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波wV+ 发表于 2006-1-21 08:40

明清家具的保养

古代家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一种大众化的实用器物,由于体积庞大,在使用中易朽易毁,因此不如书画、瓷器、玉器、金石等古玩,深受历代文人雅士的珍爱和刻意保护。为此,今。人所见古代家具,元代以前的实物甚为罕见。大量珍贵的明清家具也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由于保管不善,在人为破坏和自然毁损下,其数量正在急剧下降。

    古代家具遭受毁坏的原因,除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人为破坏外,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也是重要的因素。下面就古代家具的保护常识,作一简略介绍。

    古代家具的保护,主要包括防尘、防蛀、防干湿、防光、防火及修复等方面。

    防尘、防蛀

    防尘和防蛀是最基本的保护措施。对古代家具上的尘埃和蛀虫,需及时清除。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勤清扫古代家具的陈放处,应经常打扫,以保持地面清洁。打扫时须防止尘土飞扬。泥地、砖地、水泥地等应先洒水后扫地。

    (2)勤去尘古代家具表面的尘埃,可用软毛剧或狐狸尾帚除去,也可用吸尘器吸收缝隙处及隐蔽部分的尘埃。残留的尘埃,可再用消毒过的略湿软布擦去。切忌用鸡毛掸帚弹扫古代家具,因为鸡毛能划伤家具表面,在放大镜下观察,鸡毛甚至能在瓷釉表面留下划痕。

    (3)防蛀蛀虫是家具的大敌,尤其是白蚁等害虫,会蛀食家具木纤维,损坏家具。为此,要定期检查,发现有蛀虫,应立即用药物杀灭。

    防干湿

    干燥和潮湿,是古代家具保护的大敌。古代家具主要由木质纤维材料制成,属吸湿性物质,对干、湿最为敏感。木纤维中一般都含有水分,其含水量通常是本身重量的12—15%。如空气湿度过低,木材含水量不足,家具会翘曲变形,干裂发脆,缝隙增多、扩大,样结构松动,强度降低;但空气湿度过高,会使木材膨胀。由于木材膨胀时各个方向不相同(横向膨胀为6—13%,径向3-5%,纵向0.卫一0.8%),故家具会产生扭曲变形。此外,湿度过高,适宜霉菌及害虫的生长繁殖,使家具极易发霉、生虫、腐朽。为此,古代家具的保护,必须要有~个湿度适中的环境。

    根据古代家具的材料特性,空气的相对湿度应掌握在50一65%,其升降幅度可采取下列措施加以控制:

    防干燥

    (1)室内如过于干燥,可置多叶盆栽植物,如花卉盆景等,也可安放盛有清水或浸水纱布的器皿,通过增加水分蒸发,来提高空气湿度。

    (2)地面勤洒水。但仅限于泥地、砖石地面或水泥地面。不吸水的地面不宜采用此法。

    (3)门窗上装置帘子,防止日光直射,减缓室内水分蒸发。   
   
    防潮湿

    (l)室内潮湿往往与建筑不善有关。如墙脚、地面的渗水、返潮、生苔以及屋顶渗漏、门窗不严、墙面开裂等,均会引起室内潮湿。为此,陈放古代家具的建筑如地面经常潮湿,可加补防水层;壁潮湿可加护墙板,也可在内墙面刷防潮水泥或防水胶,再涂油漆或粘校塑料护墙纸。

    (2)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室内安装空调设备,以恒定室内气温与相对湿度于标准范围内。

    (3)古代家具的腿脚最易受潮腐朽,故在腿脚下可置硬木桌撤(垫块),以避免潮气直升家具腿木。

    (4)掌握室外气候规律,利用自然通风去潮。

    (5)空间较小的室内,可采用吸湿剂降低湿度。常用的吸湿剂有生石灰、木炭等。生石灰的吸水量为1公斤吸水0.6公斤,当它吸潮化为粉末后,应及时更换,以免水分蒸发和粉末飞扬。木炭的吸水量为1公斤吸水0.03公斤,其吸湿性较生石灰要差,但晒干后仍能复用,比较经济。

    注:相对湿度可通过各种测量仪器直接读知。

声波wV+ 发表于 2006-1-21 08:41

防光

         光线对古代家具有损害作用,光线中的红外线能引起家具表面升温、湿度下降,从而产生翘曲和脆裂。而紫外线的危害更大,它不仅可使家具褪色,还会降低木纤维的机械强度。光照对木纤酷的破坏作用是一种渐进的化学变化过程,即使停止光照后,在暗处它还继续起破坏作用。为了防止光线对古代家具的损害,可采取下述措施:

      (1)安装百叶窗、遮阳板、凉棚、竹帘、布帘等,防止光线直射室内。

      (2)选择厚度3毫米以上的门窗玻璃。因为玻璃越厚,吸收紫外光越多。此外,也可选用毛玻璃、花纹玻璃或含氧化林和氧化钴的玻璃。这些玻璃均具良好的防紫外线辐射功能。

          防火

         古代家具是极易烧毁的,因此,陈放古代家具的场所应有严格多,有圆角柜、方角柜、两件柜、四件柜、亮格柜、闷户橱等。

         圆冷柜全部用圆料制作,顶部有突出的圆形线脚(柜帽),故名。立柱与腿不分开,以一根圆料制作而成。门与柜体不以合页(即铰链)结合,而是采用木门轴直接插入。柜顶沿口突出,并有明显的例脚,上收下分,俗称“外八字”,这些都是明代圆角柜的基本特征。圆角柜稳重大方,坚固耐用。

         方角柜基本造型与圆冷柜相同,不同之处是,柜体垂直,上下同大,四角见方,没有侧脚,一般门与柜体以合页结合。

         两件柜由两件柜子组合而成,故名。顶部是矮柜,下部是较高的立柜,又称“顶竖柜”。拼合方便、易于搬动,为明代常用家具之一。若以四件组合,则称为四件柜。

         亮相柜实际为架格和柜子的组合物。常见形式架格在上,柜子在下,上可陈列文玩,下可储放书籍或物品。因上格透空明亮,故名。盛行于明代万历,亦称万历柜。

         闷户橱颇似桌案,只是在案面之下有抽屉,有两个抽屉或三个抽屉,称为连二橱或连三橱。抽屉之下又有间仓(即暗仓),故名“闷户橱”。既能陈放、储存物品,亦可作桌案之用,非常实用,为典型明式家具,至今江市民间仍有沿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明清家具的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