应拒绝AI这个强大的新工具。

它可能会淘汰一些岗位,但更会创造新的可能——那些我们今天还无法想象的工作和机遇。

在历史的这个节点上,我们需要的不是恐惧,而是好奇心和学习的勇气。

主动去了解AI、尝试AI、思考它如何能增强你的能力,而不是取代你。

毕竟,工具的进步,最终是为了让人类更自由、更富创造力地生活。

AI究竟革谁的命?它最终革的,是那些停止思考、停止学习的人的命。

而于一直在进化的人,AI不是威胁,而是礼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究竟革谁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