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10-28 23:03

AI来了,人走了:一场正在发生的职场洗牌!

作者:微信文章



AI加速跑,打工人被甩下

很多人都没想到,那个被无数科技公司喊了好几年的“AI时代”,突然就开始兑现了。就在最近,Amazon宣布将裁撤1.4万个企业岗位,几乎是一夜之间。被砍掉的不仅是岗位,更像是一整片白领阶层的安全感。



比起以往“亏损裁员”那一套说法,这次裁员的理由非常明确——省出预算给AI。公司CEO明确表态:未来几年,生成式AI将进一步减少公司对白领员工的依赖。换句话说,不是你不够好,而是人工智能跑得太快,你太贵了。
不是不优秀,只是太贵了

在Amazon的逻辑中,眼下最值得投入的不是人,而是AI。公司已经在北卡投资了100亿美元建AI和云计算园区,同样的项目,还分别在密西西比、印第安纳、俄亥俄同步展开,总投入已突破400亿美元。

而这些“硬科技”的背后,是人被一点点挤出来的现实。从客服到产品支持,从市场分析到文案创作,AI的效率正在逼近甚至超过人类。企业不是没钱,而是把钱花得更“值”了。



UPS也扛不住了,连管理层都“被优化”

不仅是Amazon,全球最大的快递公司之一UPS,也加入了这场“人力减重”运动。截至今年第三季度,UPS已经砍掉了4.8万个岗位,其中1.4万是管理岗。更狠的是,他们还关闭了93栋办公和运营建筑,一边裁人,一边收缩线下规模。

而这一切,几乎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压缩成本,把资源让给自动化设备、智能调度系统、无人仓和AI物流算法。

这不是短期应对市场的权宜之计,而是整个企业底层结构的改变。
从“人本”到“技本”,企业开始换底层操作系统

表面看,这是裁员潮。但往深里看,是公司在“换系统”。AI不是临时帮手,而是未来长期伙伴。哪怕公司当下业绩稳健、盈利能力强,依旧在大刀阔斧地裁撤岗位。

背后逻辑再清晰不过——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不再是有多少人,而是你能不能让AI高效工作、让系统自我学习、让技术滚雪球式成长。员工在这套逻辑中,变成了一个越来越“昂贵”的选项。
就业市场“看不见的手”,开始重构我们的岗位

这场变革,显然不会止步于Amazon和UPS。美国9月的非农就业数据显示,私营企业净减少了3.2万个岗位。虽然整体裁员不算大爆发,但“新职位”的创造正在明显放缓,企业不再轻易扩编,而是观望、试水、优化。

与此相对的,是Amazon在节日季依然招了25万名季节工,和去年持平。看起来有点矛盾,实则不然:公司仍需要人,但只在“灵活用工”的框架里。那些稳定、长期、全职的岗位,正在被一点点重塑。

AI不是某个行业的问题,而是每一个职场人都会碰到的现实。它改变了招聘、培训、升职的逻辑,也改变了“安全感”这三个字的定义。从前我们担心KPI,现在我们可能要担心“AI绩效”。

如果说以前裁员是因为企业亏钱,那么现在裁员,是因为他们找到了一种“更划算”的替代。这一次,被替代的,不再只是流水线上的工人,而是那些坐办公室、写邮件、开会、做报告的“知识工作者”。

文章由惠生活小编整理编辑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来源:达拉斯惠生活。部分内容图片来自网络,dallasnews,所有权归属原作者。本站发布文章,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部分内容经网络转载,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微信:Dallas_58),以便及时删除。



好文!必须点赞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达拉斯最新信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来了,人走了:一场正在发生的职场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