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本质还是信息
作者:微信文章一、古典互联网
古典互联网的早期,其实信息是有限的,是稀缺的。所以,诞生了各种各样的网站、论坛BBS等之类的,来提供各种各样信息的供给。同时网站和BBS还起到了聚集和集中这些信息的作用,让信息能够通过某个集市进行交流,但是你仍然需要知道怎么去集市,因此那个阶段需要记住这些集市的域名地址。
但是记住各个集市的地址依然是一件很烦琐的事情,后来就出现了导航网站。类似一张记载了多个网站的地图。地图也会把各个集市进行一些简单的分类,类似区分成海鲜市场和花鸟市场一样。
这个阶段,信息少,而人们的时间却很多。所以这个阶段叫做上网冲浪。人们花大量的时间无明确目的的搜集稀缺的信息。
后来集市越来越多,集市里面的信息也越来越多。普通的地图已经根本无法承载在海量信息里面找到自己想要的,也就是人们的时间开始稀缺,信息的供给开始过剩。人们需要能够快速地在信息中搜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于是诞生了搜索引擎。也就是百度、谷歌一直延续到现在。
社交软件的诞生,其实是这个阶段唯一让人类开始固定使用某个软件的开始,也是未来APP的雏形。其他都是:浏览器—》搜索引擎—》目标域名—》目标功能软件—》目标信息—》完成功能性任务。
这个阶段流行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因为信息过剩,而信息被发现依赖于人类的主动搜索和搜集信息。所以是广告等方式来补贴上网者。
二、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熟悉的人就多很多了,这个阶段其实更重要的本质是。信息依然非常非常的过剩,而人的时间稀缺性进一步凸显。所以通过手机这类移动设备完成两个方向的扩大化:1、让更多的人拥有智能手机,完成人类总量的扩大;2、让单个人类化更多的时间与信息进行交互,毕竟手机随手用而电脑的使用时间是有限。这个阶段也就是所谓的流量红利期。但是其本质还是古典互联网的延伸,只是卷入了更多的人类,占据了人类更多的时间。
这个阶段不再是域名和网站了,而是APP。你知道你想要的菜市场名字就行了,在应用商店就可以下载。也就是你不用记下来怎么去菜市场,你只需要记住菜市场的名字,然后就能把菜市场的入口搬到你的手机里面。然后点开APP就能进去了。从最早的功能性APP,天气、游戏、购物、新闻、财经理财,到越来越庞大的社交媒体,微信、抖音、小红书,直播平台,短剧等等。APP背后的企业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大厂。
流量红利开始饱和了,也就是信息过剩的程度令人发指,而人类的数量太有限了,人类的时间太有限了。流量红利见顶,信息供给过剩而需求数量和时间较少。这本质也是互联网平台化、巨头化、寡头化的底层原因,强调流量的内循环,让用户在自己的APP矩阵里面乐不思蜀,不要去别人家。所以电商的搞支付、搞打车、搞外卖,社交媒体的搞游戏,搞直播。
本质的核心是:把你的时间花在我这里,信息的供给有我来提供和筛选。所以平台开始向信息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收租金,也就是收提成。直播打赏、知识星球、外卖订单等等,莫不是如此。古典互联网时代的广告付费模式也没有淘汰,各种信息流中的狗皮膏药就是如此。
之前10月9日写了一半,烂尾了。
现在补上好了,当然一个多月过去了,其实各种对AI所带来的冲击也会更明确。包括OpenAi对sora2的操作系统定位,其实都说的已经很明确了。所以就简单潦草一点快点说清楚好了。
三、LLM大语言模型的AI互联网时代
就简单一些来说吧,流量红利饱和了之后,也就是网络的“用户数*用户总时长”都已经趋于饱和了。这也是为什么平台流量收费会越来越贵,也越来越用矩阵式的方式尽量让用户内循环。但是换到用户的角度就会出现疲劳感,因为信息供给的过剩以及过剩带来的骚扰,例如各种H5页面广告、强制跳转浏览、广告类信息的推送等等之前古典互联网的老套路又越来越多了。(好像到现在还是说的很啰嗦,我尽量再说快点)
用户的时间稀缺性反而恰恰是与AI高度结合的,AI采用的对话式而非浏览式的运作模式,也就是说,在用户很明确的知道自己的需求或者在与AI进行对话的模式中能够讲需求进行明确的情况下。AI就可以穿透海量的信息,匹配到用户需要的信息或者商品。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对平台以及更进一步的对信息或者商品的供应方来说,如果你提供的商品或者信息并不是满足用户的最优方案,用户压根就不会知道你的存在(被AI快速的筛选掉了)。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供应方(信息或者商品),平台对你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因为平台无法带来流量,无法提供将你(的商品或信息)在用户面前呈列的价值。而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并没有打开任何的其他APP,也就是整个环节其实可以将平台架空。整个运作环节需要的只是,你的信息以及能够满足哪些需求在某个地方被记录着,接下来就是等着被匹配。平台的竞价排名逻辑会完全颠覆掉,无论是搜索引擎、电商、外卖。
那么未来的平台会怎么发展呢?盈利模式的颠覆是完全可以遇见的,平台可能主要是作为信息发布载体的职能还是需要的,但是同一个供应商的信息在多个平台发布的价值是没有的。平台妄图封闭供应商信息毫无意义,其他平台发布同一个供应商的信息成本为零,而平台本身不能带来流量就没法要求供应商排他,供应商会很自然的快速迁移。(因为平台导致我的供应无法被AI匹配上,我自然就会抛弃这家平台来发布信息)。而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最优的做法是为AI和供应商的匹配创造便利并提供交易服务,类似于物流、快递这些会牵扯到线下物理空间的。而线上空间,平台的价值为零。
另一方面,平台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提供用户无明确目的时候的信息陈列,这部分还有一定的价值空间,但是也明显会被压缩的很窄。会需要更多的与提供娱乐和社交功能相结合。
我现在大量的用AI来总结每天大量的报告和信息这类事情,这其实就是AI最大的用处就是快速的脱水过量的无效信息。甚至很多时候,投研都能通过AI快速的开展了。
所以为什么我说,很多行业都会被颠覆性的重新做一次。
(全文完,烂尾楼封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