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报批日电影《男人们的大和》煽情回避战争责任 恐激怒邻国
英报批日电影《男人们的大和》煽情回避战争责任 恐激怒邻国--------------------------------------------------------------------------------
2006-01-09 06:55:04 点击:366
英报批日本电影煽情回避战争责任
【明报专讯】在外国甚惹争议的日本电影《男人们的大和》最近上画,以「煽情牌」宣扬日军在二战「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获大量年轻观众追捧,在上映短短12天已冲破百万观众大关,创下纪录。对于影片歌颂象征帝国精神的「大和」舰,日本年轻观众辩称,「爱国不应被标签成右翼」。
年轻人追捧12天百万人入场
此片是为纪念二战结束60周年拍摄。「大和」是指日本大和民族,以民族为名的战舰被击沉,其对日本人的震撼不言而喻。影片自上月17日上映至本月3日,已累积158万人次观看,票房超越有113万观众入场的同期电影《金钢》,其周末票房仅次于《哈利波特火杯的考验》,为东映创立58年来,最快冲破百万观众大关的电影。
东映过去最快突破百万观众的电影,包括99年的《铁道员》及去年的《北之零年》,两片均在上映14天冲破百万。制片人角川春树接受《日本时报》访问时声言,此片将吸引千万观众入场。他表示,失败是打动人心的终极元素,「当你被击倒,才会觉醒,追求进步,日本正需要这种觉悟」。
英报批煽情回避战争责任
28岁的男观众町田(译)称,自影片开场哭至落幕,但他不因此感到尴尬。他声言﹕「我希望爱国不会被标签为右翼。但现在爱国却不被认可。」制片商指此片旨在迎合20来岁年轻观众的市场,成功掀起一股「大和热」。不少年轻人深夜排队轮候入场,部分影院座位不足,有观众甚至要站艨聪贰Hツ4月起开放的大和博物馆,在首3个月已吸引40万观众。
此片耗资2500万美元(约1.9亿港元),为日本影坛历来投资最大的电影之一。英国《卫报》指出,影片糁厣壳椋宣扬大和号所象征的日本强大军力,却对战争缘由及大和号为何走上末路避而不谈,可能激起二战受害国家的愤怒。法新社更称,制片人否认影片歌颂战争,就如首相小泉纯一郎坚称参拜靖国神社并非宣扬军国主义,而是为纪念战争殉难者。
宣扬帝国精神恐激怒邻国
作为侵略者战败国,日本战后对战争题材讳莫如深。但自80年代以来,右倾电影开始登场。当年最早的右倾电影《自尊》上映,曾因捍卫甲级战犯尊严而受指摘,但该片的影响力显然远不及《大和》。乘粲捌热潮,不少网站针对年轻人市场,推出「大和号战士」培训计划、「大和迷」网页、军舰网页等,充满右倾情绪。日本早前亦上映《魔女》(Lorelei)、《亡国》(Aegis)、《战国自卫队1549》等战争片,右翼政客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亦计划以神风特攻队为题材,开拍战争片。随羧毡拘乱淮对「为国牺牲」的日军愈加同情,法新社表示,日本愈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正令邻国愈益忧虑,加剧日本与邻国关系紧张。 建议国人每人捐一元,找找那些拍大片的导演,能否也拍个象《辛德勒名单》式的电影,上好莱坞评选,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小日本在南京干了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