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高等学校有什么特点? 为适应德国大学的学习生活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德国许多大学均有数百年的历史。近代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先驱者威廉.冯.洪堡 (1767 - 1835) 提出的"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原则至今仍被推崇为大学治学的指导思想。综合大学主要是培养科学后备力量,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其毕业生通常都有较强的独立工作和科学研究能力。伴随现代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培养大量具有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能力的专门有用人才。因此,近几十年应用科学大学应运而生,方兴未艾,其教学密切联系实际,毕业生除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外,实践能力很强,因此受到企业的欢迎。
艺术院校提倡发展个性和创作自由,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发挥个人的创造性。
德国高校享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可自行决定聘任教授和招收学生。
德国大学实行"学术自由"。在课程设置上除少数必修课外,学生完全可以根据专业要求和自己的志趣安排学习计划和选修课程。"保姆式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入学后往往感到茫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能适应这种情况。因此,想到德国去读大学并学有所成,除基本的经济条件外一定要有优良的学习成绩,较强的独立工作和生活能力,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健康的体魄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当然,扎实的德语知识和熟练的运用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即便入了大学也很难顺利完成学业。
页:
[1]