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像24年回眸 历届影帝影后盘点
香港电影金像奖于1982开始举行,并在1993年正式注册为“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有限公司”。金像奖董事局由香港10个专业电影协会派员组成。此奖项每年评选一次,旨在通过评选与颁奖形式,对表现优异的电影工作者加以表扬,是目前香港最具代表性、最具权威性的电影颁奖礼活动。第一届(1982年)
最佳影片 《父子情》
最佳导演 方育平 《父子情》
最佳编剧 张坚庭 《胡越的故事》
最佳男主角 许冠文 《摩登保镖》
最佳女主角 惠英红 《长辈》
影帝:许冠文
许冠文出生于1942年,原藉广东番禺。1971年加入无线电视,主持节目『双星报喜』。1972年在大导演李翰祥的邀请下,接拍了第一部电影《大军阀》,此片成为当年三大卖座华语电影之一,更在第19届亚洲影展中夺得描写人物最成功喜剧片奖。许冠文跟李大导可谓合作无间,在往后两年,他连续接拍三套由李翰祥执导的电影,包括《一乐也》、《丑闻》及《声色犬马》。1982年,许冠文凭《摩登保镖》,勇夺香港第一届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而他亦于1989年,凭《鸡同鸭讲》而荣获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喜剧最佳男主角奖。
影后:惠英红
1960年出生于广东,香港长大,因家境贫苦,十四岁起即在夜总会做歌舞艺员,十七岁进电影圈,签约为邵氏基本演员,处女作为《射雕英雄传》,其后逐渐从配角升任主角。在武侠功夫片的全盛时期,惠英红主演了一系列的邵氏功夫电影,如《乾隆下扬州》《斗智斗勇斗功夫》《风流断剑小小刀》《武馆》等。而在武侠功夫片走向衰落之际,她又改变戏路,成为了当时流行的动作喜剧片头号女明星。可以说惠英红的走红也正印证了香港功夫片由硬派阳刚戏向动作喜剧片转型的岁月。
另外曾流行一时的霸王花系列电影也可以说是惠英红的代表影片,她扮演的女警霸王花是最为内地观众熟知母燮形象?
近年复出的惠英红已经是一个演技派,当时她可是刘家良特别欣赏的打女。她是第一位影后,也是唯一凭借动作片获得主角大奖的演员。
第二届(1983年)
最佳影片 《投奔怒海》
最佳导演 许鞍华 《投奔怒海》
最佳编剧 邱戴安平 《投奔怒海》
最佳男主角 麦嘉 《最佳拍档》、洪金宝 《提防小手》
最佳女主角 林碧琪 《靓妹仔》
最佳新人 马斯晨 《投奔怒海》
最佳摄影 黄岳泰 《夜惊魂》
最佳美术指导 区丁平 《投奔怒海》
最佳动作指导 洪金宝 林正英 元彪 《败家仔》
最佳音乐 鲍比达 《再生人》
第二届同时诞生了两位影帝,一位是麦嘉,另一位就是洪金宝。
影帝:麦嘉
麦嘉,原名麦嘉尚。原籍广东,1958年移居香港,60年代举家迁徙到美国纽约。上大学时,主修电子工程,但因喜爱电影,后来做工程师时,又去纽约大学专门学习电影制作,在美国曾以副导演身份参加过三部枪战片的拍摄工作。73年返港,与吴耀汉、黎应就成立“先锋"电影公司,76年拍出导演处女作《一枝光棍走天涯》,结果却是叫好不叫座,几乎令麦嘉蚀尽本钱;后来又与洪金宝、刘家荣合组“嘉宝"电影公司,导演的《老虎与田鸡》等作品倒是深受欢迎。不过,这些只是麦嘉早期踏入影坛所进行的一番磨练罢了,真正让他大展拳脚的却是在与石天、黄百般鸣合组“奋斗"电影公司之后。
“奋斗公司"的作品多是低成本制作的喜剧片,尽管只有黄百鸣、麦嘉、石天三人编导演各司其职,创业艰难,忙得焦头烂额,但《疯狂大老千》、《咸鱼翻生》等片却皆能取得稳定的高票房收入,居然得到金公主院线的雄厚资金支持,改组为“新艺城"电影公司。再加上徐克、泰迪罗宾、曾志伟等人的加盟,真可谓剑未出鞘,已然先声夺人!
身为“新艺城"的大老板,麦嘉对公司制作的电影极为重视并发挥了强大的个人作用。在《最佳拍档》系列中,除了他的搞笑表演为影片锦上添花外,还利用自己学过电子工程的长处,熟练的将高空飞车、电子武器等特技融入电影的创作,从而令《最佳拍档》的制作水准远超同期港片。另外,在坚持新艺城继续拍摄受欢迎的喜剧电影的同时,麦嘉又大胆帮助林岭东完成了黑色“风云"系列,由他亲自监制的《龙虎风云》、《监狱风云》、《学校风云》等直指社会丑恶面的写实暴力影片,叫好叫座,在社会上亦引起了强烈反响。
整个80年代,麦嘉是香港影坛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制作并参演的的影片几乎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麦嘉也饱受压力,由此导致他的命运与新艺城同荣共辱。到得90年代初期,当年一起打天下的兄弟要各奔前程,人心离散,结果弄得新艺城大厦将倾、名存实亡,虽然麦嘉苦苦支撑,但最终无力回天。时隔不久,麦嘉便随着新艺城的解体而淡出电影界……
谁知在2000年,影视界居然又出现了“光头神探"的身影。客串电影《大赢家》,主演电视剧《济公》,麦嘉似乎颇有些重出江湖的意味,但近两年却再次销声匿迹——恐怕他只是闲来无事玩玩票罢。看来,麦嘉的辉煌电影时代,只能永远停留在80年代的记忆中了。
第二届和第八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洪金宝乳名三毛,1950年生于香港,祖籍浙江宁波。他七岁进入中国戏剧学院从于占元学艺,和师兄弟们曾用“七小福”名义活跃于舞台和银幕,是“七小福”的核心人物。十二岁时,洪金宝开始涉足电影,处女作是《公主于七小侠》,十八岁开始当龙虎武师,参演的名作有《龙争虎斗》,1971年开始当武打指导,第一部是《夺命双剑》,他曾获台湾第一届金龙奖最佳武术指导奖。1977年洪金宝开始当主角,第一部是《三德和尚于春米六》(此片也是他导演的第一部影片,是由他创办的嘉宝公司出品的)。
他因主演《提防小手》荣获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后来主演《七小福》荣获第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并同时荣获第三十三届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奖。除了担任导演拍摄《鬼打鬼》〈福星高照〉等片外,他还担当监制《僵尸先生》的工作,之后又创办宝禾和宝祥影片公司,洪金宝领导的洪家班人才济济,涌现不少人才,他对香港电影贡献良多,曾开创黑色功夫喜剧潮流和时装动作片。
影后:林碧琪
1983年,在角逐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新人的那届香港金像奖上,林碧琪主演的《靓妹仔》与马斯晨主演的《投奔怒海》一时令评委难以取舍,最终林碧琪摘走了影后桂冠,马斯晨则拿下了最佳新人。林碧琪拍完《靓妹仔》不久退出影坛。《靓妹仔》是靓妹仔系列电影中的第一部,也是香港电影第一部现场收音的电影。而今如果大家对这部影片有印象的话,怕也只是知道其中另一女主角温碧霞。
听说在拍摄《靓妹仔》之前,黎大炜(导演)曾想选择刘德华担男主角,当时刘德华还在跑龙套,黎导见到他并近距离从头至脚将他打量一番,说:“不错不错,你简直就是《靓妹仔》男主角的化身。”刘德华当时心中一阵狂喜,以为他跑龙套的日子真的要结束了?结果是空欢喜一场。
第三届(1984年)
最佳影片 《半边人》
最佳导演 方育平 《半边人》
最佳编剧 张坚庭 《表错七日情》
最佳男主角 梁家辉 《垂帘听政》
最佳女主角 叶童 《表错七日情》
最佳新人 郑裕玲 《长城》
最佳摄影 黄仲标 《长城》
最佳美术指导 宋洪荣 《垂帘听政》
最佳动作指导 元彪 林正英《奇谋妙计五福星》
影帝:梁家辉
第三届和第十二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亦是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主演过《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情人》等几十部优秀电影,其中《情人》入选法国戛纳电影节,获得广泛好评。他早已为广大观众所熟悉,在此不予过多介绍。
第三届和第十一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第九届最佳女配角。叶童生于1963年3月8日(妇女节生滴哦),原名李思思。中学毕业后任模特。1982年被谭家明赏识,邀她参演《烈火青春》,更藉此而被提名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从此开始其演艺生涯。虽然她在演艺事业中已经拥有了三届香港金像奖影后的耀眼头衔。但真正让叶童走近万千观众的是她拍摄的电视剧,在《倚天屠龙记》和《新白娘子传奇》中的出色演出。尤其在《新白娘子传奇》中精彩的反串演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事业得意的叶童,家庭生活亦十分美满。叶童念书时便认识先生陈国熹,两人拍拖8年,于1988年7月在巴黎结婚。
第四届(1985年)
最佳影片 《似水流年》》
最佳导演 严浩 《似水流年》
最佳编剧 孙良 《似水流年》
最佳男主角 李修贤 《公仆》
最佳女主角 斯琴高娃《似水流年》
最佳男配角 林威 《省港旗兵》
最佳女配角 梅艳芳 《缘份》
最佳新人 顾美华 《似水流年》
最佳摄影 黎萃明 《等待黎明》
最佳美术指导 章叔屏 《似水流年》
最佳动作指导 成家班 《A计划》
最佳音乐 林敏怡 《倾城之恋》
影帝:李修贤
李修贤1952年8月6日生于上海,现今再提李修贤这个名字,知道的人大概已经寥寥。但十年前,当他凭着《喋血双雄》、《龙虎风云》等片叱咤影坛之时,人们是把他当作英雄的代名词顶礼膜拜着。如今与他同辈的影星不少已经淡出影坛。而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巨星周星驰最感激的人,1988年由李修贤自己导演电影《霹雳先锋》,选择了周星驰任男主角之一,并获台湾25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使得周星驰的星途从此一路顺风。
影后:斯琴高娃
1949年生,内蒙古昭乌达盟宁城人,蒙古族。1965年任内蒙古自治区歌舞团舞蹈演员、报幕员。1979年在故事片《归心似箭》饰演角色,获文化部79年优秀青年创作奖。198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1982年因在影片《骆驼祥子》中成功塑造了女主角虎妞的银幕象,展现了角色的复杂性格和鲜明色彩,1983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第六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后主演影片《似水流年》,于1985年获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演员奖是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一届理事。1986年后定居瑞士。
第五届(1986年)
最佳影片 《警察故事》
最佳导演 张婉婷 《非法***》
最佳编剧 陆剑明 邓荣录 《错点鸳鸯》
最佳男主角 郑则仕 《何必有我》
最佳女主角 王小凤 《错点鸳鸯》
最佳男配角 孟海 《皇家师姐》
最佳女配角 叶德娴 《花街时代》
最佳新人 陈婉丽 《女人风情话》
最佳摄影 潘恒生 《生死线》
最佳美术指导 陆树远 《平安夜》
最佳动作指导 成家班 《警察故事》
最佳音乐 梅洛迪?班克 《僵尸先生》
影帝:郑则仕
第五届和第十六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1977年加入香港无线电视台,多番获提名竞逐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男配角,曾获最佳男主角及最受欢迎男艺员奖项。郑则仕不但是影帝,自从他在电视剧《肥猫寻亲记》中饰演的肥猫一角可称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可爱人物。
( 这一届金像奖上,周润发凭关锦鹏的《女人心》获最佳男主角提名,但可惜的是这次输给了郑则仕的《何必有我》。)
影后:王小凤
王小凤在80年代中期曾经是香港一线女星,戏路宽,多面化。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就嫁人随夫移居美国后退出影圈。前段时间传出她患抑郁症,曾两度企图自杀,多亏丈夫对她不离不弃,帮助她慢慢恢复了健康。
第六届(1987年)
最佳影片 《英雄本色》
最佳导演 方育平 《美国心》
最佳编剧 邱戴安平 黎杰 《地下情》
最佳男主角 周润发 《英雄本色》
最佳女主角 张艾嘉 《最爱》
最佳男配角 秦沛 《癞佬正传》
最佳女配角 金燕玲 《地下情》
最佳新人 刘玉娟 《美国心》
最佳摄影 杜可风 《老娘够骚》
最佳美术指导 黄仁达 《癞佬正传》
最佳动作指导 程小东 《奇缘》
最佳音乐 罗永辉 《梦中人》
影帝:周润发
第六届、第七届和第九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周润发生于1955年5月18日,在70年代后期通过无线电视台的艺员训练班进入电视圈,只经过短短的龙套生涯,便得到了出演无线重头戏《上海滩》的机会,从而奠定了他无线头号小生的地位。之后,他又在《狂潮》、《网中人》、《火凤凰》和《笑傲江湖》等作品中一路拼杀,终使观众认可了他英俊潇洒的个人风格,他可算是一个时代的坐标。
对于这一届金像奖,算是周润发扬眉吐气的一年,他在颁奖礼上说“三年,我等了你三年啊”,他终于等到最佳男主角。《英雄本色》是吴宇森无数郁闷累积的爆发,《英雄本色》是发哥踏上事业顶峰的开始。最佳影片实质名归,从此在电影中江湖不再只有血腥和暴力,它更多的是代表道义、正气、肝胆相照与生死与共。
影后:张艾嘉
张艾嘉1953年生于台湾,她是罗大佑口中的“小妹”,她是李宗盛、梁咏琪心目中的“张姐”,她是美国《时代》杂志曾以三页篇幅推介的人物,她是位德高望重的偶像。1969她进入广播电台做节目,稍后进入电视圈,主持西洋歌曲节目。1972演出首部电影《龙虎金刚》。1973离开嘉禾,进入配音间工作,看了近300部电影,开始立志要当电影人。1976演出李行拍摄的电影《碧云天》,获得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演出电影《我的爷爷》获得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1987荣获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最爱》
尽管从顶级到末流歌手、演员在媒体上往往被冠以“艺人”二字,但我总以为除却才华本身,艺人该是德艺双馨的代言人。于是集唱、演、导于一身的张艾嘉成为我心目中无人可替的艺人形象。
第七届(1988年)
最佳影片 《秋天的童话》
最佳导演 林岭东 《龙虎风云》
最佳编剧 罗启锐 《秋天的童话》
最佳男主角 周润发 《龙虎风云》
最佳女主角 萧芳芳 《不是冤家不聚头》
最佳男配角 梁朝伟 《人民英雄》
最佳女配角 金燕玲 《人民英雄》
最佳新人 林国斌 《省港旗兵续集》
最佳摄影 钟志文 詹姆斯?海曼 《秋天的童话》
最佳美术指导 奚仲文 《倩女幽魂》
最佳动作指导 成家班 《A计划续集》
最佳音乐 戴乐民 《倩女幽魂》
这一届影帝仍是发哥,先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样的提名名单:
李修贤 (龙虎风云)
张国荣 (英雄本色 II)
曾志伟 (最後胜利)
周润发 (秋天的童话)
周润发 (龙虎风云)
周润发 (监狱风云)
1987年应该叫作周润发年,1987年发哥的出色表现,为他在1988年的颁奖礼里上赢得了又一个金像影帝,那部电影是《龙虎风云》。但让我记忆深刻的却是《秋天的童话》中“船头尺”一角。
其实这一年还有一部同样是与爱情有关的电影在香港掀起一股风潮,那就是由徐克监制、程小东导演的《倩女幽魂》,宁采臣、聂小倩,蓝若寺,将永远留在每个热爱电影的人心里。
不知道是周润发成就了林岭东,还是林岭东是发哥走向颠峰,林岭东两部《风云》(监狱与龙虎)同获最佳导演提名,最终他凭借《龙虎风云》击败了张婉婷与程小东,拿到这个影帝奖项。
影后:萧芳芳
第七届和第十五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萧芳芳,原籍吴县甪直,1947年出生,6岁涉足香港影坛,9岁获东南亚最佳童星,少女时代的她,占尽古装片少侠风采。青春时期的她,掀起时装歌舞片的狂潮,在倾倒无数观众的同时,成为青年男女心目中的青春偶像。她的年拍片纪录高达30,拍片总数超200。而且还当过导演,演艺经验起码在30年以上,这样的演员在香港被称为“老戏骨”。进入90年代,萧芳芳迎来了演艺事业的第二春,她拓宽了戏路搞笑加武打,凡是和她年龄不符的角色她都愿意接过来试试,然而这些并没有给萧芳芳带来些什么,而1996年,萧芳芳演回了自己,一个年过四十的中年妇女,这个真实朴素的角色反倒让她在柏林电影节上夺得了影后的称号。这部许鞍华的《女人四十》让观众认识到生活的细碎与乐趣,生命的宝贵和无常。萧芳芳不露声色的演绎,全面地再现出普通人对生命与生活认知的态度。对于一个听力有残障的女人,她在成就背后的付出,非常人能够想像。
第八届(1989年)
最佳影片 《胭脂扣》
最佳导演 关锦鹏 《胭脂扣》
最佳编剧 聂宏风 邵国华 陈嘉上 叶广俭 《三人世界》
最佳男主角 洪金宝 《七小福》
最佳女主角 梅艳芳 《胭脂扣》
最佳男配角 张学友 《旺角卡门》
最佳女配角 李丽蕊 《学校风云》
最佳新人 吴大维 《今夜星光灿烂》
最佳摄影 钟志文 《七小福》
最佳动作指导 成家班 《警察故事2》
最佳美术指导 张叔平 《旺角卡门》
最佳音乐 黎小田 《胭脂扣》
影帝洪金宝个人资料请参照第二届(1983年),在这一届中最想提到的是《胭脂扣》这个名字,不知不觉想起哀婉二字。还好梅艳芳不美却很凄艳,要不然,十二少那微微一笑便将她比下去了,喜欢十二少出场上楼梯那段,除了他谁能当得起“翩翩公子”这个词。但最喜欢的却是在戏台上他从背后搂住如花的那一哭,看了这一幕,谁要跟我说张国荣不会演戏,我跟谁急。
说了半天,大家当然都知道了,那年的最佳影片是就是这部《胭脂扣》,而梅艳芳也勇夺最佳女主角,当然关锦鹏也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最佳导演,只有张国荣在最佳男主角的争夺中输给了《七小福》的洪金宝,连他自己都自嘲说:“我是一个福将,同我配戏的个个能拿奖,而我却没有。”不过他还有另一个舞台。
影后:梅艳芳
梅艳芳,1963年10月10日出生于香港,1968年五岁的梅艳芳开始跟着妈妈所创办的锦霞歌舞团走唱公园、街头、歌剧院。1982年参加华星唱片与无线电视主办的“第一届新秀歌唱比赛”凭借《风的季节》获得冠军脱颖而出,步入娱乐圈。除了活跃于舞台上,她也是一个关心社会的人。1989年《民主歌声献中华》、1991年《华东水灾筹款》、2003年《1:99》她除了参与以外,还积极策划。2003年9月公开自己患[此贴涉嫌违规,请及时联系斑竹]颈癌,并承诺奋勇对抗癌病。2003年12月30日凌晨2点50分,与世长辞,终年40岁。
第九届(1990年)
最佳影片 《飞越黄昏》
最佳导演 吴宇森 《喋血双雄》
最佳编剧 张之亮 陈锦昌 《飞越黄昏》
最佳男主角 周润发 《阿郎的故事》
最佳女主角 张曼玉 《不脱袜的人》
最佳男配角 梁朝伟 《杀手蝴喋梦》
最佳女配角 叶童 《飞越黄昏》
最佳新演员 江华 《但愿人长久》
最佳摄影 鲍起鸣 《不脱袜的人》
最佳美术指导 司徒卫镛 《不脱袜的人》
最佳动作指导 成家班 《奇迹》
最佳音乐 鲁世杰 《八两金》
影帝周润发个人资料请参照第六届金像奖(1987年),这一届最值得一提的是最佳导演终于让吴宇森给盼到了,《喋血双雄》江湖中的黑白双刹,比《英雄本色》更成熟更完美,周润发+吴宇森终成为香港影坛的金字招牌。同为周润发主演,同获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提名的电影是杜琪峰的《阿郎的故事》,而发哥也凭借在其中的出色表演第三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成为真正80年代香港影坛的霸主。在这一年,粱朝伟凭着《杀手蝴蝶梦》拿到了第二个最佳男配奖,开始了他的拿奖专家之路
影后:张曼玉
第九届、第十二届、第十六届、第十七届和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她可谓是得奖最多的金像影后。张曼玉生于1964年9月20日,1983年获港姐亚军,由参选港姐开始,从一个地地道道的花瓶,一步一步成为当时香港影坛一个新的影后,看张曼玉十年影集,渐入佳境,起始是花丛中的一朵嫣红,最后变成最精萃的一滴金黄色的花蜜,所谓美女,是时光雕刻成的。她除了五次获金像奖外,四次获台湾金马奖,柏林影展最佳女演员奖,以及戛纳影后。她是华人电影的一个骄傲。
第十届(1991年)
最佳影片 《阿飞正传》
最佳导演 王家卫 《阿飞正传》
最佳编剧 陈文强 《庙街皇后》
最佳男主角 张国荣 《阿飞正传》
最佳女主角 郑裕玲 《表姐?你好》
最佳男配角 吴孟达 《天若有情》
最佳女配角 刘玉屏 《庙街皇后》
最佳新演员 刘玉屏 《庙街皇后》
最佳摄影 杜可风 《阿飞正传》
最佳美术指导 张叔平 《阿飞正传》
最佳动作指导 程小东 《笑傲江湖》
最佳音乐 顾家辉 戴乐民 《秦俑》
影帝:张国荣
哥哥的生平资料我在这里就不提了,来说说哥哥的金像情结,1991年张国荣第四次被提名为金像奖最佳男主角,虽然一部《阿飞正传》拍垮了一家电影公司,但它为王家卫带来了第一个小金人,也为张国荣带来了此生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小金人,而这时的荣少却在万里之遥的加拿大。黄沾曾经盛赞张国荣非常具有体育精神,即便知道自己没有拿到奖,也会出席颁奖礼,以示支持,他自己也说《胭脂扣》那次别人看他穿得一丝不苟地来,都以为他拿定了,结果哪知他是输定了输给了洪金宝。(注:80年代香港的许多奖项都是将结果提前通知获奖人的,到了90年代为了增加刺激性,才改为现场揭晓)
当然那年的最佳电影就是《阿飞正传》,除了三项大奖外,杜可风、张叔平也借这部电影获得了最佳摄影与最佳美指,王家卫+杜可风+张叔平又一组黄金拍档。《阿飞正传》对于梁朝伟也意义重大,虽然只出现短短几分钟,但他自言使自己找到了突破点,千里马与伯乐,是谁成全了谁。
影后:郑裕玲
郑裕玲1975年考入“佳视”艺员训练班,毕业后主演《仙鹤神针》、《金刀情侠》、《名留青史》。1978年加盟无线电视台,担任“BANG BANG甘既声”节目主持人,1983年首拍电影《花城》,1987年与“无线”约满,全面介入电影界。1984年以影片《花城》获香港第三届电影金像奖新人奖。1988年以影片《星星月亮太阳>获第25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1990年以影片《表姐,你好》获第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DoDo生就了完全80年代早期无线电视演员的普遍长相,就是那种穿着连衣裙站在白布面前照了几张照片,然后被那时的盗版商拿去批量印刷然后制成挂历内页拿到内地成为千家万户墙上艺术品的那种。从1975年考入“佳视”艺员训练班开始,她就没有停止过工作。谁都知道她是一个为戏,准确地说是为钱拼命的人,认为钱才是人生最忠诚的朋友。舞台剧、电视剧、电影、主持、配音,甚至还有唱歌,DoDo从来不会因为担心形象遭到创伤而拒绝,无论是《警花出更》里漂亮严谨的Madam,还是《流氓大亨》里的闲情逸致,还有《八星报喜》、《表姐,你好哟!》里最经典的傻姑状,DoDo因为不懂拒绝,反而尝试了所有的角色类型,不经意之间反而让自己成了实力派演员。她肯定不是美女,经常我们还会把她和善于自毁的吴君如相提并论,并且她也快到了可以被人忽略性别的年龄,但人们却津津乐道她的绯闻,甚至黄子华的女友都因为吃醋而自杀。虽然DoDo化化妆就是标准的傻女人样,但她却是一个聪明的女人,懂得用自损来解嘲,同时让人看到她的努力和勤奋。
第十二届(1993年)
最佳影片 《笼民》
最佳导演 张之亮 《笼民》
最佳编剧 张之亮 黄仁达 吴沧洲 《笼民》
最佳男主角 梁家辉 《92黑玫瑰 黑玫瑰》
最佳女主角 张曼玉 《阮玲玉》
最佳男配角 廖启智 《笼民》
最佳女配角 冯宝宝 《92黑玫瑰对黑玫瑰》
最佳新演员 袁咏仪 《亚飞与亚基》
最佳摄影 恒生 《阮玲玉》
最佳美术指导 朴若木 《阮玲玉》
最佳动作指导 袁和平 《男儿当自强》
最佳音乐 小虫 《阮玲玉》
影帝:梁家辉(个人资料请参照1984年第三届金像奖)
影后:张曼玉(个人资料请参照1990年第九届金像奖)
让我们来看看这一年的最佳影片提名:《92黑玫瑰对黑玫瑰》、《阮玲玉》、《武状元苏乞儿》、《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笼民》,前四部每一部都风头十足,但最后获奖的却是张之亮的《笼民》,张之亮的镜头永远对准都是普通人,普通事,而这次他将香港社会最底层的人物搬上了银幕。《笼民》讲述的是一群象沙丁鱼一样聚集在破败笼屋中的老弱贫苦之人,而两位议员为了自己的竞选,许诺为笼民争取利益,却最终是引诱他们迁出笼屋;最终笼屋被强行拆迁了。张之亮运用了黑色幽默的手法,使影片笑中带泪。不能不提的是这部电影的一位主演是黄家驹。而张之亮自己也借这部电影击败了《92黑玫瑰》的陈善之、《阮玲玉》的关锦鹏、《苏乞儿》的陈嘉上以及《黄飞鸿2》的徐克,拿到了最佳导演。
这一届粱家辉再次扬眉吐气以《92黑玫瑰》夺得最佳男主角,他同时还有一片《棋王》获提名,风光再现。在男主角候选人中,还有《超级警察》的成龙和《审死官》的周星驰,但最后这位却不能不提。这位候选人自己就已是一部电影的最好题材,这一年他由于在《蓝江传》的出色表演而获提名,他是向华强,香港影坛举足轻重的人物。
其实那一年,最难的恐怕是最佳女主角的取舍,虽然最后张曼玉以在《阮玲玉》中的完美演出第二次封后,并随后又夺得金马、亚太、柏林影展的后冠,成为国际级的巨星,但她自己的另一部《新龙门客栈》又未尝不是惊艳之作,而林青霞的《东方不败》又有几人能遗忘。
这一年又一位香港小姐引起了影坛的瞩目,她就是袁咏仪,一部《亚飞和亚基》将她送上了最佳新人的宝座。
第十三届(1994年)
最佳影片 《新不了情》
最佳导演 尔冬升 《新不了情》
最佳编剧 尔冬升 《新不了情》
最佳男主角 黄秋生 《人肉叉烧包》
最佳女主角 袁咏仪 《新不了情》
最佳男配角 秦沛 《新不了情》
最佳女配角 冯宝宝 《新不了情》
最佳新演员 吴兴国 《诱僧》
最佳摄影 鲍德熹 《白发魔女传》
最佳美术指导 马磐超 《白发魔女传》
最佳动作指导 元奎 元德 《方世玉》
最佳音乐 韦启良 刘以达 《诱僧》
影帝:黄秋生
第十三届和第十八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第二十二届最佳男配角。
黄秋生生于1962年9月2日,他是香港影坛的一个异类,在香港这样的商业土壤中能够诞生这样一位全面的实力派人物,是非常令人庆幸的。他是那种你只要给他一个上档次的剧本,他就能做到征服人心的鬼才。
1993年《人肉叉烧包》中精彩绝伦、神形兼备的变态演出让人至今心惊胆寒,他成了华人世界的霍普金斯。
1998年他在《野兽刑警》的表演达到无我境界,再次博得金像奖影帝殊荣。黄秋生由于接片过多,所以他的作品中难免掺杂着大量水准不高的劣作,他出演过160多部影片,包括三级片,同时又获得过影帝,凭《无间道》再次达到事业高峰,演技受到各界公认。
《东邪西毒》和《重庆森林》,王家卫是以小见大的高手,他总能把一些看似简简单单的故事、普普通通的感情挖掘出深意与新意,在那些疏离、魅惑的镜头下散发着诱人的光彩。而《金枝玉叶》是陈可辛最擅长的文艺小品,又写的是文艺圈的故事,好看又吸引人。而强烈推荐的是《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这部电影,很适合怀旧的人,四个情同姐妹的歌女,有的爱错了,有的不信爱,有的终得到平凡的爱,那些好歌,那些旧人,最终只能虽着那间夜总会的拆除而永远留在记忆中。
那一年,袁咏仪凭借《金枝玉叶》的叶子颖连续第二年拿到最佳女主角。不过那年风头最劲的应该是《红玫瑰白玫瑰》里的陈冲,《重庆森林》的王菲也让人耳目一新,不过张国荣是福将啊。
虽然张国荣第五次提名就这样再次落空,不过《金枝玉叶》里那首“追”拿到了当年的最佳歌曲,也算小小补偿。
第十四届(1995年)
最佳电影 《重庆森林》
最佳导演 王家卫 《重庆森林》
最佳编剧 杜国威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最佳男主角 梁朝伟 《重庆森林》
最佳女主角 袁咏仪 《金枝玉叶》
最佳男配角 陈小春 《朝九晚五》
最佳女配角 罗冠兰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最佳新演员 刘雅丽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最佳摄影 杜可风 《东邪西毒》
最佳剪接 奚杰炜 张叔平 邝志良 《重庆森林》
最佳美术指导 张叔平 《东邪西毒》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 张叔平 《东邪西毒》
最佳动作指导 成家班 刘家良 《醉拳II》
最佳电影配乐 胡伟立 黄英华
黄沾 雷颂德 《梁祝》
最佳电影歌曲 追 《金枝玉叶》
影帝:梁朝伟
第十四届、第十七届、第二十届、第二十二届和第二十四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梁朝伟生平偶就不说了,都是几个熟人哈!在这里提一下这一届最佳男主角的提名,《重庆森林》的梁朝伟、《国产007》的周星驰(他也是第三次被提名了),《新边缘人》的张学友、《三个相爱少年》的葛民辉,张国荣的《金枝玉叶》(怎么他提名的不是《东邪西毒》,不是说他演的顾SIR不好,但与欧阳峰相比,后者才是他演技的真正展现。)而《东邪西毒》这个片子最后只得最佳美指、最佳造型设计(均为张叔平)两项技术奖。当然结果大家都知道,梁朝伟最终等到了他的第一个金像影帝,不过这已是他的第三个小金人了。
第十五届(1996年)
最佳影片 《女人,四十》
最佳导演 许鞍华 《女人,四十》
最佳编剧 陈文强 《女人,四十》
最佳男主角 乔宏 《女人,四十》
最佳女主角 萧芳芳 《女人,四十》
最佳男配角 罗家英 《女人,四十》
最佳女配角 莫文蔚 《堕落天使》
最佳新演员 巫启贤 《慈云山十三太保》
最佳摄影 杜可风 《堕落天使》
最佳美术指导 马磐超 《夜半歌声》
最佳动作指导 唐季礼 成龙 《红番区》
最佳音乐 陈勋奇 罗尔.A.加西亚 《堕落天使》
影帝:乔宏
乔宏的一生总是意外频生。1927年他生于中国上海,原籍山西,生长在基督教家庭,是家中第五代的基督徒。精通多种方言,英语能力很强,韩战时曾当美军翻译,目睹战争的残酷和生灵涂炭,使他更懂得去爱人,救人的灵魂。
1955年在东京得到女影星白光赏识,引荐进入影圈,拍摄第一部电影《鲜牡丹》,一出道就当男主角,被喻为“闪电小生”。
1958年认识著名日籍播音员小金子,更结为夫妇,育有两子一女。成立艺人之家,带领影艺圈人信主。
1978年49岁的乔宏与一位飞行学生,驾驶一架小型飞机,在香港石岗机场附近山腰失事,神拯救了他,只是大腿皮肤被灼伤而已,同行的学生郑伟昌被救后决志信主,后来更被神使用,被按立为牧师,到处为主作见证,述说神的大能。
1984年应荷里活名导演史提芬史匹堡邀请,在《魔域奇兵》电影中演出。
1985年第一次心脏病发。
1994年移居美国西雅图,并拍摄完电影《女人四十》,在美第二次心脏病发。
1995年驾车时第三次心脏病发,接受生死一隔的心脏手术,再一次走过死荫的幽谷,很快就康复。
1996年先后凭《女人四十》电影,获得香港“金紫荆奖”及“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成为双料影帝,颁奖台上将荣耀归与上帝。
1996年昔日在飞机失事中同获救的郑伟昌牧师,成立国际福音飞行事工,与乔宏作史无前例的华人巡回飞行布道,驾驶小型飞机到美国东部、中部、中西部多个城镇举行布道会。乔宏担任“影音使团”董事,并将两项影帝殊荣之奖品变卖,以所得金钱支持“影音使团”拍摄讲述其一生故事的《生命因你传奇》,为主作见证。
1999年3月22日完成其最后参演的福音电影《天使之城》,饰演天使奇侠一角。
1999年4月15日晚上10:30分,乔宏在美国西雅图驾车回家途中,再次心脏病发,被送入医院之后,证实不治。他离世时没有痛苦,面容安详。而《天使之城》的所有拍摄工作,亦刚好在他逝世的前一天完成
第十六届(1997年)
最佳影片 《甜蜜蜜》
最佳导演 陈可辛 《甜蜜蜜》
最佳编剧 岸西 《甜蜜蜜》
最佳男主角 郑则仕 《三个受伤的警察》
最佳女主角 张曼玉 《甜蜜蜜》
最佳男配角 曾志伟 《甜蜜蜜》
最佳女配角 舒淇 《色情男女》
最佳新演员 舒淇 《色情男女》
最佳摄影 马楚成 《甜蜜蜜》
最佳美术指导 奚仲文 《甜蜜蜜》
最佳动作指导 唐季礼 《简单任务》
最佳音乐 赵增熹 《甜蜜蜜》
影帝:郑则仕(个人资料请参照1985年第四届金像奖)
影后:张曼玉(个人资料请参照1989年第八届金像奖)
一部《甜蜜蜜》得了11项提名,9项大奖:最佳影片、导演(陈可辛)、编剧(岸西)、女主角(张曼玉)、男配角(曾志伟)、摄影(马楚成)、美术指导(奚仲文)、服装造型设计(吴里潞)、音乐(赵增熹),这一年《甜蜜蜜》真的是风光无限。
这次已经是张曼玉第三次封后,而陈可辛也因为这部戏成为香港文艺小品的金字招牌,但我觉得收获最大的莫过于黎明,第一次获得提名,虽然未能一偿所愿,但他也成为当时香港文艺小生的不二人选。
除了《甜蜜蜜》,这一年还有两部候选电影值得一提。一部是萧芳芳、袁咏仪新老影后联手之作《虎度门》,一个台上风光无限的戏子,一个台下被重重压逼的女人,我一贯偏爱以梨园为背景的电影,而萧芳芳与袁咏仪的表演也获当年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另一部是偶家哥哥滴《色情男女》,这部影片绝对是尔东升、罗志良两位导演反思香港影坛,反思人生的诚意之作。里面的演员表演也异常出色,第一次发现居然哥哥也可以将小人物表现得入木三分,第一次发现徐锦江也是一多才多艺之人,可惜这次两位均未能问鼎,掐指算来这次已是哥哥的第六次提名,只能感叹他的此生没有中奖运。
就象黎明得益于《甜蜜蜜》;舒淇,这位曾经的脱星则借着《色情男女》走出了困局,一口气拿下最佳新人、最佳女配两个大奖,电影里导演阿星想借拍三级片拿奖的梦想,在现实中由这个台湾女孩子实现了。
这一年的最佳男主角是由《三个受伤的警察》郑则仕夺得,那年提名的还有刘青云和成龙(看来成龙大哥的得奖运也不行啊)。
在最佳女主角的提名中,还有两个候选人不得不提,一个是在《食神》中丑陋演出的莫文蔚,果然又是一次惊奇;还有一个就是《四面夏娃》的吴君如,虽然落力演出,也备受好评,遇到张曼玉也只能感慨生不逢时了。
第十七届(1998年)
最佳电影 《香港制造》
最佳导演 陈果 《香港制造》
最佳编剧 杜国威 《南海十三郎》
最佳男主角 梁朝伟 《春光乍泄》
最佳女主角 张曼玉 《宋家皇朝》
最佳男配角 姜 文 《宋家皇朝》
最佳女配角 梅艳芳 《半生缘》
最佳新演员 李灿森 《香港制造》
最佳摄影 黄岳泰 《宋家皇朝》
最佳剪接 黄永明 《十万火急》
最佳美术指导 马磐超 《宋家皇朝》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 和田惠美 《宋家皇朝》
最佳动作设计 董玮 《神偷谍影》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Randy Miller 喜多郎 《宋家皇朝》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欢乐今宵 《求恋期》
最佳音响效果 大都会电影制作有限公司 《十万火急》
影帝:梁朝伟(个人资料请参照1995年第十四届金像奖)
影后:张曼玉(个人资料请参照1990年第九届金像奖)
第十八届(1999年)
最佳电影《野兽刑警》
最佳导演 林超贤 陈嘉上 《野兽刑警》
最佳编剧 陈嘉上 陈庆嘉 《野兽刑警》
最佳男主角 黄秋生 《野兽刑警》
最佳女主角 吴君如 《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
最佳男配角 谭耀文 《野兽刑警》
最佳女配角 舒淇 《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
最佳新演员 谢霆锋 《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
最佳摄影 黄岳泰 《不夜城》
最佳剪接 麦子善 彭发 《风云雄霸天下》
最佳美术指导 何剑雄 《风云雄霸天下》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 利碧君 《风云雄霸天下》
最佳动作设计 成龙 《我是谁》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陈光荣 《风云雄霸天下》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今生不再 《玻璃之城》
最佳音响效果 先涛数码影画制作有限公司
嘉禾电影 (中国) 有限公司 《风云雄霸天下》
影帝:黄秋生(个人资料请参照1994年第十三届金像奖)
影后:吴君如
吴君如16岁踏入香港演艺圈,拍了30多部电影,为人爽朗幽默,是个人人皆知的搞笑女王,有“女周星驰”之称。吴君如的演艺道路,正好反映了香港女演员艰辛的奋斗史。
吴君如1965年8月2日香港出生和接受教育,其父亲吴锦泉(艺名夏春秋)是亚洲电视艺员。吴君如从小念书不行,逗笑最行,十六岁中学毕业,母亲鼓励她报考无线艺员训练班。吴君如于1983年和吴启华、刘青云、刘嘉玲等人训练班毕业,出道后和刘嘉玲、邓萃雯、蓝洁瑛、曾华倩等一起被列为新一代接班花旦行列。可是拍了几部剧后,始终因为外型较逊色而无法上位,几乎也没当过女主角。
吴君如样貌不比同期女演员漂亮,所以在无线做了五年短暂“不美的玉女”后便勇闯电影圈,从不起眼的配角开拓出女丑角的戏路,当吴君如从无线艺员班出来被雪藏时,王晶看到了她双眼:有一点无奈,有一点自嘲,还有一点舍得。王晶给了她机会——拍摄《最佳损友》,第一个难题是:挖鼻孔,是把脸弄变形再堂而皇之地挖。她哭了。这部喜剧,让她 没有酱油的红烧肉不是好肉 原帖由 athena_hu 于 2005-11-30 14:05 发表
没有酱油的红烧肉不是好肉
$支持$$支持$$支持$ 演艺光辉永恒大奖:张国荣、梅艳芳 有照片就好了,否则没耐心读那么长的.... 强贴......... 没有照片..密密麻麻的..看了容易眼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