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嫁给老外(转帖)
最近网上有很多讨论异国恋的文章,有褒的,有贬的.我本人就嫁给了外国人,而且我们很幸福.很多人觉得嫁给老外都是为了贪慕虚荣, 可能在这个金钱充斥着一切的社会里,的确有那样的女孩.但我相信有很多嫁给老外的女孩子跟我一样是为了爱情才建立了这样的异国婚姻.当今的社会发展进入了高度现代性阶段,高度现代性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全球性(GLOBALIZATION),全球性的经济,全球性的政治,还有全球性的社会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异国婚姻就不仅只是一个偶然个别的现象,而应该作为一个普遍性的,必然的社会现象来看待.特别是作为我们女性,在这样的现代性背景下,和男性有同样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经济和思想上更加独立,我们还需要把自己的人生依附于婚姻上吗? 那种把我们嫁给老外的女性都说成是另有目的的人,显然是受传统性别歧视的影响,忽视了当今中国女性的独立性.看了网上很多的文章和评论,我也在反思,当初我为什么嫁给他?在这里很愿意把自己的故事和大家分享,也很愿意有类似经历的人来这里交流一下.
我老公是挪威人.挪威是个很不起眼的小国家.在我认识我老公之前,对挪威的了解仅仅在于海盗和寒冷.而且我是一个较保守的人,并不前卫,也不时髦.对于大学时,周围人的异国恋和异国婚姻从来都抱有怀疑态度.(在国内我是学外语的)在那个ICQ,OICQ刚刚流行的时断,我对网恋和网友见面也很不屑.可是谁又会想到呢,我的老公竟然是个老外,而且我们是不折不扣的网恋,但我一直觉得我们很幸运,因为网恋成功的例子太少了,而且还有那么多的负面报道.我们是在ICQ上认识的,第一次聊天我们聊得很尽兴,以致于他忘记了去上班.之后,我就我们讨论的一个问题给他写了封信,他很快给我回了信.就这样, 在我们认识到结婚的两年时间里,互相写信EMAIL成了我们每天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管是出差,还是旅游.不可否认,我们一开始对对方挺有好感的,但是恋爱和结婚毕竟是很现实的事,我们在认识的开始阶段都没有往这方面想,而是把对方当成是笔友,一位知己.
当时我是大四,毕业找工作,对人生有很多感悟,正需要有这样一个倾诉对象,而一个远在天涯的人,更是可以无话不谈.而且当时我在感情上遇到挫折,发现原来男朋友一直在欺骗我.在那个阶段,我发现我的单纯正被社会的复杂一点点吞噬.我也曾经想放纵过,我曾经一个星期和四个对我有好感的男性约会, 同时我又和男朋友继续来往,因为我下不了决心和他分手.但我发现我不是那种可以放纵女孩子.我的困惑,我的惆怅只能跟这个能交心的陌生人说. 我老公是个很单纯的人(我认识的另外一个嫁给挪威人的北京大姐也是用单纯来形容他的老公.也许是因为社会制度的完善和相对平静缺少竞争的社会生活吧),每次听完我的苦恼,他都用那些最简单大家都会说的那些话来鼓励我. 但对于我来说,正是这些简单的话语让我找回了我自己,我的单纯和我的人生目标.所以我们的交流是从内心的最底处开始的.所以当我们第一次在北京机场见面的时候,我觉得眼前这个金发碧眼似乎和我们不一样的人是那么陌生,但又那么熟悉.
我大学毕业后,去了上海,又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因为最终找回自己的我,终于结束了那一段不应该的感情,我下定决心去一个新的城市,开始我新的生活.我和他还是每天写信,我告诉他每天都发生了什么,我怎样布置我的第一个家,哪个同事对我不好了,也给他讲我的家人和朋友.我发现跟他聊天我是那么放松,那么自然, 但我一直没有想过我是爱上他的吗? 直到有一天,我病了.那个晚上我们是约好要聊天的,但我突然很头痛,而且痛得都忍不了了,于是我给他发了封简短的EMAIL,说我病了,不能聊天.我打的去了医院.后来在医院,我在广州的好朋友给我打电话(他也认识我现在的老公),问我是不是病了,我很惊讶,问你怎么知道,他说你挪威的网友很着急,他给你家里打电话,没人接,打你手机,没联系上(在医院急诊部信号不好),所以看见我在网上,就让我想办法联系你.我当时很感动,一个人在他乡,病了的时候是那么的脆弱,有个人在这么远的地方关心你,我当时直想哭.后来打钓针的时候,他终于打通了我的手机.我告诉他没事,照过CT了,头部没问题,只是一个人坐在那里打钓针,看见别的病人都有家人陪,觉得很悲惨,很孤独,想哭,因为不想打电话告诉家人,怕他们担心.他说,没有关系,你就想象我在你身边吧."You know, no matter what happened, there is always a shoulder for you to rely on"这句话,是我每次遇到挫折的时候,他都会对我说的话.可是那一次,我觉得心里是那么的温暖,内心有一种说不出感觉,是那种很好的感觉,脸上不知不觉会露出一丝笑容,心里甜滋滋的感觉.我第一次问我自己,你爱上他的吧,可是这现实吗? 后来我给他打电话了,我考虑了很久,很紧张地,电话里是个女性的声音,对方的英语不大好,她只告诉我他不在家.他告诉过我他和他前女朋友分手后都是一个人居住的,难道他也是骗我的? 可是他骗我什么了,如果骗我,为什么还每天都花时间给我写信,他从来没有要求我什么,倒是他在我毕业的时候寄了份礼物给我,他是那么的真诚,难道我的直觉错了,社会比我想象的更复杂.我很纳闷,也有点伤心和失落.最后我给他写了一封长长的信,信里,我坦诚地告诉他我对他感觉的变化,和质问他接他电话的女人是谁.第二天一早我到公司,习惯性先打开邮箱,果然他的信在哪里,也好长好长.他告诉我接他电话的是他妈妈,他妈妈说接到外国人的电话也好奇怪,还问我是谁.他也告诉我他早对我有好感了,只是不敢告诉我,因为怕如果我拒绝他,连友谊都会破坏,连朋友都做不了. 看了信,心里暖暖的,美美的,甜甜的,我们就这样算是确定了恋爱关系吧!
我们还是每天都写信.我觉得每天抽一点时间给他写信是每天最重要的一部分.他也每天给我讲述他的生活,所以,虽然我们各在天边,但对对方的" 行踪"都一清二楚.没有那些很壮丽震撼的誓言,我们就在生活的琐粹中平静地分享生活,偶尔的甜言蜜语也会让我陶醉和兴奋.我们开始计划第一次见面,我们把时间选在春节,一是我有时间,可以带他去看长城,我们在网上的相识就是从长城开始聊起的,这也算是我们的第一个诺言吧;二是在中国过春节,可以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氛围.我们约在北京见面.我乘坐晚上的列车从上海到的北京,火车上接到他的电话,告诉我他在OSLO的机场了,马上就要搭飞机到中国了,我们都那么渴望见到对方,但又有那么一点紧张.我一大半早就到北京首都机场,还傻呼呼去买了束花,迎接他的到来.我很快就认出了他,不仅仅是我见过他的照片,而主要是那种感觉,还有我送给他的那条我亲手织的围巾.我们站在那里,面对面,都有点害休,真是很微妙的一瞬间,一方面我们已经谈恋爱了,另一方面,我们又是第一次见面.最后我说了句,WELCOME TO CHINA,他笑了,过来给了我个拥抱,西方普通礼节的那种拥抱. 他比照片上略胖了点,ANYWAY,他本身就不是那种外表很吸引人的那种,但在我眼中,总觉得他很憨厚可爱. 在计程车上,我们好久没说话,他一直望着窗外,好奇地望着这个陌生的国家和城市.后来他告诉我,其实他想看我,只是很不好意思,不过第一次到中国,跟他以前想象地完全不同,因而也很好奇.在北京的头两天,我们交谈不多,主要是我给他介绍北京的名胜.我带他看故宫,看天安门,逛庙会.直到有个晚上,我们吃完晚饭,在北京的街头漫步,我很紧张地跟他说,我觉得现在我们不象是在谈恋爱,因为你很安静. 他想了想,然后牵住了我的手,说现在是谈恋爱了吧? 我笑了,他说他想给我留个好印象,他很安静,因为他觉得这是礼貌,对我的尊敬. 不过他现在知道了,没有必要,因为我,眼前的我就是网上那个他的"小傻瓜".那个晚上,我们在街上走了好久好久,没有方向的.他给我讲了好多好多笑话,第一个是西红柿的,第二个是兔子和熊的,第三个他妹妹小时候的...北京的春节是很冷的,但他一直握着我的手,放在他的皮外套兜里,我觉得好暖.我们边笑边走,距离越来越近了,大家也越来越自然了,俨然恋爱中的一对. 在北京时,我上海的好朋友给我打电话问,他人好不好,有没有照片上那么帅,我只说了一句,跟他在一起,感觉越来越好. 后来我们又去了杭州和上海. 我也带他见了我的几个好朋友,他们都对他印象很好,觉得很重要的一点,他很真诚,很善良,而且很风趣.他们甚至开玩笑地说,如果以后我们分手了,肯定是我不对. 他对我的确很照顾,记得在北京看古迹的时候,好多地方都要换鞋,每次要换鞋,他都主动弯下腰,跪在地上给我换.好多周围的游人都看着我们,我很不好意思, 说不用,不用.可他总笑着说,IT IS MY PLEASURE.连负责管换鞋的老大爷直跟我说,小姑娘,你男朋友对你真好啊,这个外国小伙子人不错嘛.因为他特有礼貌,又老帮人家照相,提东西,一路上好多人都跟我说,你这个洋男朋友人好,憨厚,老实. 我听到这些,心里特高兴,特自豪.不是因为他是外国人,而是他是一个好人,我当时的直觉没错.同时我也希望我爸爸妈妈能听到就好了,因为那个时候,他们还不是很赞同,特别是我妈妈,相当反对的,就怕一点,他是骗我的,网上的东西,怎能信呢?第一次来中国,他没有去我老家看我父母. 他回国之后,我们除了写信,聊天,还几乎每天都通电话,每次都是他打过来.我爸爸妈妈这才开始相信我们是认真的. 我们开始计划我们的第二次见面,这次,我们计划他先来中国见我父母,然后我和他一起去挪威看他的国家,也拜访他的父母.
半年以后,国庆节的时候,他终于见到了我的父母,在我的老家,重庆. 我本来担心保守的父母如果有外国人在家会不自然,就给他订了我家附近的一个酒店,可是后来,我父母主动提出来,人家这么老远来看我们,我们怎么好意思让他住酒店,回家里来住吧. 在我家里,我父母安排他睡我的卧室,而我睡在父母的卧室外阳台的小床上. 我问他会不会觉得这样很奇怪,他笑着说,当然不会,我会尊重他们的安排. 我爸爸妈妈和他虽然语言不通,但他和我爸爸手势交流也还不差. 有好几个早上,我起床,看见我爸爸在教他做家务事,和擦皮鞋. 看他那苯手苯脚的样子,妈妈和我都直想笑. 后来他跟我说,他不是家务做得不好,只是东西方的方式不同.特别是擦皮鞋,其实他很在行的,以前在部队,这可是必修课.只是想到我爸爸这么用心的教他,他也不好意思做得太PROFESSIONAL,免得让我爸爸难堪. 和我父母相处一个星期,我爸爸对他的评价是,人老实忠厚,靠得住.妈妈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其实也默许了,只是不想我以后和他们分离得更远. 之后我和他一同去了挪威,在他父母家住了半个月. 我很快感受到他家里人的朴实和善良. 他带我出海钓鱼, 带我去森林后面的湖泊和他好朋友一起野炊.在美丽奇妙的北极光下,他突然向我求婚,没有戒指,没有鲜花,但我答应了,这已经够浪漫了,不是吗?(虽然后来戒指和鲜花也在上海结婚的时候补了) 我被挪威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同时也沉浸在爱情的幸福之中,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幸福.
他来中国的第三次,也就是我们在上海注册结婚.我一直觉得我很幸运,两个相隔这么远的人,可以相识,相爱,到组成家庭,在以往的社会想都不敢想的.可是我们做到了,而且我们很幸福.我老是想,要是我们认识的那天,我没有上网,他也正好在上班,又或者我没有加他聊天,那么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他也说,我们从最内心的交流开始,最坦白,真诚的对话,让我们其实很了解对方,这比从面对面的相处的开始的恋爱基础要稳固得多.和他谈恋爱以后,知道的同事很羡慕我,如果就因为他是外国人,那没什么好羡慕的,他就那么一个人,普普通通的一个人.如果有什么好羡慕的,那就是我找到了一个爱我的人,感情上我有了归属. 其实我是一个很低调的人, 除了好朋友, 我从不主动跟人说起我的异国恋 第一次带他回老家的时候, 在大街上,我不大情愿牵他的手, 因为怕其他人说三道四. 我妈妈很忌讳人家说我们崇洋媚外, 我妈妈是个很保守固执的人. 我也不想人家来羡慕我有个洋男朋友,因为在我眼里的确没啥好羡慕的. 后来我觉得这样对他很不公平. 为什么我要在意别人的感受而这样对待他. 如果我自己也因为他的肤色而在公众面前拗拗捏捏, 那我岂不是自己也把他当成了"异类". 他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我的爱人. 管人家怎么说,牵他的手,我很自豪.
有时我会想,如果我没有碰到他,也许我会很幸运地找到一个象他一样的中国男孩,恋爱,结婚,生小孩,也很幸福;也许我没有那么幸运,还在感情的边缘地带徘徊.可是我找到了他,这就是缘分吧. 我没有为了嫁给一个老外而去和一个老外恋爱,结婚.一切都是一个缘字. 那种如果认为和老外结婚会有很多好处的人,其实大错特错了. 不要以为老外很有钱,世界上发达国家也好,第三世界的国家也好,都跟中国一样,有穷有富. 在欧洲所谓的中产阶级,顶多也就是有房有车,而存款则根本不多, 而且多数还要付银行的贷款.我现在居住在挪威,虽然北欧的福利体制非常完善,生活水平很高,但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还是在中国好.看看网上那些海外学子写的文章,不管是美国,英国,德国,还是澳大利亚,新西兰,都还是觉得中国最好.因为我们的根在那里,有属于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亲人,朋友,还有世界上最可口的中国菜. 我和老公的计划是这两年先多读一点书,为以后能在中国找工作打基础. 如果是嫁给老外是为了出国,那我可以说根本没有必要.我以前的工作本身就有出国的机会. 而且我们现在最想的是回国.
其次,有的人在网上说,某人某人嫁给老外,婚后老公对她不好.我很想问,难道她嫁给中国人,她老公就一定会对她好了? 这不是国籍的问题,而是感情的问题,而感情是没有国界的. 人,不管是哪里的人,都有共同的地方,都会渴望爱和被爱.所以只要是真心相爱,又何必在意对方是哪里人呢? 如果你正和一个外国的男孩,女孩谈恋爱,但你又有这样的顾虑,我想对你说,别考虑太多,只考虑一点他(她)对你是不是真心的,这一点就足够了. 和我老公谈恋爱,结婚的过程中,我感触很深的是,挪威人,虽然说对性很开放,但男人一旦结婚,或建立起稳定的关系,对婚姻或这种关系是相当认真和忠诚的. 比如我们结婚前,各在两地时,他老是每天要打个电话,有时我会觉得很没有必要,太花钱,后来来了挪威才知道,这跟他父母影响有很大关系. 他爸爸工作的地方离家里开车单程要四个小时,所以他爸爸只有周末才回家.三十年来,不管天气如何恶劣,(挪威冬天会经常有暴风雪)他爸爸都会在周末开车回家和妻子团聚.在七八十年代,路重修以前,回家的路途还要搭渡轮,有时天气不好,渡船关闭了,他爸爸和汽车就等在暴风雪里.而且每天他爸爸都会给妈妈打电话,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有时一天还要打几次.我老公在这方面受家庭影响很深. 而且在挪威,或北欧,感觉人们在婚姻和感情上,更多考虑的是纯情感的因素,而其他现实的因素不太重要.而在竞争很激烈的中国,婚姻要考虑的实际因素太多太多.这一点来讲,我又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在人性都要被金钱所埋没的今天,能够单纯地只考虑爱情而建立一个家庭太不容易了.
现在我们结婚两年半了,住在挪威,有一个很可爱的儿子.我们一直计划以后回中国工作和生活.一方面他很热爱中国,很尊重中国的文化,也很喜欢在中国生活,另一方面,他也理解作为独生子女的我,在我父母年老以后,应该按照中国的传统,好好照顾他们. 我老公可以说是半个中国人,他可以熟练地使用筷子,偶尔还能炒几个中国小菜(当然也是我这个师傅教导有方),而且他非常尊重中国的文化和传统.每次和他的挪威朋友讲到中国,他都给他们讲中国现在的建设是如何如何的好,有时侯碰到有人对中国的认识有误解,他还很较劲地和他们争,以他自己的经历消除他们对中国的误解.这一点,我非常自豪. 为了以后能在中国找工作,我老公结束了他自己的出租车小公司,而回到学校学习教育学,因为我告诉他在中国外国人最好找的工作就是做外语老师,而我也转学社会学,想以后能把西方福利国家好的经验和体制介绍到中国.
这两天初到这里的论坛,看到好多姐妹和我一样有美满的涉外婚姻和家庭生活,我很高兴.我完全体会得到在她们那叙述着她们幸福的言语之间的甜蜜和知足.在这里叙述了我自己生活,很平淡,但真的很幸福.希望和我有一样体验的姐妹们来一起分享吧.
最后祝所有的人都爱情甜蜜,生活美满! 恩,支持,我老公也能做几个中国菜了呢,还会做扬州炒饭就是总忘记放盐~~ 嫁给谁,能不能幸福和他是哪国人没多大关系,关键是你嫁了哪个人,如果你能给你幸福的人,那你就是嫁对了....国籍不能算是标准的.....好朋友结婚,听到很多人都在背后议论,条件这么好的姑娘,干什么找个河南人....真得是晕死了...
[ 本帖最后由 敏颀 于 2005-11-16 12:10 编辑 ] 强烈支持LZ.
其实说人家是势力的人,自己本身才是最势力的.
人家结婚没想那么多,他们道是JJWW唠唠叨叨个没完.试想.要是他们自己没这种想法怎么会说出那种话呢?!
完全是小人之心量君子之腹呀~~~~~~~~~~~~ 偶们也是icq认识的,他当时是我的出气筒,自己送上门来的.和这个女孩情况挺相似的,我父母总说我欺负他,哎. 嫁谁到是都一样。。。。不过。。。。让我觉得不舒服的是。。。。比例有点太夸张了。。。。如果是1:1的娶嫁比例我想早没这么多人反对了。。。。。个人的数据。在巴黎转了一圈。。。外嫁跟外娶的在街道上的比例是20:1。就算走眼了吧。。10:1上下估计是差不多的了。。。。 不爱他为啥嫁给他?
我想没人会拿自己的一辈子幸福当过家家吧? 不知道为什么,已经奔3的年龄对婚姻还是忧郁和恐惧,到底要不要这一纸契约签定终身,本来我在论坛有好多朋友,可是自从他的出现,朋友都消失了,友谊都迨尽了,不懂为什么一段异国情缘会引起那么多民族愤慨,幸福是自己的,可是失去朋友也是痛心的 如果是你的朋友,就会理解你支持你,既然他们消失了,愤慨了,估计也不算是真正的朋友,不必太难过就是了。 楼上的楼上的。。。。其实你不应该把它完全理解为一种民族愤慨或者敌视。。德国人跟中国人在普通情况下确实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可以说。不是敌视。而是在一起玩也没什么话可以说。大家都无聊。自然接触就少了。如此而已。
另外。你所说到的部分狂热者还是很有市场的。因为目前的形势引起了相当数量人士的危机感与不信任感。数量之大以及反对之坚决足以让部分没有这些顾虑的人不得不考虑到底站在哪一边?或者赞同外嫁的背后被人指指点点,或者只好跟风,再不就完全退出两个集团。在整体权衡下。我认为男性选择跟风的情况最大。很简单。为了这个thema离开兄弟实在不值得。。。而嫁出去的。。反而没多大利益共同点。。。多半是要舍弃的。。。
以上为个人看法。。。。p.s.讨论男性思维请更多从实际利益角度考虑。。。。男性不仅仅是仅靠一时之气在地球上生存的。。。。
更改下。。因为有人插队。。实际上为楼上的楼上。。所以修改。
[ 本帖最后由 daniellwolfe 于 2005-11-16 14:45 编辑 ] 原帖由 tear 于 2005-11-16 14:32 发表
如果是你的朋友,就会理解你支持你,既然他们消失了,愤慨了,估计也不算是真正的朋友,不必太难过就是了。
说得好!享受自己的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如果是你真正的朋友,应该永远站在你的身旁祝福你,支持你,与你一起分享快乐和悲伤!我只能说那些所谓的朋友,注定只能成为你生命旅程中的过客,你又何必为他们神伤呢?! 有点小意见。。是你的朋友就要支持你所有的决定么?????楼上的两位。这个可不是绝对的啊。。。 原帖由 daniellwolfe 于 2005-11-16 15:01 发表
有点小意见。。是你的朋友就要支持你所有的决定么?????楼上的两位。这个可不是绝对的啊。。。
呵呵,没有说是绝对的支持才算的上是朋友,但也不至于愤慨和离开吧?朋友之间也有因为意见不和而闹矛盾的,但是大多也是到最后相互宽容了,理解了,友谊就更深一步了,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我上一页那个长帖子也写了。说愤慨多半应该是一种误解。而离开则应该是有很多原因的。所以我觉得。在讨论朋友的时候。。。也该考虑下其他的因素。。。。而且在已经外嫁了的状态下。跟以前的朋友还有什么共同话题跟利益呢?朋友在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志同道合,或者是共同爱好。再不就是相似的情况。如果这几个basic都不存在了。。。那么又如何跟朋友继续交往下去呢?在一起的时候又能做些什么呢?一般来说,朋友总是接触越多处关系越好的,所以叫远亲不如近邻。不常联系的话关系也就慢慢远了。不是么? 不是啦,我在国内就有好几个好朋友呢,都有快10年的友谊了,现在关系都一直很好,经常会打电话过去问问情况,因为大多朋友们也都是最近几年才当上妈妈的,我算是最早的一个了~~所以话题比较多,什么孩子,丈夫了,家庭了,公公婆婆了~~女人的话多起来.....那是.....没有得话说了呢~~嘿嘿
而且我回国也会尽量找时间去探望她们,因为有几个朋友不是在一个城市里。
这些朋友当中有一多半是亲眼看着我的故事过来的,那时候大家还都一起经常和EVA的爸爸一起去吃饭,她们看着我们的爱情之花成长和枯萎的过程,看着EVA的出生和成长,后来我和EVA去了别的城市,认识了新的朋友,可还是和以前的朋友有联系,最长的时间会一年才打一个电话,但是朋友还是朋友,能说贴心话的朋友,能理解你的朋友,能支持你的朋友。 我不赞成朋友接触越多越好这话,接触太频繁,反而容易产生矛盾。
距离产生美嘛~~~ 那正好证明了你们之间有共同话题,而且没有利益冲突啊。所以相处也容易。
也许朋友一天见一次面是太频繁了点。但是如果几个月都没什么联系,没什么聚会。。。那么我觉得这友谊也太薄弱了点。只能被称呼为认识了。。。。。 这么长的文章,都没耐心看完了,能用一句话总结吗,到底为什么? 楼上对朋友的定义太狭隘了,你说的: " 共同话题跟利益”这只是一类朋友。失去了这两个basic当然就不存在了。
还有很多建立在别的定义上的basic 的朋友,譬如:几年见不到一次面,也不经常通信,但是他们已经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一旦对方有喜或者有忧,都会不顾一切伸出手来。。。。。。你怎么给这个basic下定义呢?
人生知己难求,对自己和他人有太多要求的人,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注定只能是个过客!(个人看法) 嘿嘿,明明是说爱情婚姻的主题,被我们三个人把话题拉远了~~~ 原帖由 晕水的鱼 于 2005-11-16 11:30 发表
在那个ICQ,OICQ刚刚流行的时断,我对网恋和网友见面也很不屑...
我们是在ICQ上认识的...
"不屑"? 还用ICQ 聊天, 有些矛盾, 明明知道这是网恋的开始!
那那些在外国"婚姻交友"网站报名的呢? 不会也是"缘分来了"这么简单吧,
说白了是自己去寻找缘分:lol: :lol: :lol: 原帖由 晕水的鱼 于 2005-11-16 15:42 发表
楼上对朋友的定义太狭隘了,你说的: " 共同话题跟利益”这只是一类朋友。失去了这两个basic当然就不存在了。
还有很多建立在别的定义上的basic 的朋友,譬如:几年见不到一次面,也不经常通信,但是他们已经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一旦对方有喜或者有忧,都会不顾一切伸出手来。。。。。。你怎么给这个basic下定义呢?
人生知己难求,对自己和他人有太多要求的人,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注定只能是个过客!(个人看法)
不是我对朋友的定义狭隘。而是什么才能叫做朋友?你第二段的我只能定义为有共同的理念或者经历,或者共同的回忆。我很难理解完全没有共同点的人会成为朋友。更可能是别人没发现。。。 "不屑"? 还用ICQ 聊天, 有些矛盾, 明明知道这是网恋的开始!
那那些在外国"婚姻交友"网站报名的呢? 不会也是"缘分来了"这么简单吧,
说白了是自己去寻找缘分 楼上的MM有个习惯.喜欢把话发两边.呵呵.
我和LG也是ICQ聊天室里认识的.我们都在放暑假,无聊就天天在网上玩.当时真的有好多有趣的朋友.当然也根本没有想到找男朋友.因为那时候我根本不相信网恋的,:P
这不是缘分是什么呢? 原帖由 panteneprov 于 2005-11-16 16:05 发表
"不屑"? 还用ICQ 聊天, 有些矛盾, 明明知道这是网恋的开始!
那那些在外国"婚姻交友"网站报名的呢? 不会也是"缘分来了"这么简单吧,
说白了是自己去寻找缘分
一句话干吗说两遍?
再说了,自己去找缘分有什么不好? 原帖由 草莓果酱 于 2005-11-16 16:11 发表
楼上的MM有个习惯.喜欢把话发两边.呵呵.
我和LG也是ICQ聊天室里认识的.我们都在放暑假,无聊就天天在网上玩.当时真的有好多有趣的朋友.当然也根本没有想到找男朋友.因为那时候我根本不相信网恋的,:P
这不是缘分是 ...
你们的是缘分, 但有好多人的不是!:) 原帖由 tear 于 2005-11-16 16:12 发表
一句话干吗说两遍?
再说了,自己去找缘分有什么不好?
对不起, 我以为第一遍没成功呢.
自己去找缘分没什么不好,但就不要事后吹嘘是缘分自己找上们的啦! :lol::lol::lol: 我知道TEAR 姐姐是自己找的缘分也! 原帖由 daniellwolfe 于 2005-11-16 13:19 发表
嫁谁到是都一样。。。。不过。。。。让我觉得不舒服的是。。。。比例有点太夸张了。。。。如果是1:1的娶嫁比例我想早没这么多人反对了。。。。。个人的数据。在巴黎转了一圈。。。外嫁跟外娶的在街道上的比例是2 ...
记得上周有个来德国读硕士的男生要我给他介绍个女朋友.(不过我认识的都在国内哈)
他就抱怨说为什么女生在德国就那么容易找到男朋友,而他们男生没有性别优势.
他有一句话可能就和你说的这个不协调的比例有关.
他说他还是喜欢中国MM,就是说他没有把外国MM放在择偶范围只能.
我想很多男生都有这样的想法.那么这样一来在国外这个其实是外国MM占多数的地方当然是选择机会大大减少了.
而女生就比较随性.这也可能与女人的天生性格有关.
:) 原帖由 daniellwolfe 于 2005-11-16 16:05 发表
不是我对朋友的定义狭隘。而是什么才能叫做朋友?你第二段的我只能定义为有共同的理念或者经历,或者共同的回忆。我很难理解完全没有共同点的人会成为朋友。更可能是别人没发现。。。
呵呵!我想我已经回答你了!什么是朋友?
朋友对我来说就是:当我在人生当中,无论遇到顺境还是逆境,看到他(她)我会觉得温暖,不孤单。朋友通常来讲是除了亲情之外,人类最亲密的关系组合。他的根本是无私的,被人利用,才会是把双刃剑,杀伤力几乎天下无敌。因为他承载着双方最不设防线的信任和尊重。。。。。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